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每年都有人说今年是最热的一年。今年也不例外,从入夏以来,全国各地开启了持续不断的“上蒸下烤”的高温模式,无论是上下班还是旅游,不少人都要忍受着太阳的“炙烤”,苦不堪言。
今年有多热?
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全球高温热浪及其复合型气象灾害更加凸显,叠加赤道中东太平洋enso事件,使得极端天气频数更密、强度更强、影响更广,同时,随着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的转换,年际特征更加复杂。
2022年(拉尼娜)南方高温尤为显著,2023年(厄尔尼诺)华北、黄淮等地高温热浪相继出现6次高温过程。2024年是厄尔尼诺次年,也是enso循环的转换年份,夏季末秋季初将出现拉尼娜状态,华北、黄淮等地高温呈现新的特征。6月8-16日,华北黄淮出现首次区域性持续高温过程,具有发生时间早、范围广、极端性强的特点。
2024年4月至6月,我国天气气候异常,气温高、降水多,极端天气频发。全国平均气温17.3℃,较常年同期偏高1.2℃,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值。全国平均降水量243.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7%,为历史同期第三多。
全国高温区域主要出现在新疆大部、华北南部与黄淮之间、海南及西南地区局部。6月8-16日间共有168个国家气象站达到或超过极端高温阈值,其中有20个站达到或超过历史极值。
今年华北黄淮首发高温过程较常年偏早4.7天,共持续9天。河北东南部、山东西部、河南东部、安徽北部高温日数均在5天以上。极端最高气温黄淮大部及河北南部、山西南部普遍达38℃~40℃,河北东南部、山东西北部、河南中部等地超过40℃。京津冀晋鲁豫皖苏8省市35℃及以上高温影响面积约75.4万平方公里,影响人口约3.7亿人,其中40℃及以上范围达16.6万平方公里,有225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超过40℃,河南温县最高达(6月13日,43.4℃)。
从日最高气温的强度来看,4月1日至7月7日京津冀晋鲁豫皖苏共有26站超过42℃(有1站超43℃),而超过40℃的有228站(占32.6%)。而2023年华北、黄淮等地从5月28日到7月上旬。相继出现6次高温热浪过程,有17站超过42℃,并有4站超43℃(最强为河北平山43.7℃),超过40℃的有165站(占23.6%)。
近10年(2014-2023年),华北、黄淮地区十次区域高温过程(见附表),6月易出现区域高温过程。从极端性综合指标判定,2022年6月18-26日的高温过程极端性最强,2023年6月21日至7月4日的高温过程次之。
附表 上半年同期华北黄淮区域性高温过程(2014-2023年)
到底哪一年是最热的一年?
近年我国大范围高温热浪事件呈现增多增强态势。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近年我国高温天气呈现出首发日期提前、发生频次增加、累计日数增多、影响范围变广、综合强度增强的特点。
全国区域高温天气过程首次发生日期以每十年2.5天的速率提前。1981-1990年,高温天气过程平均最早发生在6月24日,2011-2020年间则提前到6月7日;2023年5月28日出现当年首次区域高温过程,比常年偏早16天。全国区域高温过程发生频次呈增加趋势,1981-1990年平均每年发生3.3次,2011-2020年增加至平均每年发生4.1次。
全国区域高温过程累计日数呈显著增多趋势,平均每十年增加4.8天(图1)。同时,平均影响范围不断扩大,1981-1990年平均影响258站,2011-2020年间则平均影响328站。区域高温过程平均强度以每十年6.2%的速率增强(相对于1991-2020年平均强度)。
图 1961-2023年全国区域高温过程累计日数
极端高温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6月中下旬至7月初通常是华北一带高温最集中出现的时段,此时华北雨季尚未开始,水汽输送较弱,以干热型高温为主,气温高、湿度小,易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主要原因是受大陆性高压系统的稳定控制;关键区海洋暖水的协同作用和全球变暖及城市化等人类活动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大多数区域已观测到极端高温频率和强度增加,我国也经历了快速的变暖,极端高温增强、增多、持续时间增加,尤其是城市效应加剧高温强度与持续时间,人类活动对这些观测到的长期变化造成了可以辨别的影响。
1981-2000年间,京津冀历年6月1日至7月4日平均高温日数为4.8天,但在2001-2023年同期高温日数增加至6.3天,较之前增多32%。未来随着全球升温加剧,我国遭受极端高温的风险将进一步增加,出现更多、更强且持续期更长、范围更广的高温热浪事件。
全球气候变暖及厄尔尼诺事件是造成一系列我国极端高温发生的重要气候背景。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平均温度升高,高温天气的发生也趋于频繁。20世纪中期以来,我国气候变暖的幅度明显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极端高温事件增多增强或已成为新常态。此外,自2023年5月开始的厄尔尼诺事件目前已趋于结束,但其滞后性影响仍将持续,并且大概率在2024年夏季转变成拉尼娜事件。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影响全球大气环流并导致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各地气候异常。
阶段性大气环流异常是区域高温天气形成的直接原因。我国东部地区的高温主要受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暖高压的共同影响。在暖高压控制的地区,盛行下沉气流,天空晴朗少云,不易成云致雨,太阳辐射强,近地面加热强烈,在高压系统异常强大且稳定维持条件下,极易形成持续性高温天气。
作者:周兵 国家气候中心 气候服务首席专家
责编:王雪
来源:蝌蚪五线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