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谈|“小馆”如何做出大文章

国际博物馆日前夕,第五批国家一级博物馆评估结果公示,全国共123家博物馆榜上有名。值得关注的是,这份名单中出现了很多“小馆”,比如山东的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蒲松龄纪念馆、张裕酒文化博物馆、临朐县博物馆、邹城博物馆、巨野县博物馆等,它们有的是专题博物馆,有的是区县博物馆。

人们不禁好奇,“小馆”为何能跻身一级博物馆,做出大名堂?

解答这个问题,需要搞清楚博物馆的一、二、三级是怎么确定的。简单来说,博物馆定级有一套千分制的评分标准,按分数定级。从指标看,主要分为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200分)、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300分)、陈列展览与社会服务(500分)三个大项。其中,综合得分达到800分的为一级博物馆,二、三级博物馆的标准分别为600分和400分。所以,一级博物馆都得是“六边形战士”,比拼的是综合实力。

可见,在这一评价体系中,“小馆”或许是规模体量、人员配置、藏品资源等较国家级、省级博物馆袖珍一些,但并不是没有跻身一级博物馆的可能。事实上,很多“小馆”的社会影响力、美誉度,早已走出当地、走向全国,盖过了众多“大馆”。

观北朝佛教造像的“最美东方微笑”、“明代唯一存世状元卷”……无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青州博物馆开门前,总是有不少游客在排队等待入馆。自2023年5月15日青州博物馆新馆开馆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约180万人次。

能互动+数字化、六大“4.0黑科技”、10米挑空空间的观影平台、超6k分辨率瀑布巨幕……走进张裕酒文化博物馆,通过感官交互体验,游客可以了解成立已132年的张裕公司的起源、发展及壮大,并体验酿酒过程,走进百年酒窖,沉浸式的体验感极强。

容易被忽视的是,小而美的“小馆”频频出圈,政策引导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业内衡量一座博物馆表现如何的标准发生了变化:从前看“存量”,即与藏品数量、质量形成强关联,如今更倚重“增量”,即能提供什么样的文化产品与服务。评价标准的“指挥棒”作用,正倒逼博物馆转型升级,船小好调头的“小馆”反而更有后发优势。

这一点,在今年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致力于教育与研究”的主题上体现尤为明显。国际博物馆协会对于“博物馆”的定义至今发生过9次变化,从1951年第二版定义出台起,“教育”就被明确写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将教育和研究并置,意在提醒博物馆界,研究是基础,教育为目标。同时也传达出一个重要信号,在下一轮全球博物馆升级发展中,教育将成为强劲的引擎。

其实,博物馆本质上并不存在明显竞争关系,无论分级、大小、类别、主题,都可以走好自己的路,分级只是为了激励大家做得更好。“小馆”在教育和研究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独特优势,这也是为何越来越多“小馆”能在评级中获得肯定的缘由

那么,“小馆”如何在这方面做出“大文章”呢?

特色是“小馆”的根基所在。“小馆”应该明确自己的定位,走“专精特新”之路,挖掘和展示其独特的文化特色或专题收藏。通过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或主题,“小馆”可以成为该领域的权威,吸引特定研究者和学习者。同时,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和历史底蕴,开展与地方特色相关的教育和研究项目,提高博物馆的地域特色和吸引力。

合作是“小馆”的活力所在。“小馆”可以通过组织社区活动、工作坊、讲座、研学等,鼓励本地民众参与,提高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和教育价值。“小馆”与其他博物馆、教育机构、研究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利于共享资源。同时,参与或建立博物馆联盟,共同举办展览、研讨会等活动,可以提高研究和教育的质量。

创新是“小馆”的魅力所在。利用数字化技术,“小馆”可以创建在线展览、虚拟导览、在线教育资源等,扩大覆盖范围。“小馆”还能通过创新展览设计和教育项目吸引观众,比如通过故事叙述、互动体验、多媒体展示等方式,使展览更加生动有趣。

山东是博物馆大省。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数据显示,全省备案博物馆总量达812家,类别多样、充满生机活力、富有山东特色的博物馆体系业已形成。2023年,全省博物馆接待观众8750万人次,今年“五一”假期接待观众380万人次,“博物馆热”蔚然成风。

从国际看,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民众一年平均两次、三次走进博物馆,我们的博物馆事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所以,还要抓好博物馆建设,举办更丰富的展览,开展更多的文化活动,利用新技术、新媒体,引导人们走进博物馆。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张九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