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入尘烟》剧照(图/网络)
9月7日,电影《隐入尘烟》票房正式突破1亿元。
从来没有人想过,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不被看好”的文艺片能逆袭成为黑马。
因为真实,所以不会隐入尘烟。
▲《隐入尘烟》剧照(图/网络)
《隐入尘烟》的故事很简单,在十几年前的大西北,这样的故事似乎有不少。
马有铁,一个快40岁还光棍的男人,给三哥干了半辈子的活,啥钱都没捞到。
曹贵英,一个体弱多病、不能生育,遭人嫌弃的苦命人。
马有铁如果不是遇到曹贵英,在农村恐怕要打一辈子光棍。
即使曹贵英这样的,在十几年前的很多地方还是会有人抢着要。
▲《隐入尘烟》剧照(图/网络)
马有铁是个好人,他努力让曹贵英过上好日子,他们一起盖新房、孵小鸡、喂猪、种地,相互搀扶得活着。
可惜,命运无常,总是捉弄那些勤劳勇敢的人。
马有铁用他的熊猫血,把全村人的债还了,还给三哥弄到了城里的房子,还受到首富的不断压榨…….。
这些都没有什么,甚至村民诋毁也算不了什么。
▲《隐入尘烟》剧照(图/网络)
可曹桂英的意外落水,村民见死不救,曹桂英死了。
马有铁成了笑话。
▲《隐入尘烟》剧照(图/网络)
马有铁还完了两袋子土豆,还完了欠下的十个鸡蛋,还完了1750块钱,放生了跟了自己一辈子的驴,喝下农药随曹桂英去了。
▲《隐入尘烟》剧照(图/网络)
农药有点苦,马友铁用曹桂英临死前给他送的鸡蛋压了压,吃下了这辈子唯一的一颗鸡蛋。
▲《隐入尘烟》剧照(图/网络)
三哥的儿子,拉走了院里的猪和鸡。
推土机把马有铁和曹桂英一砖一瓦搭建的房子推到了。
在滚滚尘土中,所有的疾苦都隐入尘烟。
明明一切都在变好,一切都没了。
《隐入尘烟》的大火在于,这个影片接地气,很真实。
整个电影展现了底层的生活,展示了苦难,没有对苦难进行歌颂或贬损,却处处透露出苦难中也有美好希望。
马有铁和曹贵英互相救赎的爱情,让很多人有了共情。
▲《隐入尘烟》剧照(图/网络)
“全剧没提苦,却苦到天际;全剧没说爱,却爱到骨髓。”
马有铁和曹贵英努力活着,让我们看到人性的温暖和善良。
很多从农村出来的人,有点记忆的都对这影片赞不绝口,因为这就是十几年前真实的农村。
艺术来源于生活,用真挚的感情拍出的走心作品,值得被关注。
票房破1亿,被众多媒体推荐,在国外获得大奖,也说明《隐入尘烟》确实值得。
有人在隐入尘烟看到了农村边缘小人物的辛酸,有人从隐入尘烟看到自己,看到众生。
那种挥之不去的无助感,更容易让人共情。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都是马有铁和曹桂英,在苦难中坚持,再苦再穷再难,只要坚持,总有希望就会过上幸福的生活。
▲《隐入尘烟》剧照(图/网络)
但任何影片都很难100%获得别人的称赞,总有那么一拨人喜欢发表一些批判的论调。
有人批判整个电影是虚构的,现在哪里还有那么穷的农村。
电影最后出现字幕补丁:“2011年冬,老四马有铁在政府和热心村民的帮助下,乔迁新居,过上了新生活。”
可很多人不知道,10年前马有铁才乔迁新居,2021年底我们全面脱贫,目前人均月收入是多少,看看银行发布的数据就知道了。
认为十几年前没有那么穷的农村,要么是不知道,要么就是坏。
有人批判电影太过阴暗,不够正能量,可这就是十几年前的真实生活呀。
就像某大V猛批莫言几十年前的作品不够正能量那样,这些人都挺坏的。
电影就是来源于生活,如果电影拍摄的没有所谓的阴暗面,那是真实的社会吗?
就算不拍所谓的阴暗面,现实中的阴暗面会消失吗?
不去正视阴暗面,甚至连看都不敢看,提都不要提,这是一种悲哀,满篇正能量的电影,看着很爽,看完人会很空虚的。
然而更多的人是批判导演动机不纯,为了在国外拿奖,刻意丑化农村, 污蔑中国人,心理阴暗。
2月中旬,《隐入尘烟》曾入围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参与金熊奖的竞逐,所以有人就批判导演“消费苦难,迎合西方审美,丑化中国人”。
这些似乎都成了电影的原罪。
有些人直接跳出来是电影抹黑了国家的工作。
某大V开始主动出击,在电影票房破1亿之后,宣布导演动机不纯,心理太阴暗。
不知道这位大V是不是真把自己当个菜了,既然票房破1亿,加上还有网络渠道的那么多人观看,可以确定的是确实引起很多人的共情。
获得国际认可,获得很多观众真金白银的认可,就成了动机不纯、心理阴暗?
还有一位影评人,颇有得到大咖真传的意思,直接点评《隐入尘烟》,如此不堪。
他说:
“电影应该表达什么,还是要有艺术家自己的选择的。”
“由此来看,关于《隐入尘烟》这样的电影,还是要从国家利益来思考,不可仅仅跟着风跑,更不能拿票房说事。评价一部电影的好坏,关键看它的思想是不是对路。
用《隐入尘烟》这样的作品来表现我们的扶贫脱贫,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思考?
目前,国际国内斗争形势如此复杂,我们不能不注意,不能不防止《隐入尘烟》这样的作品是被敌人利用了的。”
还有著名的大V周小平站立的高度让人无法企及。
标题有了”隐入尘烟”,全文在猛打鸡血。
他说:
“这是对一个民族精神内核和时代精气神的软埋和文屠,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面临的最大危机”
“反抗吧,同胞们。不要让我们这一代,成了中华文化的罪人”。
还有人把《隐入尘烟》理解为贫穷,迎合西方的冷血麻木。文章太过于肉麻,就不贴内容了。
在这些人眼里,《隐入尘烟》已经十恶不赦了,电影是坏的,导演是阴暗的,观众是有罪的,票房是荒唐的。
为什么《隐入尘烟》能让人获得共鸣,很多人认为这是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农村,很真实,即使电影有部分夸张手法,也不影响主基调,人性本善,在苦难中我们都在寻找自己的希望。
可偏偏有人把这《隐入尘烟》批判成为递刀子,是抹黑,动机不纯,不能看,仿佛公众对真实苦难生活被看见和表达就是错的。
很多人看到了《隐入尘烟》中的人性、真善美,而那些肮脏之徒看到的尽是阴暗,没有人情味、冷血麻木。
你是什么人,是什么素养,就能看到什么样的《隐入尘烟》。
给一部票房过亿的《隐入尘烟》扣上这么多帽子,才是动机不纯。
这些批判的人并不是觉得电影有问题,只是觉得底层人民的苦难不值得关注,仅此而已。
抹杀人性,抹杀真善美、这些批判的人才是最可怕的。
马有铁和曹贵英,这些时代下的小人物,虽隐入轻尘,但不能被遗忘。
他们的灵魂比很多批判他们的人都干净,谁动机不纯,谁肮脏,一目了然。
今天很多人开始批判《隐入尘烟》中,马有铁和曹贵英是不是真的有原型,故事是不是有逻辑性。
讲真,有些人可能真的病了,有爱的人看到的都是爱,有善的人感受的都是善,阴险狡诈的人恐怕看到的只有肮脏。
难道就看不到在苦难中保留希望的人吗?
不过,大部人看过《隐入尘烟》之后是没有感觉的,也不会去关心所谓的基层人民。
网上的段子,昨晚和女朋友去看了《隐入尘烟》,她在电影院哭的稀里哗啦,我问她什么时候结婚,她说:38.8w彩礼一分不能少。
大部分人还是那样的,一点都没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