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走走停停》在今年4月举行的第14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一举拿下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女配角三项大奖。大奖傍身,6月8日《走走停停》上映后,迅速成为这个端午档最受关注的国产电影。有的观众认为,《走走停停》与轻喜剧《爱情神话》有些相似;也有观众认为该片与热播剧《我的阿勒泰》在人物设定上异曲同工;还有观众觉得,“宝总”之后的胡歌拓宽了戏路,“窝囊废”男主角赛道又添新丁。
“巴适”感的轻喜剧
《走走停停》于6月8日端午小长假第一天上映。在电视剧《繁花》中驰骋上海滩的“宝总”胡歌,在电影《走走停停》中化身脆皮青年吴迪。
吴迪原本是一名北漂的编剧,因为工作感情双失意,返回四川老家。吴迪“突袭”返乡的行为打破了一家人原本平静的生活,他不仅需要重新面对与家人的“亲密”相处,还要为自己的未来寻找更多的可能。在现实面前多番碰壁后,吴迪偶遇了在电视台工作的高中同学冯柳柳(高圆圆饰),冯柳柳想在小城里捕捉一个北漂返乡大龄青年帮助自己拍摄纪录片,吴迪也想借机推销、卖弄自己一番,双方各自的小算盘促成了这次合作,由此拉开了他们与身边之人生活的新一页……
当《爱情神话》上映时,大家都戏称那是“上海版伍迪·艾伦”,到了这部《走走停停》,也有豆瓣的网友说这是“日式生活流里的四川伍迪·艾伦。”影评人闵思嘉评价该片:“‘笑’这件事,可以很容易,但有时候也很难。龙飞导演拍出的是一种带有‘生活毛边’的喜剧感,既有这种轻巧的轻松时刻,也有富有生活感的肌理”。“伍迪·艾伦”“生活毛边”“轻巧且富有肌理”这些种种标签,都说明了《走走停停》中逗乐的部分,很多就来源于这种轻喜剧透露出的闲适、真实、动人的松弛,用四川话来说就是“巴适”。
前些年,影院流行高概念设定的喜剧,这种喜剧类型往往需要有一个前提,之后由于这个设定产生强烈的戏剧冲突。例如在“麻花式喜剧”中,《西虹市首富》的主人公突然有了花不完的钱,《羞羞的铁拳》男女主人公互换性别,《超能一家人》主人公个个具有独特超能力……这样异于正常人生活状态的设定自然会带来很多笑点。
《爱情神话》
但是《走走停停》《爱情神话》这样生活流的轻喜剧,将我们每个人生活中都可能遇到的轻盈微小的笑点融入电影之中,拼凑成一个具有喜剧质感的故事,这种结合了现实主义和喜剧性的作品更容易令观众产生共鸣。影片《走走停停》的前提设定就是爱情事业双失败的吴迪灰头土脸返乡,起初,父母看待这个“闯荡无果”的孩子其实是有些嫌弃的,他的父亲(周野芒饰)评价他回家的行为“是金子在哪里都是金子,是坨屎在哪里都是坨屎”。也许编剧可以激发吴迪与老家人之间的矛盾关系,但在这部影片中,这种矛盾被具体成一些很有喜剧感的小场景。
比如,胡歌作为一个回到家的“有志青年”,他“葛优躺”在沙发上,懒得起身就用脚丫子把遥控器夹过来;他的老爸在用自己的父权压制和控制儿女的时候,总爱进行“饭桌教育”,还常常端着一个象征权威的茶缸子或者拿着一个小风扇;当父亲不停地宣扬自己多有面子,拎着礼品带着吴迪去老领导家里求人帮忙找工作时,尴尬偶遇领导夫妻吵架,作为毫无家庭地位的“川渝男人”,老领导被老婆摔摔打打地赶出门,还要一边说着“我没得事”一边去医院;当面对老同学评价自己是不得志的中年人,吴迪的反应是“你还记得我生日,你是不是喜欢我”……从上一代人到下一代人,都能看出四川人的一种“凑合着过”“差不多活”的自嘲式生活态度和生活智慧。
电视剧《》中饰演的“前夫哥”陈俊生
我的前半生雷佳音
“窝囊废”赛道又添新丁?
片中胡歌饰演的吴迪人到中年,因为创作理想蒙尘感到怀才不遇,因为在大城市卷不动中年返乡,因为高不成低不就打破家庭平静,成为爱情无疾而终、事业毫无起色、父辈各种嫌弃的青年,这让很多年轻观众直呼“这是鄙人自传”。济南时报·新黄河记者发现,在豆瓣网中,很多网友表示通过胡歌看到自己的生活状态,有网友评价“胡歌为了拍好这部剧,起码偷偷观察了我三年”。还有人评价,从“窝囊废三巨头”雷佳音、郭京飞、白客之后,“窝囊废”赛道新晋一员大将——胡歌。
正如在电影《爱情神话》中,马伊琍饰演的李小姐用“下坡路”来形容自己的生活状态。在《走走停停》中,胡歌饰演的吴迪一看就带着处处碰壁的“窝囊属性”——混搭的衣服像是从废纸篓里捡出来的,裤子很垮,裆有点往下掉,方便随时打工或躺平。因为一直码字,胳膊肘的磨损会严重一些,裤子上经常抖落烟灰。由于常常着急出门,穿的不是一双袜子。另外还要挂上一个u形枕,承托脆弱的颈椎。
电影《年会不能停》中白客饰演的“打工人”马杰
喜欢胡歌多年的陈女士表示,自己是从20年前《仙剑奇侠传》的李逍遥开始喜欢胡歌,他们两人也几乎同岁,胡歌饰演的影视作品几乎串起了她的小半生。如今在职场中辛苦打拼了几年才发现,自己既没有梅长苏的计谋,也没经历过宝总的风光,如今胡歌演起中年窝囊废,“这可能也说明,权势和财富的通道是狭窄的,‘废’并不是自我放弃,而是拒绝拧巴式、内耗式的假奋斗,降低不切实际的期待,回避本就不是自己的责任,正大光明地正视自我”。
不同于哥哥,《走走停停》中金靖饰演的妹妹吴双则代表了“z世代”(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片中妹妹对传统和权威的反抗,象征了更年轻一代人的做人方式和生活态度。
金靖饰演的妹妹吴双
例如,父亲最喜欢在饭桌上展现自己的权威,哥哥吴迪会用他比较窝囊的方式逃避冲突,而妹妹则用“武力”解决这种具有“爹味”的闹剧。当父亲教育妹妹“你应该好好耍(谈)朋友了,不要天天穿得像男的一样,哪个男人会看上你”,妹妹眼睛无视、嘴上不应,同时四肢压住餐桌,防止父亲毁掉一桌好菜,父亲却由于用力掀桌闪到老腰,他扶腰一瘸一拐离开餐厅,不仅毫无威严,反而比较狼狈,一场说教在妹妹无声的反抗中结束。冯柳柳一副高傲模样带着象征秩序和权威的摄像机出现在家中,一上来就要求妹妹换件衣服,“因为黑衣服吸光”,对此,吴双换上另一件写着“闭嘴 shut up”的白衣服归来,令人忍俊不禁……
观众可以看到,无论是哥哥吴迪,还是妹妹吴双,在一种看似自由松散的家庭关系中,都能找到自己的生活空间。这其实是现代社会对下一代的一种没有绑缚的、普遍的家庭状态。
返乡人如何得到新空间?
对大多数人来说,大城市象征了广阔的生活蓝图,也许能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金钱、权力、众人的艳羡……但是,大城市也并非没有弊病,例如年轻一点的打工人面临现在的就业市场环境危机,年长一点的打工人则要面对“35岁危机”“45岁危机”,这些都是当下大城市工作人群无法回避的话题。
近两年,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作品,出现了很多呈现青年人从大城市返乡回流的故事,不久前热播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就讲述了一心在大城市中追求文学梦想的李文秀,因屡屡碰壁被迫回到新疆阿勒泰老家,与开小卖部的母亲张凤侠相依为命的故事。
《我的阿勒泰》中的李文秀与《走走停停》中的吴迪有相似之处,李文秀有作家梦,吴迪的身份是一个编剧。前者从乌鲁木齐返回阿勒泰,后者从北京返回四川,两人都是从大城市返乡的不得志的作家。李文秀在村里人都认不全,地方话都不会说的情况下,坚持要一家一家地帮母亲的小卖部要债,要不回来不吃饭。吴迪与冯柳柳之间,虽然暗藏情愫,但吴迪在面对冯柳柳时说着夹杂着英语的“川味普通话”,两人相处时总是显得有点尴尬甚至滑稽……
《走走停停》部分短评
这也是在这类“返乡”主题的影视作品中经常探讨的主题,即人在逃离北上广返乡之后,身上可能背负了一定的“包袱”——我虽然从大城市回来了,但我没在大城市白待这么多年。像吴迪一样的人们回老家之后,如何在看起来人情、关系、世故更紧密、更闭塞的地方,得到全新的空间和自由?
《走走停停》选择了跟《我的阿勒泰》相似的处理方式,即作为创作者,因为更换了生活环境,有了全新的生活实践和自我感悟,也有了更多的文艺创作灵感。在冯柳柳的鼓励和帮助下,吴迪组建了一支充满创意与活力的剧组,妹妹担任助理,他的母亲担任女主角。吴迪拥有自己的创作自由后,也开始认识到,回归家乡并不是一种逃避,而是一种重新审视自我、发现自我的过程。
当影视作品不再局限于表现浮夸与传奇的故事,开始转向展现普通人充满真实的情感纠葛和平平淡淡的日常生活,也能带给观众更为贴近生活的感动。通过看这类的影视作品,忙忙碌碌的观众也看到,现实中有很多其他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仅仅要去追寻唯一的答案。
记者:邢媛 编辑:邢媛 校对: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