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燕姿为儿子考试推迟演唱会,新加坡教育到底有多“卷”?天后也扛不住

写在前面
“内卷”,被用来形容各种非理性的内部竞争与停滞现象,被戏称为“亚洲卷王”的新加坡更是“教育内卷”的代表。
在这个华裔占比高达70%的国家,其文化传统、社会心理与我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许我们能从新加坡的教育中获得一些启示。

 周三

视野 🌏

全文共2825字,阅读时间9分钟
🌿🎨🌏
今年7月,新加坡籍歌手孙燕姿在社交媒体上回复歌迷,因为要陪儿子考试,演唱会将推迟到10月后举行。
此言一出,网友感同身受,纷纷表示:“即使是天后也要吃当妈妈的苦!
孙燕姿回复歌迷
最近,还有人撞见孙燕姿素颜为女儿的小学做义工
在新加坡,家长做义工时长满足学校要求的,学生可以优先报名。但名额有限,需要抽签,所以许多家长提前2~3年,就开始积攒做义工的时长。
孙燕姿做义工
那个在我少女时代闪闪发亮的大明星,忽然变得跟我一样,同样为孩子的教育忧心,也把“亚洲卷王新加坡教育再一次拉入人们的视线。
新加坡人到底有多“卷”?如果不想“卷”,在新加坡会是异类吗?

新加坡人的“卷”

孙燕姿所提及的“考试”,便是新加坡著名的psle(小六会考)。
psle类似于国内的“小升初”,是新加坡小学生六年级毕业前的最后一次大考,psle成绩将直接决定孩子能上什么样的中学及大学。
新加坡升学制度
小学毕业即分流,这看起来比我们更狠
国际上有个堪称“教育界世界杯”的比赛叫pisa,测试不同国家孩子数学、阅读和科学水平。
早在22年新加坡就包揽了三项世界第一
新加坡人的“狠劲”,真是有历史渊源的。
新加坡于‌1965年8月9日‌脱离‌马来西亚建国,至今不过59年。时至今日,不安全感仍然萦绕在新加坡的上空。
短短几十年,新加坡从一个自然资源极度缺乏的小渔村,跃升为国际化大都市,是其持续不断地对“人”投资的结果。而这一切的核心动力恐怕便是“惊输”。
惊输,闽南语,意为怕输
恐惧催动“内卷”
新加坡有一档知名的节目《亲子天下》,其中有一段记录了新加坡南洋小学生的一天。
早上6:40,天还未亮,兄妹俩就要出门。到学校的路程开车约半个小时,兄妹俩会在车上早读。
出门
中午13:30放学,兄妹俩在车上吃午饭。
吃完饭就到专门的补习中心学习,通常一直会补到晚上八点左右。
每天的补习安排
当律师的爸爸从个人角度解释了新加坡人的“怕输”。
爸爸解释“怕输”
在纪录片《他乡的童年2》里,周轶君与补习中心的老师对话,提到了新加坡人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送他们去补习。
周轶君与老师对话
更有博人眼球的新闻报道。
2021年媒体刊登的一则家教招聘广告
我曾有一位新加坡籍的老板。
毫不夸张地说,在与他共事的大半年时间里,我从未见过他正经吃过一顿饭。每天三杯咖啡和几根烟,就能支撑他精神饱满地工作一整天。
每到饭点,我们喊他一起吃饭,他总是笑眯眯地举起手里的咖啡说:“我还有个会”。同事们都戏称,他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
当时的职场环境已然很“卷”了,但这位新加坡籍老板“卷”的程度还是让我很惊讶。好在他只是拼命“卷”自己,对我们并没有额外要求。
现在想来,新加坡名校毕业的他,估计也是从小养成的习惯。
然而,这些事实就能说明新加坡人全部都很“卷”吗?
以常识来判断,无论在哪个人群中,一定会有“不想卷”、“卷不动”,或者“卷了也不行”的人存在,那么这批人在新加坡又是怎样的呢?

新加坡人的“不卷”

1

分流是为“因材施教”

我的视角再次回到新加坡的升学制度。
仔细分析,就能发现小学分流的核心并非是为了放弃一部分人,而是为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按照psle成绩,学生会去往不同的中学:有中学直通快捷班普通班。教育部针对不同层级的学校,制定了不同的学习时长与课程安排。
有些学生可以在四年内学完中学的全部课程,有些学生吃力一些,便可以在五年内学完。
第二次分流是在中学毕业之后,主要流向有三个:一是初级学院和大学预科班(相当于我国普高),二是理工学院(类似我国中专),三是工艺教育学院(相当于我国职高)。
新加坡教育部副总干事解读
任何一个细心观察过周围邻居、朋友孩子,或是家有多子女的家长,都很容易看到一个事实:

有的孩子学得又快又好,而有的孩子学得又慢又难;

有的孩子爱好学习,而有的孩子除了学习,什么都爱好。

如果把这些截然不同的孩子,放在同一个学习进度下,他们都会感到相当难受。更别提这里面可能还存在着为数不少的,有各类学习障碍的孩子。
最近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开设“空间与数学学习困难门诊”引起热议,与看热闹的公众不同,心理学界的专业人士几乎都持非常正面的态度。
空间与数学学习困难门诊
其背后的核心原因是,以往在我们看来是“粗心”、“态度不端正”、“偏科”等的学习问题,很有可能是孩子存在某种学习障碍,比如阅读障碍、空间理解障碍、读写障碍等。
纪录片《我不是笨小孩》聚焦阅读障碍儿童
如果能够识别孩子的学习障碍,给予对应的治疗和支持策略,能够让这些孩子不必再背负莫名的指责和沉重的负担
把学习水平差不多的孩子放在一起,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自信心,避免在不符合自己水平的环境中无法获得成就感。

2

何谓“精英教育”

新加坡的教学理念叫“meritocray”,通常解读为“精英教育”。但此“精英”,与我们平常所说的“精英”有很大区别。
南洋理工大学的陈英泰教授说:“meritocray在新加坡通常被理解为一种社会制度,机会和奖励的分配都以‘才能’为基础进行分配,‘才能’通常被理解为你的能力、天赋、知识技能以及勤奋和努力。”
陈英泰教授解读“meritocray”
倘若以此为理解基础,那么很明显,一个人只要能发挥自己的天赋与能力,ta就可以被称为是“精英”。
新加坡小学13:30放学。
想“卷”的家庭可以选择带孩子去补习中心,而不想“卷”的家庭,孩子则可以留在学校参加课后活动(体育、艺术、科学类课程),发展自己的兴趣。
《他乡的童年2》里采访了几个做人工智能研发的年轻人,他们都笑着说自己psle的成绩很差,没有上过大学,但按照自己的兴趣拿了证书,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
做ai研发的年轻人
系列电影《小孩不笨》是新加坡聚焦家庭与教育的国民ip,导演梁志强便没有读过大学。
他在《小孩不笨3》电影发布会上说:

“我是一个‘不会读书’的导演,读完初中后就没有继续上学了。当时很沮丧,后来发掘到自己在拍电影上面很有天赋,就进入了演艺圈。这部电影探讨的主题就是怎样去栽培自己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才华,父母不要抹杀掉孩子的才艺,去好好培养孩子的才艺,也许会收获不一样的结果。”

《小孩不笨3》电影海报
做人工智能研发的年轻人、梁志强导演,与南洋理工大学毕业的孙燕姿一样,都是新加坡的“精英”。

不放弃每一个孩子

新加坡自十几年前起,中小学就在试行科目编班制,今年更是在中学里全面推行。
以英语、科学、数学、华语四科为例,每个科目都会分为g1(最弱)、g2(普通)、g3(最好)三个等级。那么每个年级的每个科目都会分成三个班,以便让学生接受相应水平和深度的学习。
虽然这样的方式仍旧面临很大的挑战,比如评估会否存在主观和局限,过早给学生定型等问题,但也不能否认它的巨大优势。
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不同,同一个孩子在不同的阶段,学习状态也相差很大。对不同的个体,在不同的阶段,给予与他水平相当的学习,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跟不上、听不懂”的问题。
不放弃每一个孩子,才是我从中读到的初衷。
虽然新加坡政府态度明确,一再推出教育改革措施,希望能减轻学生的压力。
但仍旧有许多家长焦虑“分流”类型的考试,以致在无形中推动“内卷”。大概率是因为在家长们的观念中,只有读大学才有好的人生。
也许只有当越来越多的人形成共识,让孩子读适合他们的书,做适合他们的事,“内卷”才会消然于无形。
每个孩子都是闪闪发光的!
体验“通识思维成长营”让孩子玩中学,轻松获得全科知识,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所在
↓扫码体验↓

作者 | 苏旷

自由撰稿人,小说作者。

微信改版啦!

互动话题

读完了本文,你对“卷学习”有什么看法和见解吗?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

如何搜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