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原因告诉你, 为什么《攀登者》一定要在影院里看

电影快讯 1364℃

国庆长假快结束了,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刚刚结束了旅行。旅途是快乐的,但也是疲惫的,这时候到电影院里看看电影,是最好的休养生息方法。

3个原因告诉你, 为什么《攀登者》一定要在影院里看 - 陆剧吧

今天,我终于把之前就想看但因为旅行而错过的《攀登者》补上了。

感动满满、震撼满满,但如果只能说一句感想的话,那就是:

一定要去看《攀登者》,这部电影真的无敌适合在影院里看!

3个原因告诉你, 为什么《攀登者》一定要在影院里看 - 陆剧吧

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画面音效震撼,大屏幕和大音响的加成更显大片本色

作为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的险峻一直都在广为人知。但是很多观众都只知其险,却不知其如何险。

《攀登者》就给出了最直观的答案。

3个原因告诉你, 为什么《攀登者》一定要在影院里看 - 陆剧吧

影片中,昆布冰瀑、第二营地、第二台阶等攀登珠峰过程中的地标点都有所描述,并且详细地记录了每一个地点的特点和会遭遇的险情。

例如昆布瀑布的雪崩,电影用了近5分钟的镜头还原了雪崩时如万马奔腾的惊人气势;

讲第二营地的冰缝时,影片也是百分百还原了登山队员用云梯横渡冰缝的惊险场面;

第二台阶的陡峭岩壁、狂风大作同样一一展现在观众的面前,让人看了冷汗直流,忍不住为电影中的攀登者们捏一把汗。

这些画面,每一帧都是大片的质感,当被投射在大荧幕上,震撼感呈指数型上涨,让人舍不得眨眼睛。

而影院里的音效,也恰到好处地还原了雪崩等场面的磅礴之气,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二、黑暗,让你能放心哭泣

本来以为主旋律电影,拍得再好也就是为祖国自豪而已,却不曾想会在电影院里哭成泪人。

电影中直击泪点的地方有很多,例如张译因为自己的错误指挥导致队员丧生后抱着吴京忏悔地嚎啕大哭的片段;章子怡为了给登山队提供更准确的气象报告,不顾危险朝着雪山深处不断进发,最终倒在雪地里的片段,都让人忍不住泪盈于睫。

感情和精神是一部电影的灵魂,如果没有这两样东西,那么看电影就会形同嚼蜡,而《攀登者》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所传递的攀登者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观众。

我在抹眼泪的同时,也注意到前后左右的小伙伴们也都在小声地啜泣,影片真的很感人。

共情这个东西,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的时候才最显著。

电影院就提供了一个相对安静和私密的环境。坐在黑暗中,你能清楚地感受到影片中人物的心里变化,想其所想,感其所感。所以别想着等影片下线后再看,感受会大打折扣。

能让人看哭的电影不多,既然出现了,就要好好珍惜它。

三、演员的演技,因为大银幕而更加精湛夺目

都说电影是演员的照妖镜,每一个细微的动作表情都会因为大银幕放大几十倍,在观众眼睛里逃无可逃。

当一部电影聚集了一群演技高超的演员时,那么用大银幕观看,就真的是一种极致的享受,因为你能清楚地看清他们每一条皱纹的皱起与抚平,能轻而易举地读懂他们的情绪,简直就像是在上一门表演课。

许松林(张译饰)与方五洲(吴京饰)在1975年重聚首时,方五洲看到老队友热情地伸出手,但是此时许松林因为埋怨他15年前为了救自己而丢掉了相机而耿耿于怀。

这时候,两人的表演就很好品。

方五洲的脸上是久别重逢后再见老友的喜悦,笑容满面,期待着握手。而许松林看了一眼方五洲后,流露出了一闪而过的激动,而后就选择对他视而不见,用无视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情绪。

这一段,吴京和张译都活在了角色里,把两种见面时截然不同的心理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觉得方五洲和许松林见面就该是这个模样。

而除了这一段,从章子怡,到胡歌、井柏然和陈龙,每一个人都贡献了神演技。在大屏幕下,你能清楚地辨识他们微不可查的表情变化,从而更好地掌握剧情发展。

众所周知,越是成熟的演员越善于运用微表情,因为这样的表演方式更加自然妥帖,但作为观众,如果没有大银幕的呈现,这些微表情很可能就会被错过。

从音效、到环境、再到大银幕,《攀登者》的观影效果在电影院里真的是殿堂级别的体验。

这也是我为什么推荐大家走进影院观看的重要原因。喜欢看电影的朋友千万不要犹豫,这部电影值得你走进影院观看。

标签: 电影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