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届大学生电影节“新质动力·影像未来”主题论坛举行

原标题:第31届大学生电影节“新质动力·影像未来”主题论坛举行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陈俊宇

5月16日,第31届大学生电影节“新质动力·影像未来”主题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举行。该主题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1届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承办。来自影视领域的近20位专家学者、产业管理者,聚焦于影视行业在技术变革下的新特点、新趋势,探索新质生产力与影视产业结合的未来前景。

为了深入了解当下大学生爱看什么、想看什么,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提供大学生观众群体的重要数据,今年大学生电影节开展了“全国大学生观众观影大型调研”,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第31届大学生电影节“青春荣誉推选团”主席陈刚教授代表组委会在主题论坛上发布了调研报告。

“新质动力·影像未来”主题论坛上午场,由陈刚教授主持,6位专家从多个角度对新质生产力下影视行业的发展前景进行探讨,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胡智锋作学术点评。

在题为《ai时代的中国文化基本逻辑》的发言中,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于丹带领大家重新审视中国电影如何内在“对齐”,她认为虽然我们即将走入智能化时代,但是影视创作中中国文化的基本逻辑是不变的,内在的“对齐”变成了比智能化更难的问题。中国的解构性思维与诗意表达贯穿中国人的创作始终。新质生产力需要同这种基本逻辑达到一种内嵌意图默契的平衡发展。

胡智锋教授认为几位专家的精彩在于不同维度的“何在”之问,实际上阐述的是新质动力带来的影视行业变与不变的未来景观——变的是形态、是观念、是维度,不变的是文化之根、文化之源、文化之魂。

下午场主题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杨乘虎教授主持,6位专家与行业创作者对科技赋能影视的价值发表了真知灼见。其中,胡智锋教授主题发言题为《高新科技赋能下电影工业发展的“热运行”和“冷思考”》。他认为针对电影工业,新质生产力主要体现为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数字化帮助我们保存了影像记忆,网络化是电影工业传播发展的核心,智能化改变了电影影视创作的方式和效率。对于“三化”,胡智锋也表达了他的担忧。他提出,盲目地跟风究竟能否留下有价值的艺术作品,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的问题。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赵卫防进行了学术总结,他认为各位专家从理论、实践、技术、产业方面阐述了影视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的关系。同时他强调,在人工智能达到更高水平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学者,需要有超前意识和学术担当,要在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下有自己的“冷思考”。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