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期潜力的挖掘, 要靠类型片的合理落位

电影快讯 1829℃

作者 / 吕世明

提前18天,2019年总票房成绩超过了去年,看起来今年的内地电影市场又是成功的一年,但对于大部分影城和片方而言,今年是略为难熬和困难的,很多影片其实并没有完全挖掘出自己的实力。 今年内地影片整体的口碑和类型其实要比往年有较大提升,不过对比去年来看,2018年内地破亿电影达到83部,今年到目前有82部电影票房破亿,但5-10亿影片数量也照比去年大幅度下降。 受到行业整体影响和经济下行的左右,市场冷淡是非常正常的表现,但又必须看到,头部影片仍然具有强大的号召力,这也表明观众仍然具有一定的消费欲望和能力,只不过我们未能把一些影片的潜力挖掘出来。 也许把合适的影片放置到合适的档期,才会把他们的潜力挖掘出来!

春节档、暑期档、国庆档、贺岁档,

档期的概念形成由市场需求决定

中国目前所有的电影市场分析学说和方式方法更多是参考到北美电影市场的规律和趋势,并结合到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所形成的,这也是当下电影市场的基础和根本。

但电影并不完全是依据市场化准则便可以有稳定的回报,特别是在国内,受到各方面的影响极大,尤其是面对难以捕捉情绪的影迷和日益严厉的审查制度,这些都有可能左右和影响票房成绩。

中国和世界范围内其他国家和地区有很多不同之处,最大的区别可能在于我们有非常悠久的文化传统以及道德观念的约束,这在某种方面而言,使其形成了一个较特殊的审美和价值观,这也使得很多口碑不错的进口片和风格迥异的国产片极难吸引更多普通观众。 我们中国人异常强调家庭观念和亲情关系,这也使得中国对于假日的依赖程度十分特别,但不同假日大家的着眼点并不完全相同,落到电影的消费层面则在近几年体现出较大的差别和变化。

档期潜力的挖掘, 要靠类型片的合理落位 - 陆剧吧

▲内地首部贺岁档概念影片《红番区》

在电影市场形成的初期,我们的影迷对于重点档期电影的要求非常低,可能质量不错的商业片就可以了,因此早期的重点档期更多影片的类型是喜剧片、动作片为主,这些都是可以完成影迷基本需求的影片类型。

其实无论是冯小刚早期在贺岁档的喜剧片,还是拉开春节档序幕的《西游降魔篇》、国庆档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以及几部暑期档大片,这些影片都可以看做在中国电影(600977,股吧)产业趋于成熟过程中的阶段性产品,但制片方最初是并没有绝对档期观众需求的概念。 换句话说,目前重点档期的火爆更多是由观众的需求和市场的供给所形成的,但在初级阶段,我们只能先形成产品的供应,不太容易形成对标的用户更细致的分析,特别是对观众深层次的心理分析。 这也使得大部分影片只能先从商业性出发,参考以往成功商业片的因素来应对市场,但观众的变化是不依据大部分市场的因素,这也使得很多看起来不错的项目往往最终极难获得好的市场收益。

现阶段和未来

大档期需求会细化和差异化

“几年前,只要是姜文、周星驰和宁浩的片子,大家是不愁卖的,无论这些导演拍什么类型的片子,观众都会埋单,但这两年似乎情况有转变,观众对于影片的内容变得更重视,口碑才是大家选择的首位。”

和一位影业朋友交流时,他深切感受到这几年中国电影的变化,同时他也提出了一个观点,暨观众似乎不再挑演员,更重视影片好不好看,适合自己与否。

话虽如此,但在实际的市场反馈层面,我们却又看到了有点截然相反的情况,多部口碑表现极佳的影片,未能复制去年、前年的票房奇迹,可见仅仅依靠优质内容也极难获得市场的认可。 类型化的小众影片突破变为黑马的几率其实非常低,但握有大牌明星并有享有豪华制作班底的大片同样也要面临这样的问题,今年春节档便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 香港警匪影片《廉政风云》和成龙的魔幻影片《神探蒲松龄》皆铩羽而归,可见他们的档期选择是不理想的,但港片今年在其他档期的表现反而更好一些。 今年春节档和国庆档,表现相对好的几部影片其实已经呈现出类型多元化,不同类型影片的落位其实是片方一厢情愿的事情,大家都在想“我们的片子和其他影片不一样,不存在在竞争的关系,大家都可以选自己喜欢影片去观看。” 但最终观众的选择却非常单一和固化,除了口碑的发酵之外,更多是观众的选择并不完全会被影片的类型、题材、演员所左右,这些预先被片方所预设的概念往往在市场竞争中会被同竞影片的高质量打败击溃。 同样是今年的国庆档,三部主旋律影片也有各自的差异,观众在面对同样是主旋律影片的时候,不同类型和不同表现方式,才会左右他们的选择,口碑虽然很重要,但不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也就使得《我和我的祖国》与《中国机长》最终的票房成绩非常接近。

档期潜力的挖掘, 要靠类型片的合理落位 - 陆剧吧

▲《姜子牙》能否在明年春节档再现奇迹

从目前落位到明年春节档数部影片来看,整体呈现出更多的类型、更细致的差别,几部影片中,除了《中国女排》是较新的类型之外,其他几部影片同类型,都或多或少在其他档期内取得过不俗的战绩,这也使得明年春节档成为预测难度最大的一次。

不同档期需要不同特质的影片落位

深度挖掘潜力将提升票房空间

“同片不同命”,可能是很多影业人士最大的心结,看起来好像是相似的题材、相似的演员阵容、差不多的档期,最终影片所获得的票房成绩可能是天壤之别,差之千里。

一部影片如何敲定档期,可能是很多人最关心的问题,能否落位到适合的档期,则是所有电影人的心病,毕竟优质的档期就那么几个,春节档、国庆档和暑期档没有绝对的势力谁也不敢去轻易触及。

从去年两部大黑马《无名之辈》和《超时空同居》,包括今年的《老师好》《“大”人物》和《少年的你》来看,不去和重点档期重点影片死磕,多多少少使得他们的票房有了不小的加持,类型片的精准落位显得非常重要。

当然,品质和口碑是一个最重要的前提。

对于重点档期的重点影片依旧如此,毕竟这些影片的成本和推广费用放置到平日里风险会更大,虽然会迎来档期独领风骚、一家独大的局面,但仍然要去面对观众群体的热情不高、观影态度不积极的局面,毕竟很多有强烈消费意愿的观众在非热门档期观望的情绪会更高。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春节档已经被证明是最稳定和最值得信赖的档期,去年国庆档表现不佳,但今年在七十周年献礼的加持下,国庆档又热度攀升,同时这几年暑期档整体表现不稳定,贺岁档则逐渐因缺乏长期假期而“被冷落”。

不过,大家都清楚和知道,一些重点影片如果落位到目前的贺岁档,他仍然是具有极强的票房号召力,这其中包括的观众的期待度和影片本身的话题性,但从客观上来看,那部被业内外给予厚望的影片并不特别适合在贺岁档上映。

档期潜力的挖掘, 要靠类型片的合理落位 - 陆剧吧

▲冯小刚贺岁影片《只有芸知道》主打温情

毫无疑问,在年终岁末,观众需要的是更温暖和舒缓的影片,这也是符合中国人心理预期和年终需要心灵抚慰的要求,毕竟更多的观众要等待到春节假期才能回家,在经历了喜剧、动作片开局的贺岁档,是时候回归到温情的贺岁片了。 春节档毫无疑问,是对于影片类型要求更高的档期,和暑期档一样,成熟的商业片是最适合落位,同时影片也要求体现出更多的新鲜元素,从2013年《西游降魔篇》开始,每一年春节档的影片已经极少有重复的类型和内容。

▲商业化水准颇高的《误杀》

在暑期档除了成熟和高品质的影片内容之外,具有极强的话题性将是影片能够引发更多观众回应的关键。 其实一部影片的定档和落位,虽然片方拥有足够多的自主权,但又会受到审查制度的制约,同时相关部门又会为了业绩考核的完成和票房指标的超越,对于一些影片网开一面,放松尺度。 把适合的影片放置到适合的档期,由观众的情绪、不同假期所形成的特殊氛围,让观众自己能够形成一定的话题和推介,这样才会把影片的票房潜力更多地挖掘出来。

标签: 电影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