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灭亡前夕,一个外国佬带着美金来到上海,打算在中国拍电影

电影快讯 1412℃

一个叫做本杰明·布拉斯基的洋人,来到上海滩做了一件影响颇为久远的大事,那就是成立了一个电影公司,名号颇大,叫做亚细亚影戏公司。

大清灭亡前夕,一个外国佬带着美金来到上海,打算在中国拍电影 - 陆剧吧

与霍元甲约战奥皮音的轰动性新闻相比,这件事在当时并不起眼。甚至,当时亚细亚影戏公司所拍摄的最初几部电影,也不甚引人注目。譬如一部叫做《西太后》的纪录片(因为这部片子,布拉斯基就成了第一个被允许拍摄紫禁城的白人);一部叫做《不幸儿》的故事片。也正因不受人注目,所以到现在,这两部片子究竟是个什么内容,我们几乎是完全不知晓。

事实上,之所以能留下这两部剧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部叫做《中华影业史》的书籍。这本书写于1927年,作者如此表述:“前(清)宣统元年(西历一九零九年),美人布拉士其在上海组织亚细亚影片公司摄制《西太后》《不幸儿》、在香港摄制《瓦盆伸冤》《偷烧鸭》。”

美国《纽约论坛报》曾刊发一篇关于布拉斯基的访谈,其中有一段关于《西太后》与《不幸儿》的拍摄情况的文字:“一年之内,他们为准备拍摄《西太后》的胶片共12卷就可以运抵中国。中国政府为此特别出借了多达60,000人的军队完成影片的拍摄……《不幸儿》场景转换的流畅程度足以媲美以闹剧闻名的美国影片。如果去除其中的中国元素,事实上它可以在美国任意一家电影院放映,也许以后会放映的。”

大清灭亡前夕,一个外国佬带着美金来到上海,打算在中国拍电影 - 陆剧吧

然而这份报纸的判断显然太过乐观,事实是《不幸儿》不但未能登陆美国,就连中国的观众也未能接受,票房惨淡,几乎是默默无闻。

也因为这份惨淡,到1913年,亚细亚公司便被让给了经理依什儿。然对于这个经理,我们更是一无所知。

这显然引发了一些质疑,有些研究者甚至怀疑在1913年之前,这个亚细亚公司根本就不存在,也不曾拍摄过什么《西太后》——难道是《中华影业史》信口雌黄,而之后的《中国电影发展史》等书又原样照搬?

1912年5月18日,美国一份叫做《电影世界》的杂志曾刊发了一篇人物专访,主人公便是这位布拉斯基:

“他从旧金山地震的混乱中走出来,找来一架爱迪生放映机、四五十尺旧影片”就去了天津,实行以放映电影维生。起初没人来看,当地人都怕外国人的机器和幕上出现的鬼魂,他得要出钱雇人来充场面……1912年他在纽约做什么买卖?他向底特律机器公司订购了12台八匹马力的电灯系统运往中国尚未有电灯的城市;此前,他的影画放映机是燃气发动的。他又为自已的发行公司大批搜购影片。该公司总部设在旧金山,分公司遍设檀香山、横滨、东京、威海卫、上海、香港。”

或许可以这么理解,1913年之前的这家电影公司,其实是布氏发行公司(综艺影片交易公司)在上海的分公司,而不是亚细亚。《西太后》和《不幸儿》两部电影的摄制,也在稍后一些时间,并不是1909年。

但,布拉斯基的电影公司显然并非子虚乌有。因为1916年8月的一份《纽约论坛报》,就曾刊登一篇人物访谈,其中如此表述:

“(布拉斯基)控制着80家影院,辐射面涵盖了从北京到香港的广大地区,有上百名员工参与制作中国影片……这些天,两个制片厂每周都会出产一部影片,供给他们的80家戏院上映……上海的制片厂比较大,布拉斯基和他的合作伙伴共同拥有一家有着300多名演员的股份公司。”

姑且把这个行踪飘忽的布拉斯基放在一边,我们还是把视线放回到郑正秋这边。1913年秋,亚细亚影戏公司找到了郑正秋,请他与一个叫姓张的年轻人合作,摄制电影《难夫难妻》。

大清灭亡前夕,一个外国佬带着美金来到上海,打算在中国拍电影 - 陆剧吧

这个年轻人来自浙江宁波,最初跟随舅舅到上海做生意,曾在某房产公司和洋行做小职员。那么,由美国商人做老板的亚细亚影戏公司又为什么会看中他呢?

答案已然不可寻,我们唯一知晓的是他曾经白天上班,而在晚上到夜学补习英语,由此学会了一口洋泾浜英语。凭借这语言的优势,他获得了美国老板的支持,居然成了这部中国故事片开山之作的制片人或说是导演。

也许事实就是如此,不论如何,总之是这个年轻人,与郑正秋组成了一个导演搭档。而第一部作品,就是《难夫难妻》。

《难夫难妻》说的是个什么故事呢?实际上说的就是两户人家的故事。男方家长要为长大的儿子娶个老婆,于是按照标准程序,托媒人说亲。而这收了钱的媒人,便来到女方家中,花言巧语劝说女方老爹把宝贝女儿嫁出去。末了,这两户人家便择吉日成亲,只是到了大喜之日,新郎居然还没见过新娘,完全是素不相识,就像任人摆布的娃娃一般,结拜天地,送入洞房……

问题是导演和剧本都有了,演员又去从何处寻呢?

明天再讲。

点右方链接回看上一集〉〉

标签: 电影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