电影《驴得水》: 在欲望的诱惑下, 人性的自然体现

电影快讯 1807℃

“讲一个笑话,你可别哭!”由开心麻花出品、同名话剧改编的电影《驴得水》讲述了一个极其荒诞又具强烈讽刺意味的故事。 民国的时候,一群“品行不端”但是却有着教育梦想的大学教师,从城市来到偏远山区,并且在这个地方创建了一所学校。为了给山区的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争取更多的援款,他们活生生捏造出一位“驴得水”老师,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荒诞的事件。 该片通过塑造典型的人物来揭示人性的黑暗,用荒诞搞笑的喜剧外壳来包裹现实的真相,给人以警醒和反思。

电影《驴得水》: 在欲望的诱惑下, 人性的自然体现 - 陆剧吧

《驴得水》的悲剧内核通过喜剧的方式呈现,人物作为电影的叙事主体承担着实现这一表达的重任。 在本片中,主要人物可分为三类:其一,慈善家罗斯,看似无辜但主导一切,是最高权力的代表;其二,校长、裴魁山、周铁男等,他们是多面的、狡猾的、最可怜但又是最可恨的;其三,女性角色张一曼和孙佳,她们既是黑暗中的受害者又是唯一的闪光者,是本片灵魂所在。 影片通过这三类人在面对危机时的不同反应,放大了人性的复杂与黑暗。

第一类人:慈善家罗斯,这所偏远学校的资助者,他的到来打破了学校的平静。他是金钱的掌控者,也是这群贪婪、唯利是图的人们的欲望的助长者。 他只在乎自己的利益,虽然主导着。ー切,却处在这场争夺大战的外围,从始至终被他们的表演所蒙蔽。他是愚蠢的,因为他未识破具中的骗局,他是聪明的,因为他是钓鱼者。他始终是上帝的视角,是刺激矛盾、引发斗争的诱诽亦是这出荒诞闹剧的源头所在。

电影《驴得水》: 在欲望的诱惑下, 人性的自然体现 - 陆剧吧

第二类人:本片斗争的主力军。 这类人是矛盾的核心,也是使喜剧转向悲剧的主要力量。为了自己的理想一味妥协的校长是一个“唐僧式”的人物,比如他心存善念,会为了振兴教育来到这个偏远的山村,会救起被人唾弃的张一曼;但同时他又是自私的,当受到上级的威胁时,他总是选择牺牲他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让未经世事的女儿嫁给铜匠来欺骗慈善家,面对张一曼去“说服”铜匠来维护学校的行为并不加以阻拦。 他用别人的尊严、自由来换取他所坚持的乡村教育。 可想而知,由这般行尸走肉般的人去教育下一代,一定会导致另一场更大的悲剧。

电影《驴得水》: 在欲望的诱惑下, 人性的自然体现 - 陆剧吧

此外,铜匠由极善到极恶的转变,从一个文盲到一个“半知识分子”的转变,这一过程不仅是对教育的讽刺,更是对虚伪大环境的讽刺。 而这样的人其实也是现实生活的影射,是悲哀小人物人生悲剧的体现。同类的还有“孙悟空式”的人物周铁男,他敢于去挑战别人所畏惧的权威,但当他遭受到更大的恐吓时便立马变成了缩头乌龟。 还有“沙僧式”的裴魁山,看似老实忠诚,一旦动了杀心则危及四方。 这一类人的行为虽滑稽可笑却又是人性最真实的表现。

第三类人:电影的灵魂人物张一曼和孙佳。 导演以柔克刚,产生的效果是极其强烈的,她们是最大的受害者的同时,又是片中唯一的光与希望。 张一曼,一个成熟的、浪荡的、善良的自由女神。 她是男性眼里的尤物,是男性想要去征服的对象,但同时她又是主动者。 她的主动分两方面,其一是顺从人本身正常的欲望,是一个简单自由的存在;其二她是真正的主导者,她牺牲自己来保全他人的利益。最后,当她受到枷锁的捆绑时,一声枪响,她用生命换取了永久的自由。 而孙佳,她更像张一曼内心的样子,一个简单纯粹的女孩,是最弱小的人物,同时也是最大的牺牲品。她坚持底线,却为了父亲而选择服从与铜匠结婚,导演对她的结局处理是极理想化的,她的离开则如张一曼似的,是一种解救和逃脱,是电影最后留有的希望。

恶并不从一开始就是极恶,是慢慢成长滋生开来的,是通过诱饵的召唤,通过善的牺牲对比而放大出来的。 同时人物所展现的恶与善又不仅仅是完全对立的简单的二元关系,而是在欲望的诱惑下,人性的自然体现。在人性被层层揭露的过程中,整部电影从喜到荒诞再到悲,观众从哈哈大笑到情不自禁地落泪再到静默沉思。人物群像的成功塑造是使电影真实而又不失真的关键所在!

标签: 电影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