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刷了三遍《周处除三害》,最喜欢的角色是陈桂林,第二个喜欢的就是程小美。对于程小美这个角色的设定,我个人非常喜欢,并且认为这个角色对于陈桂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存在。
看到网上很多人吐槽《周处除三害》,认为导演就不该加入程小美这个女性角色,认为她的存在可有可无。她的戏份不过是为了满足直男导演和某些男性观众的窥视欲。
对此,我个人是不赞同的!
关于程小美这个角色设定,说说我为何喜欢。
程小美是以一个线索的方式出现在陈桂林的世界。陈桂林跟着程小美找到了香港仔藏身的地点。
然后,他看到了程小美不堪的一幕。
那一刻,你猜猜陈桂林是什么样的心情?首先,你要理解陈桂林,他是一个信奉关二爷的混混,是一个绑架了小孩还关心小孩的牙齿的混混,是一个拿别人电话还要跟人客气的混混,他的世界,其实很单纯。
谈不上善良,但也会嫉恶如仇。
所以,看到柔弱的程小美,在香港仔暴力威胁下的妥协,那一刻陈桂林心中滋生的,就是要把程小美从魔窟里救出来。
杀香港仔是第一件事,救程小美是第二件事。
没有爱意。
所以,当他和香港仔在外面疯狂追逐、拼死打斗,最后身负重伤也要回到理发厅,把她救出来。
你要离开还是留下?
陈桂林这句话问的很有意思,他没问“你要不要跟我走”,只是问“你要离开还是留下?”
有什么区别?等一会儿我会讲。
程小美毫不迟疑地回答了陈桂林,“离开”
程小美为什么会选择离开呢?有人说,该不是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吧?
那什么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呢?我节选一段:
人性能承受的恐惧有一条脆弱的底线。当人遇上了一个凶狂的杀手,杀手不讲理,随时要取他的命,人质就会把生命权渐渐付托给这个凶徒。时间拖久了,人质吃一口饭、喝一口水,每一呼吸,他自己都会觉得是恐怖分子对他的宽忍和慈悲。对于绑架自己的暴徒,他的恐惧,会先转化为对他的感激,然后变为一种崇拜,最后人质也下意识地以为凶徒的安全,就是自己的安全。这种屈服于暴虐的弱点,就叫“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程小美是吗?
我觉得不是。从程小美和陈桂林海边的对话我们可以得知,程小美之所以不离开,是因为她的母亲还在监狱,需要香港仔照应。十五年监禁,一千多万的罚款,程小美没办法离开。
她不离开,是无路可选。
她对香港仔的确是恐惧的。从她清洗那把带着血肉的刀具时,就能看出来,她很怕香港仔的狠辣。
但是,即便她从十几岁就跟在香港仔身边了,她的精神世界依然是独立的,不属于香港仔的。被香港仔打屁股,她会非常愤怒地甩脸子离开;
看到香港仔暴打手下小弟,她会在关键时刻制止;
看见陈桂林手里攥着枪,她也没有提醒香港仔,反而是提醒陈桂林,以后不要再来这里。
她从始至终,没有站在香港仔那一边。
很喜欢程小美看到陈桂林冲进来的那一撇,仿佛是她的内心开了花,就像她看见香港仔曾经在一个男人手里,救出她母亲时一样。
那是一种期待。
她的内心,是渴望逃离的。
她不想当金丝雀,渴望自由。
所以当陈桂林走进来,问她离开还是留下时,她毫不犹豫地说离开。
陈桂林拉着程小美来到了海边。是的,是海边,这也是一个非常考究的地点。
海风吹过来,打在陈桂林和程小美身上。大海和风,都是象征着自由。此时,他们看起来都是自由的。
但是下一个镜头,就是他们出现在两辆挖掘机的轮廓内,然后程小美问了一句“我们现在要去哪?”她说的不是“我”要去哪,而是“我们”。这个时候她并不自由,她的命和自由,还在陈桂林手中。这两辆挖掘机,就像是她的另一个囚牢。
然而,陈桂林把车钥匙交到程小美手上,让她坐上车,然后对她说,“从现在开始你自由了”。
这句话,也就对应了之前陈桂林带程小美走时问的那一句“你要离开还是留下”,陈桂林只是想带她离开,以后她要去哪里,那是她的自由。
阮经天在接受采访中谈到过陈桂林和程小美的关系,他说“小美是陈桂林有限生命中为数不多的浪漫,它仅止于此。它很淡很薄,但它同时也很重要!”
他们两个,算不上互相爱上。
香港仔曾经在一个糟糕的男人手中救下了程小美的母亲,这是善,但他又把她推入另一个深渊,这是恶。
陈桂林把程小美从香港仔手中救出来,没有把她留在身边带她过刀尖舔血的生活,这是善,他选择放她自由,这也是善。
这就是陈桂林和香港仔的区别。
陈桂林的身上,有除恶务尽的恶,也有至诚至真的善。
所以,最后的最后,他才能说出“我对不起大家,对不起社会,对不起”,这是真正的自我救赎。
所以,你还觉得程小美可有可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