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1927年的科幻大片也能这么好看

电影快讯 1395℃
没想到,1927年的科幻大片也能这么好看 - 陆剧吧

科幻片是诞生最早的一种电影类型之一。

早在1902年,乔治·梅里爱就用《月球旅行记》让世界见识到了非现实元素的奇妙。25年后,弗里茨·朗用一部《大都会》正式定义了科幻电影。

高楼林立的未来都市,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使用,工业文明对人类的吞噬,种种超前的设想,就算放到21世纪,也毫不过时。

没想到,1927年的科幻大片也能这么好看 - 陆剧吧

一、是电影,是艺术,更是文物

在着手拍摄《大都会》之前,弗里茨·朗就已经有了丰富的电影工作经验。20世纪20年代初,他执导了几部电影获得成功,于是就有了拍一部科幻大片的念头和资本。

有资料显示,弗里茨·朗动用了超过36000名群众演员,花费了两百万英尺(609600米)胶卷,开创性地使用微缩模型,长达18个月的拍摄周期,最终完成了一部片长153分钟的史诗之作。

与传统的戏剧类似,《大都会》被划分成了三大段落,分别是序章、幕间章、高潮章。

没想到,1927年的科幻大片也能这么好看 - 陆剧吧

长达1小时的序章主要展现了故事的大环境——2026年的大都会,阐述了大都会的主人强·弗莱德森之子弗雷德为寻找一个神秘女人玛丽亚去到了地下劳工城工厂,而强·弗莱德森与大发明家罗特旺也对那神秘女人有着某种企图。

幕间章是矛盾的激发,长期受到剥削的工人阶级逐步走向革命的边缘,弗雷德因玛丽亚的失踪而陷入到困境之中。

高潮章活生生地变成了灾难大片,整个大都会面临崩塌的险情。弗雷德和玛丽亚试图要完成使命,调和工人和强·弗莱德森之间的矛盾。

剧情其实是十分简单易懂的,即便是一幕默片,绝大多数观众只需要有字幕的帮助就能理解。

所以电影也打破了年代的间隔,豆瓣上有着9.0分,好于98%的科幻片,比公认的科幻电影天花板《2001太空漫游》《银翼杀手》还要高分,某种程度上说明其精彩程度完全不逊色于有声彩色电影,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了解基督教的观众会更能get到角色设置与《圣经》之间的联系,因为弗里茨·朗夫妇(他妻子是编剧)为影片注入了浓厚的宗教色彩。

而真正被后世津津乐道的是,表现主义在电影中的运用。

“表现主义是艺术家通过作品着重表现内心的情感,而忽视对描写对象形式的摹写,因此往往表现为对现实的扭曲和抽象化,这个做法尤其用来表达恐惧的情感。”

这种艺术流派起源于20世纪初,一开始只是画家们的创新手法。然后这种艺术波及到了文学界,卡夫卡1915年发表的《变形记》就是众所周知的表现主义代表作品。

20年代初,德国电影开始尝试把表现主义加载到影像之中。而当弗里茨·朗把表现主义运用到《大都会》,经典的一幕就出现了。

男主角弗雷德目睹工厂爆炸后,看到了古埃及对奴隶的奴役,这个幻觉不仅壮观,而且还批判了资本家对工人阶级的无情压迫。

这种表现主义带来了一股怪诞的独特气息,同时也把影片升级成了艺术品。

电影艺术往往要与商业融合。《大都会》在发行的时候就遭遇到了片商的各种删减,153分钟的柏林首映版本没有被流传下去,后来多数人看到的是被删减后的约两小时版本。

据说希特勒也被《大都会》征服了,他因此想要把弗里茨·朗夫妇招入纳粹麾下,即便弗里茨·朗是犹太人。弗里茨·朗打死不同意,选择流亡到了法国。妻子特娅·冯·哈堡做了不同的选择,她加入了纳粹党,给希特勒创作了不少的剧本。

希特勒所带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伤痛,同时也导致了很多艺术品的失传,其中就包括《大都会》的原始版本。

2001年的《大都会》修复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定为世界文献遗产之一,不过缺少了长达半小时的内容,有些情节难以被理解,电影也很难算得上是“完整”。

幸运的事情是,一部分已被认定为失传的删减片段在阿根廷布宜诺艾利斯的电影博物馆被找到,一位真懂电影的新馆长上任后发现了那段胶片的传世价值,于是把它带给了世人。

经历了约2年的修复工作,时长为145分钟的修复版在2010年面世,现在在网络上流传的大多也是这个版本。只是由于经过80年的岁月,那部分胶片损毁情况比较严重,修复出来的影像也已经模糊不清了。

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所看到的《大都会》,已经不仅仅是一部电影了,那更是一件文物。

二、反乌托邦的雏形

从故事层面上看,《大都会》很像是一部“反乌托邦电影”。

故事地点设定在一个未来的、封闭的大环境,就像是《1984》里的大洋国,《饥饿游戏》里的施惠国,《V字仇杀队》里的伦敦市。

然后是健全的等级制度,大都会的要稍微简单,强·弗莱德森是最高统治者,他和一群资本家们住在地上的繁华都市,支配着住在地下劳工城的工人们。

如果被强·弗莱德森开除,就会沦为劳工城的工人,从干脑力活变成做苦力活。

“乌托邦”一词很早就有了,不过“反乌托邦”的兴起是在40年代的文学界。1921年,第一部反乌托邦小说《我们》完稿,但苏联当局不允许出版,小说以手抄本形式流传。

乔治·奥威尔有幸读到了《我们》才写下了《1984》,并在40年代引领了反乌托邦文学的兴起。

反乌托邦文学特点是,人被关在自己亲自制造的钢筋水泥牢笼里,阴暗冰冷、精神压抑。在这种生存状态下,物质浪费蔓延,道德沦丧,民主受压迫,等级制度横行,人工智能背叛人类,最终人类文明在高科技牢笼中僵化、腐化,走向毁灭。

《大都会》所描绘的世界不就是如此,一切看似美好和平,实际上却充斥着无法控制的各种弊病。

弗里茨·朗夫妇有没有读过《我们》无从考究,反正他们确实是创造了反乌托邦电影的雏形。

只不过电影的内核并不算是“反乌托邦式”的,造成大都会崩塌的不是统治者的独裁统治和思想压迫,而是阶级矛盾的对立。

统治者强·弗莱德森是一个人性化的角色,他虽然压迫工人,但对儿子弗雷德十分在乎,说明着他的人性未曾泯灭。

反倒是那些被压迫的工人们在最后丧失了理智和人性,如果是反乌托邦电影,那他们大概就会实现独立思想的觉醒了。

三、人类社会的大脑与双手该如何协调

“大脑和双手之间的协调者必须是心!”

电影开头,主题就以字幕的形式告诉了观众。

所有的角色和情节都是为了这句话而服务的。

别看故事脉络庞大,其实真正的“角色”大约只有10个。

强·弗莱德森,他用智慧创造了大都会,犹如古埃及的统治者创造了金字塔。

弗雷德,得天独厚的超级富二代,却能把地下的工人视为兄弟。他降临劳工城,就犹如耶稣来到了人间。

玛丽亚,居住在地下的一个女教师,名字无疑是参考的圣母玛丽亚。她在工人群体有很高的威望,可能工人一直没暴动,她也有一份功劳。

罗特旺,大都会的大发明家,强·弗莱德森有什么搞不定的问题都会找他。不过,他却和强·弗莱德森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秘密往事。

工头与工人群体,工人群体可以看作是一个角色,工头是代表人物。工人由于长期干着重复性的工作丧失了人性,这不是他们的错,这只不过是一场社会的悲剧。工头是工人群体中最有理性的一个,也许是从事管理职位,才没让他的思维固化。

另外还有一个与弗雷德互换身份的11811号工人有着关键的戏份,可惜目前版本的电影没有更多地深入这个角色。

助理约萨法特与高瘦侦探,两个衬托性的辅助角色。约萨法特的存在加强塑造了弗雷德的善良和情义,侦探的存在加强了剧情的紧迫感。

机器人与赫尔。机器人在片中被写成了大反派,它加剧了大都会里的阶级矛盾。那时候还没有电脑这玩意,弗里茨·朗夫妇应该没有探讨人工智能的意图,只是在机器人的概念上展开了想象。

万万没想到想象变成了现实,罗特旺说机器人劳工的计划已经在现实中有所体现,机器确实正在取代人工。而用机器复活人类的设想,现在已经是科幻题材用烂的老梗了。

强·弗莱德森的妻子赫尔是一个隐藏性的角色,她也是罗特旺的爱慕对象,电影的前史隐藏着一段三角恋故事。罗特旺想要通过机器人技术复活她,但越大的欲望,却越容易失控。

大都会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缩影,好像从有人类文明开始,阶级分化就已经存在了。不同阶级的人干着不同类型的工作,人类社会得以飞速发展。

强·弗莱德森代表统治阶级或资产阶级,是大脑,没有他的智慧,仅凭工人们的蛮劲,繁华的大都会无法建立。

工人群体代表着工人阶级,没有他们的劳动力,大脑再聪明,再伟大的想法也无法实现。

如果阶级分化是必然的,那么两个阶级就是一种共生的关系。两个阶级的有效合作能使得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反之,便走向分裂崩塌。

然而阶级斗争贯穿着整个人类历史,各大学家都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试图缓解和化解这种冲突。弗里茨·朗夫妇也有话想说,他们通过一部《大都会》表示,两个阶级出现矛盾,是因为缺少一个协调者——心脏。

“心脏”是什么,就是深入理解电影的关键所在。

如果读过圣经,从宗教的角度去解读可能更加贴合作者的原意。粗浅一点理解的话,看看代表心脏的弗雷德做过什么就知道了。

他深入地下世界,了解工人的情况,并向“大脑”强·弗莱德森报告。只是“大脑”被没把他的话当一回事罢了,然后导致“双手”失去了控制。

要是强·弗莱德森能听弗雷德的劝告,对工人有人情味一点,和弗雷德一样,把他们视为兄弟,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也就是说,两个阶级需要有一个沟通的桥梁,互相体谅,种种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可是,弗里茨·朗夫妇的设想是理想化的,《大都会》结局的和平也只是暂时的。

他们只是给出了那座桥梁的设计图,而有没有人去建,能不能建成,还是未知之数。

天下事没有那么多的巧合,只有碰巧的假象。——《V字仇杀队》

标签: 电影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