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商报》4月29日文章,题目:这家家族企业诠释了为何继续非常依赖中国 与许多德国公司一样,来自德国的风机和电机制造商依必安派特继续在华投资。其中国区负责人托马斯·纽伦贝格解释了这一战略,并揭示了为什么不可能撤离中国市场。
你已经离开还是留了下来?约5000家在华德国企业中的任何一家都可扪心自问——世界局势脆弱,与中国的业务对大多数德国公司来说太重要了,他们无法放弃。这一答案也适用于巴登-符腾堡州家族企业依必安派特。纽伦贝格说:“中国市场对我们来说仍像以前一样很具吸引力。”该公司自1996 年以来一直活跃在中国(如图),在上海、青岛和西安等地都设有办事处。2022/2023财年,该集团总销售额为25.4亿欧元,其中约20%来自德国,15%来自中国。尽管中国市场对销售的贡献低于欧洲市场,但增长非常重要。
现居上海的纽伦贝格赞扬中国政府的总体规划和经济政策。在德国,人们希望获得更多中国订单,他和公司都很清楚,“我们不会撤出中国,将继续投资。”目前,依必安派特在中国的分公司共有约1900 名员工。其在上海距浦东机场不远的大中华区新总部3月份落成,面积达3.3万平方米,设有物流中心、四层楼的生产大楼、研究实验室、办公室和可容纳900名员工的食堂。在古都西安,该公司也计划扩大生产区域。
经济繁荣正在改变这个国家,创造了需求并推动现代化进程。在上海,出售肉类的露天市场被现代化超市和冷链送货服务所取代,相关冷却系统通常使用的是德国技术。
纽伦贝格对中国市场的热情可见一斑。这位55岁的德国人在中国生活了18年,娶了一名中国女子。他还曾在西安和南方科技大都市深圳工作过。对于地缘政治,纽伦贝格表示:“中国的民主发展不一定要符合我们的期望……西方的价值观不能照搬到中国。”他说,许多中国人希望家庭变得更好、孩子能拥有更多机会。这些必须归功于中国政府。
德国政府希望企业减少对中国的依赖。然而,德国经济界对“去风险”的解读可能与政客想象的不同——2023年,德企在华投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他们用这笔钱来确保生产和供应链免受地缘政治紧张的影响。通过在中国更密集的生产本地化,即使在贸易冲突的情况下也可继续服务中国市场。这就是巴斯夫投资上百亿美元在中国南方建设新生产基地的原因。
在中国,一种创新产品具有与国外产品相同的功能,但价格可以便宜30%。几乎没有一家德国公司想要或能够拒绝中国。纽伦贝格说:“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那样拥有如此完美的供应链网络,印度同样是具有吸引力的大市场,但目前还无法跟上。”(作者马丁·本宁霍夫,青木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