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古乐团合作,奏响300年前的音乐

7月11日晚,远道而来的意大利谐振古乐团,联袂上海恰空古乐团,在上海夏季音乐节带来一场巴洛克音乐盛宴。

音乐会从亨德尔创作于意大利的歌剧《罗德里戈》组曲开始。亨德尔研究专家、羽管键琴演奏家法比奥·博尼佐尼认为,亨德尔1706年至1709年间在意大利的创作,跻身他最好作品之列。“我确信他也这么认为,1709年他突然离开意大利时,把所有的乐谱都装进箱子里带到了英国,所以这些手稿现在都在大英图书馆。”

演出现场

音乐会还演绎了亨德尔清唱剧《时间与真理的胜利》咏叹调“守护天使看顾着我”,以及女高音康塔塔《如此残酷让我流泪》等作品。此外,还有维瓦尔第《f大调四小提琴协奏曲》《b小调四小提琴协奏曲》等。这些曾经蒙尘的冷门曲目,随着近半个世纪巴洛克音乐的复苏,逐渐回到观众的视野。

意大利谐振古乐团和上海恰空古乐团的此次合作,筹备了四年之久。台上的音乐家们来自五湖四海,每个人的演奏风格都不一样,但对巴洛克音乐的痴迷,将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演出现场

当法比奥·博尼佐尼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时,他就开始用管风琴演奏巴洛克音乐,并被其深深吸引。“在我看来,17至18世纪的巴洛克时代,是西方古典音乐的黄金时期之一。这一时期,发生了一场音乐语言的革命,由此诞生的巴洛克音乐,并不深奥,但极易触达人心。如果说,贝多芬描绘了他自己的绝望和幸福,那么亨德尔或蒙特威尔第描绘的就是人类普遍的绝望或幸福,我们可以从中窥探自己的灵魂,这是巴洛克音乐的魅力。”

7月8日,博尼佐尼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演艺厅举行了一场观众见面会,吸引了不少专业学者、演奏家和乐迷。台下踊跃的提问,让研究巴洛克音乐多年的博尼佐尼感到欣慰。他说:“欣赏‘古乐’的门槛并没有你想象得那么高。我们不是画家或雕塑家,但也会去博物馆,因为欣赏和观看这些杰作是一件美好的事。音乐也是如此。我们可能无法理解其中的奥秘,但那又如何呢?聆听就是音乐之美的一部分。”

博尼佐尼在上海夏季音乐节边讲边演,介绍巴洛克音乐

定居荷兰的上海恰空古乐团小提琴手任瑞琪,是在奥柏林音乐学院求学时爱上了巴洛克音乐。在欧洲,他曾与许多不同的乐团合作,演绎巴洛克音乐。在任瑞琪看来,巴洛克音乐最大的魅力在于,永远都不只是照着谱子演奏,舞台上的即兴表演和互动,总能给演奏家和观众带来惊喜。未来,任瑞琪希望上海恰空古乐团可以与更多古乐团合作,把更多元的巴洛克之声带到中国。

在上海夏季音乐节,除了可以听到巴洛克音乐,还可以来一场以“巴洛克建筑”为主题的city walk。从雅致的花园饭店出发,步入国泰电影院璀璨的光影世界,沿着南昌大楼浪漫的六边花饰尖塔,驻足南昌路100弄《新青年》编辑部、泰戈尔铜像和林风眠故居,最后落脚于科学会堂。漫步梧桐掩映的街巷,感受东方与西方的碰撞与交融。

以“巴洛克建筑”为主题的city w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