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色传媒蔡文武:坚持“把电影拍在吉林大地上”的追梦人

“拍电影这件事,得有人干,干的人多了,才更有希望振兴!”说这话时,蔡文武眼神坚定。作为从上大学就开始学习影视专业到毕业后一直从事影视行业的资深电影人,蔡文武对于拍电影的执念,一直很笃定,即便近几年影视行业并没有以往那么热,蔡文武仍然坚持“把电影拍在吉林大地上”,坚持把家乡的故事展现给更多人。

从制作节目到自拍电影

蔡文武,吉林梨树人,2007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凭借着名校的履历和过硬的专业素质,毕业后的蔡文武,顺利进入到了吉林电视台,先后策划编导《影视麻辣烫》《拉大剧》《扯大剧》《娱乐样样红》《中国艺考》等20余档电视节目,分别在长春电视台、吉林电视台、深圳卫视、河南卫视、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央广播电视台播出。

2010年硕士毕业后,履历优秀的蔡文武接到了来自南方高校的橄榄枝,不过在考虑再三后,他还是放弃了导师的推荐,选择去吉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任教。在此期间,他讲授《影视导演》《新媒体节目策划与制作》等6门专业课程,指导学生参赛100余次,教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生1500余人。

2012年,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潮流感召下,蔡文武成为长春市声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简称“声色传媒”)的掌舵人,开启了创业生涯。“声色”主要业务涵盖了故事片制作、纪录/专题/广告片制作、综艺/晚会策划制作、大型活动策划执行。之所以把影视制作放在了公司业务首选,是因为蔡文武通过学习考察发现,北、上、浙等行业发展头部地区的传媒公司,产业布局基本都是以电影创作作为龙头引领,而作为“东方好莱坞”的电影城长春,却鲜有这样布局的传媒公司。因此他在公司内部还没有确定统一发展规划意见时,力排众议决定走一条影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从低谷到爬升 坚守故土初衷不改

做规划容易,真正执行起来却很难。蔡文武用5年的时间,带领声色传媒团队攻坚克难,摸着石头过河,从剧本的孵化,到影视投资,从影片摄制,到宣传发行,扫清困难,先后制作出5部电影。但是由于经验的匮乏,5部电影并没有为公司带来可观的收益,反而造成了巨大的亏损,伤筋动骨后的团队,无论是在士气还是业务层面都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就在这种困难的低谷期,吉林省委宣传部和吉林省电影局注意到了这群从电影产业践行中国梦的有志青年,通过政策的扶持、项目的指导和宣发的协助,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团队迎来了柳暗花明的转机。之后的时间里,蔡文武带领团队深耕创作,对剧本精雕细琢,从制作技艺方面开始提升发力,先后完成了院线电影《乡村青年》和网络电影《长白山天池水怪》的摄制,这两部电影均在社会效益与商业回报上获得了双丰收。“这是我们票房成绩最好的一部电影,投资400多万元,票房已达953万元。它的成功意味着,我们探索出了一条适合长春本土电影创作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蔡文武指着《乡村青年》的电影海报说。

处于转型上升期的蔡文武和他的团队,受到了来自北京和上海影视公司的关注,他们以猎头的形式,高薪聘请蔡文武,为他开出上百万的年薪待遇。面对巨大诱惑,蔡文武犹豫了,不过思虑再三,他最终还是决定留在长春。“我记得是2018年大年初五,我看到吉林省首次召开吉人回乡创业就业合作发展座谈会,第一次对‘吉人’有了概念。‘人’才是推动发展的根脉,这激发了我对家乡的情感。”蔡文武回忆说:“背靠长春,我们的创作很有底气,长春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电影城’,也有很多电影文化名人、名家,他们始终激励着一代代人为区域电影产业率先突破贡献力量。”

整合资源 留住人才 前景光明大有可为

2021年,吉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激发人才活力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措施2.0版》,通过学习《人才政策2.0版》和相关领导的讲话,蔡文武感受到了政府对于人才的充分尊重和优待,也让他为当初选择留在长春的决定感到庆幸,更坚定了他扎根家乡发展影视产业的信心和信念。

除自己留在了长春,在吉林省大力发展影视产业和人才政策的感召下,声色传媒目前的37人团队中,有博士4人、硕士19人,平均年龄不到26岁,其中有一半以上是外地来(留)长就业青年。

人才之外,为了整合资源、抱团取暖,蔡文武还联合长春民营影视创作力量,共同成立吉人影视联盟,目前联盟注册企业达78家,从摄像、编剧,到灯光、录音等全链条工作人员共计198人。

有了政府的扶持,人才的助力,2024年的声色传媒,有多部作品正在筹划开拍,比如重点院线电影《豆腐干豆腐》;以净月高新区玉潭镇友好村产业升级迭代为背景的乡村振兴题材作品《大有可为》;以人参产品深加工等我省特色产业为题材的《林海参乡》;以公主岭市科技小院为背景的微短剧《稻花》……在声色传媒的作品布局中,充满了对希望的田野、大有可为的热土的深情回应。“东北农村有很多好故事可以挖掘,我们将结合‘绿领’,也就是新农人的概念,讲好农村故事,全力展现吉林现代农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美好图景。”谈及声色传媒的未来前景,蔡文武信心十足。

文:孙凌伟

图:孟绍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