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北大才女的江湖梦

十三岁课堂上偷偷写武侠

她成了校园作家

入读北大中文系

她以“步非烟”为名,写下江湖热血也走上古代文学研究之路

十一年求学路本硕博的日日夜夜她在文学中浸润成长

如今,她成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在三尺讲台上传播传统文化

在文学的世界里深耕

作家,学者,教师多重身份,完美融合

她是辛晓娟

用笔墨传递江湖梦,用讲台点燃文化火种

勇敢跨界,不忘初心

30年前,十三岁的辛晓娟在初中课堂上偷偷写武侠小说,并给同学们传阅,受到同学们的欢迎,成为学校里小有名气的“手抄文学”作家;20年前,在北大中文系读书的她开始以“步非烟”为笔名在网络上发表武侠小说,同时也在中文系的学术滋养下,走上古代文学研究道路。在导师钱志熙老师的一门课上,她以两首七言律诗作为期末作业提交,意外获得高分,从此,古诗写作也成为她的热爱与坚持。

她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校友,在中文系度过本硕博共11年的求学时光;如今,她是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深耕古代文学领域,并积极投身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担任《中国诗词大会》等著名节目专家组成员、文学顾问。作家、学者、教师的多重身份,在她身上完美融合、深刻关联。她以文章笔墨传递江湖热血、家国情怀,也在三尺讲台上讲授古典诗歌、平仄押韵,唤醒更多人心中传统文化的“火种”。在辛晓娟精彩的“跨界”人生背后,是勇敢的多元尝试和不变的赤子之心。

执笔为剑,书写快意江湖

武侠小说扮演了一种‘唤醒者’和‘启蒙者’的作用,让原本存在于中华文化中的浪漫主义、奇幻想象以新的形式呈现出来。

在辛晓娟的回忆中,她爱上武侠小说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与少年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密切相关。80年代,港台的武侠小说和武侠电视剧刚刚进入内地,充满浪漫幻想、又极具中国传统文化氛围的江湖仙侠故事,为当时的一代年轻人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当时,《射雕英雄传》等金庸剧热播,正在读小学的辛晓娟被其中快意恩仇的江湖世界深深吸引,她常常看完一集电视剧就迫不及待跑去书店租原著,有时候甚至把小说带到课堂上看,被老师没收了很多次。

“在读了很多这些作品之后,自然会有创作的冲动,会想我也可以写,或者我可以去模仿,其实就是这样开始创作的。”初中时期,辛晓娟开始尝试以“地下手抄文学创作”的形式自己写武侠小说,把自己的创作写在作业本上,给同学们传阅,结果大受欢迎。很多同学看过后会把想法和评论写在便笺纸上,贴在本子上面,等到本子传回辛晓娟这里,里面常常贴满了小纸条,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故事很好看”“很喜欢男主”之类的批注。通过传阅自己创作的武侠小说,才十三四岁的辛晓娟就成了学校里的风云人物。

辛晓娟认为,武侠小说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种重要类型,它的出现和流行对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影响深远。在80年代以前,现实主义文学是文坛主要推崇的文学类型,而武侠小说这一类型文学的出现,则带来了一种浪漫幻想的文风,这种文化气质在一定程度上接续了中国古代浪漫主义的文化传统。在辛晓娟看来,武侠小说开当代奇幻文风之先河,影响了一代中国人的精神文化世界。

中国古代文化中是有奇幻、仙侠等因素在的,这样的文化基因存在于我们民族的血脉之中,只不过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一种比较沉寂、蛰伏的状态。武侠小说在80年代出现扮演了一种‘唤醒者’和‘启蒙者’的作用,让原本存在于中华文化中的浪漫主义、奇幻想象以新的形式呈现出来。所以在武侠小说刚出现的时候,我们这一代人真的是像‘久旱逢甘霖’一般去阅读这些作品。

△在北大中文系读书时的辛晓娟

2004年起,在北大中文系读硕士的辛晓娟以“步非烟”为笔名,在《今古传奇·武侠版》《今古传奇·奇幻版》《新武侠》《武侠小说》上发表作品数十篇上百万字,获得全国大学生武侠小说征文比赛二等奖等一系列奖项。她的写作风格以武侠和魔幻色彩交相辉映为长,作品大气磅礴,汪洋恣肆,想象力神奇诡谲,笔风变化万端,被誉为“百变天后”,是新一代最具实力和号召力的新武侠领军人物之一。她的《华音流韶》系列、《武林客栈》系列等作品受到广泛欢迎,部分作品被改编为电视剧或游戏。她以自己的书写让更多人爱上武侠,让“侠文化”在当代中国产生更加广泛深远的影响。

△辛晓娟部分作品书影

“原来我热爱的东西是两条道路”

“在课堂之外与一群志同道合、充满热血和理想主义的年轻人一起写诗,这是属于一代北大人的宝贵财富。”

怀着对文学的热忱,辛晓娟在1999年如愿考入北大中文系,在这里度过了本科、硕士、博士共11年的青春时光。北大中文系扎实的学术训练和完备的培养体系让她打下了坚实的学术基础,并对古代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走上古代文学研究道路。中文系的很多经典课程给辛晓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在本科期间所修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分为四个时段,分别由研究不同时段文学史的著名教授讲授,魏晋、隋唐文学是她研究生期间的导师钱志熙老师讲的,宋元文学是张鸣老师讲的,明清文学是刘勇强老师讲的,“老师们的特点和风格都不一样,让我们觉得一部文学史,分成四段就有四种不一样的讲法。还有一些专业选修课,比如袁行霈老师给我们讲陶渊明,也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让我感受到古代文学的深刻魅力。”

△辛晓娟硕士毕业照

辛晓娟说,自己的武侠小说创作与古代文学有着密切的关联。她的小说设定的历史背景一般是唐代,古代文学的学习和研究为小说创作打下了知识的基础。她回忆起自己在最初尝试写作的时候,由于对历史背景了解不足,有很多知识上的错误,而在北大中文系所接受的严格学术训练,让她弥补了很多历史文化知识上的欠缺,能够在小说中更充分地还原古人生活的情景。

如今,辛晓娟既是一名武侠小说作家,也是一位古代文学研究者。正是在北大中文系就读期间,她作家和学者的双重身份逐渐形成,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也在她心中逐渐变得清晰。

最初进入中文系的时候,她抱着一个单纯的理想,“终于可以去湖光塔影之畔去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在第一次了解到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的分野后,辛晓娟有意识地将创作的想象力和灵感与学术研究的严谨性进行一定的区分,“虽然这两者之间是有关联的,也是可以触类旁通的,但我在内心深处知道这两者是有区别的,也希望从不同的方向去强化自己的这两种能力。”这样的自觉意识让她更好地处理文学创作者和文学研究者的双重身份,也对未来道路的选择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北大中文系所受的教育,和我后来成为一个比较跨界的人肯定是有关系的。老师们对于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的区分让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我热爱的东西不是模糊的一团,而是明确的两条道路,至于要选择哪条道路,或者两条道路都要走,这就是下一步的事了。在中文系的开学第一课,对我来说也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课。

△辛晓娟博士毕业照

虽然中文系有着注重文学研究的学术传统,但在这里的学习也切实地给予了辛晓娟创作方面的灵感和启发。在导师钱志熙老师的课上,她第一次接触到古典诗歌写作,这也成为她几十年来始终热爱的领域以及目前研究和授课的重要内容。“在那门课上,钱老师说期末作业交一篇论文或者两首七言律诗都可以,当时我‘初生牛犊不怕虎’,觉得论文要写好几千字,写两首诗多简单,就尝试去写。交上去之后,没想到钱老师给了我九十多分的高分,好像是全班第二,我很受鼓舞,后来又加入了古典诗歌写作社团‘北社’,在课堂之外与一群志同道合、充满热血和理想主义的年轻人一起写诗,这是属于一代北大人的宝贵财富。”

“做教师可以让人永远年轻”

传统文化的“火种”其实一直在大众的心里,所谓传统文化普及,实际上是用一些方式把这个“火种”唤醒。

武侠小说本身属于当代文学,但其中的精神内核是古典主义、英雄主义,与中国古代文化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结。如今,辛晓娟既是一位武侠小说作家,也是一位古代文学研究者,她的学术研究为文学创作带来深层的滋养,创作的热忱与灵感也为学术研究带来持续的动力。

辛晓娟谈到,中国古代文学有着悠久的“侠文化”传统,如《史记》中的《游侠列传》《刺客列传》,以及唐传奇中的聂隐娘、红线等人物,构成了中国“侠”文学脉络。她认为,自己的武侠小说的创作受到古典“侠文化”的深刻影响,希望通过写作,去寻找一种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侠”的精神、一种“中式的英雄主义”

‘侠’的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可贵的一部分。因为我自己是看着武侠小说长大的,潜移默化中受到这种精神的哺育,自然也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去呈现这种文化血脉,去表现一诺千金、锄强扶弱这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以及‘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赤子情怀。

△辛晓娟学术著作书影

“一书一剑,行走江湖,快意人生。”今年,是辛晓娟在人大执教的第十年。十年间,她在武侠小说的世界中遨游,也在古代文学的领域中深耕,将作家与学者的身份深度融合。与此同时,她也极为珍视自己教师的身份,将成为一名教师视为最珍贵、最幸运的选择。她说,做教师可以让一个人永远年轻、永远保有理想。“现在很多人自嘲上班久了有一种疲惫的‘班味’,我觉得做教师是没有的,因为永远和少年人在一起,在你教授他们知识的同时,他们也在教你。”

△辛晓娟在宁波天一阁图书馆做学术讲座

在很多人眼中,古代文学可能是高深甚至有些枯燥的,而辛晓娟的古代文学课堂材料扎实、案例鲜活、生动有趣,结合学术普及和学术研究,让学生们感到学术研究不一定是‘故纸堆’也有和时代、大众紧密结合的趣味。结合自己的研究专长和学术兴趣,辛晓娟开设“古诗文写作”课程,教学生如何写古典诗歌,由于这是一门实践课,她非常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营造沉浸式场景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比如,她会先给学生讲解诗歌史上“同题赋诗”的著名场景,描述几位诗人在朝堂上唱和的情景,带领同学们欣赏这些著名诗人的作品,然后让同学们想象自己也在当时的赋诗现场,参与诗人们的唱和。在这样的课堂上,她还会带一些自己制作的教具,比如竹签和香炉,让同学们通过抽签的方式确定自己的韵部及用字等特殊要求,并在同学们作诗的过程中用香炉点一支香,要求大家在香燃完之前完成唱和。这样一种具有游戏性、实践性和代入感的课程方式,受到同学们的广泛欢迎,让更多人接触并爱上古诗写作。

△辛晓娟在学术会议上发言

辛晓娟认为,作为高校教师,有责任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众传递文学的魅力。怀着这样的信念,在专业课堂之外,她以充沛的热情,投身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事业当中。她担任《中国诗词大会》的专家组成员、《经典咏流传》的文学顾问,节目中得以出镜的一篇诗歌、一首朗朗上口的古韵歌曲,都凝结着她的笔墨与思考。作为专业学者参与面向大众的文化类节目,辛晓娟在其中感受到文化普及的重要意义。她回忆道,“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一期的筹备期间,很多人觉得诗词是比较小众的领域,担心节目可能没有什么市场,但节目播出后,得到了非常热烈的反响,那个时候主创团队都有点惊讶,发现原来中国诗词具有这么强的国民性。”因此辛晓娟认为,传统文化的“火种”其实一直在大众的心里,所谓传统文化普及,实际上是用一些方式把这个“火种”唤醒;同时,也正是因为大众有这样的需求,有这样的热爱,所以更需要一些真正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来进行这样的普及工作。

△辛晓娟在《经典咏流传》节目现场

这个时代在召唤更多优秀的、年轻的学者出现,以适当的方式唤起民众心中对文化的热爱,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进入大众视野。

辛晓娟说,在北大度过的11年的时光中,北大深刻地塑造了自己的思想和性格,成为了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她如今的作家、学者、教师等多重身份,都与在北大的求学生涯密不可分。她希望以学姐的身份,对北大的学弟学妹们说几句话:

在北大,我们会面临很多选择,推开不同的门就会走上不同的道路、遇到不同的人生。有些人可能会在一条道路上走得很远,在一个领域做到专精;有些人可能像我一样,想选择两条道路同时兼顾,这样可能就要接受在两条道路上都只能做到‘次优’。我曾经因为兼顾学术和创作,没有在一个领域做到专精而感到困惑甚至自责,但现在回过头来看,拿到多个‘次优’也是很独到的人生经验。希望大家都可以坦然地与自己和解,坦然地去做出自己的选择,过自己想过的人生。

来源 | 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北京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

文字 | 吴纪阳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排版 | 施辰玥

责编 | 陈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