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这么看这么爽的乐队番还是在一群女孩去南极的时候。


文丨春辞 审核丨菜包

排版丨络牙



今年的四月新番,阵容豪华得吓人。


《京吹》第三季,《狼辛》新作,《无职转生Ⅱpart2》,《摇曳露营》第三季……


还有jump大推得《怪兽8号》,搞笑日常番的天花板《为美好的世界献上祝福》的第三季——


然而。


在这一众还未开播就备受瞩目的番剧之中,有一部靠着观感硬杀出来的乐队番。


《girls band cry》(下称闺泣)



只这么说,还没看过番剧只看过切片的读者可能有点疑惑。


哪里好看了?


这番不是出圈的点在竖中指吗?



你说得没错。


但是我从去年就开始听togenashi的歌了。


这个乐队强的不可思议,我一直是她们的粉丝。有时候作出决定真的很难,经过多个日夜的思考,我决定我推得是girls band cry。


至于mygo,mujica和结束乐队祝她们2025安好。


this is the true music。



好了癫就发到这里。


经过一番思考,要如何在尽量不剧透的情况下表达出《闺泣》的优秀之处呢?


我们还是来点简单的。


对比。


说到乐队番,大家立刻就会想起之前的《孤独摇滚》和《mygo》。


(百万播放、神回)


(近七百万播放、载入史册)


倒不是说《闺泣》就比《孤独摇滚》和《mygo》优秀,因为他们各有各的长处。


甚至在很多地方,《闺泣》是不如前两部番的。


但《闺泣》前三集给人定的调非常重要。


就是摇滚,就是乐队,就是呐喊,就是朝这个不讲理的世界竖起中指。


这么干净直接了当的基调是《孤独摇滚》和《mygo》没有的。


(女主喜欢上另一位乐队角色的契机,就是她的歌唱出了女主的心声)


在《孤独摇滚》里,波奇酱几乎把社恐人丰富的心理变化完美得刻画了出来。


但波奇有坚定支持她的虹夏,还有和她一起成长的郁代。


甚至她本人一开始也是有三万粉丝的“吉他英雄”。



在《mygo》里,那种还原现实到骨髓,事情永远可以变得更糟糕的气氛。


如果放在现实里,乐队铁定一定解散了。


但偏偏制作组非常聪明得把高松灯的暗线,所有铺垫的情绪在这时候引爆。



这么说不是想指出前面两个作品的“失真”。


正相反,无论是波奇酱还是高松灯。


无论是结束乐队,还是mygo。


她们的live都那么有感染力的原因就来自于“失真”。


波奇酱的孤独只有感同身受者才能理解。


但想要为支持自己、爱着自己的人献出力量,成为“英雄”的情绪,却是所有人都可以理解的。


高松灯的成长和爆发也是同样。


放在现实中,极大可能性那场live可能根本就没办法演出。


我们虽然不能理解乐队解散,演出无法表演是怎样的心情。


但我们能知道,曾经要好的朋友,还没来得及说出口的话语,和好友曾经一起共度的时光消逝究竟是怎样的遗憾。



以上的观点,也是现在知乎bangumi这些网站上认为其他的番剧压过《girls band cry》的主流原因。


事实上要把作品写出《mygo!!!!!》和《孤独摇滚》这么深的体验。


高松灯和波奇酱自己反而不是特别重要,重要的是组成整个乐队的配角们,甚至是mygo里的反派角色。


(当时看mygo的时候狠狠地溜)


但《闺泣》就没有那么复杂和有弧光的角色。

甚至它的一切都很简单。


关于女主仁菜喜欢上摇滚的契机,是因为唱出了她的心声。



而桃香(上一个乐队已经解散的音乐人)喜欢仁菜,觉得她会成为一个好主唱。


原因也很简单。


声音很好听 ,她能感受到仁菜内心里的劲头。


这种简单和干净的情绪始终贯穿着番剧。


诚然。


有深度的有弧光的角色拼凑起来,会让故事的深邃感提升,会让情绪在得到释放之前获得最强的张力,会使得感受和情绪能得到强大的冲击力与余韵。


也正因如此,这就是前两者与《闺泣》前三集展现出来的素质最大的区别。



在《闺泣》里没有这么复杂和深邃的东西。


有的只是一个迷茫的乡下少女独自来到东京,和曾经仍是少年的我们独自面对这个世界一样。


每一点都是浅显易懂的。


我想要做点什么,但却不知道、找不到自己想做什么;


我期待着这个世界,可这个世界却不是我想象的样子;


我想要成为怎样的人,可是现实却再阻止着我……



加之。


每一集的剧情结构都是独立的。


感情,冲突,压抑。


仁菜不是那种很乖巧的孩子,她受过伤害,是一只不相信他人,不愿意相信这个世界的刺猬。


甚至会觉得她人的关心是高高在上的,会对他人不耐烦。


她会犯错,会后悔,但也会反思。


最后,一切都在呐喊和歌声里。


(一集走完mygo10集,短平快,但真不影响爽)


所以。


前两者与其说是“音乐性”上的胜利,倒不如说是“文学性”上的胜利。


《mygo》和《孤独摇滚》的冲击,是一种建立在由他人所构筑而成的,对“失真”现实的歪斜,对内心曾经摇摆不定之事的反馈。


但《闺泣》很简单。


真的很简单。


感情到了就唱出来,就这样。



在观感上,番剧背后的创作者们做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平衡。


这也是最接近“共情”这个词语的设计。


因为“共情”的本质,并不是“感受他人的情感”,而是“从非常相同的情景和情感中,窥见自己。”


所以这里重点强调一遍。


“文学性”的胜利不是指《mygo》和《孤独摇滚》是那种精致、工整的设计与抒情的结果。


而是指在两个作品的背后,创作出它们的人都怀抱着强烈的情感。


但《闺泣》不是。


《闺泣》舒适的观感来自于平凡人一样的主角设计。


“少女”,“乐队”这两个词语可以等效替换为“过去”和“读书之外的另外一种选择”,而“摇滚”的本质更是“发声、呐喊”。


最接近“共情”。



在能够让更多人都理解到,并且好无门槛得进入这种情感。


制作组在台词上下了非常多的功夫。


在观看的时候情绪的传递和转移极其的顺滑。


甚至能够到达理智上“明明知道这里作者是在有意识的压抑情绪”,但身体就是很自然地进了那个状态。

也就是俗称地代进去了。


这是非常夸张的事情,市场上能够做到这件事的番剧真得非常的少。


而这也进一步地,让动画中live的效果能够到达音乐最为原始的样子。



能在她们的眼里看到光。



能看见快乐。



能看到坚定的决意和激情。


少女乐队与摇滚就本该如此。


它不是《mygo》中对于令人悲伤现实和遗憾的,一辈子都要在一起玩乐队的祈愿。


也不是《孤独摇滚》里关于孤独的灵魂与他人产生联系,成为他人的英雄。


要更加简单。


《闺泣》前三集展现出来的东西,先于这些东西,是快乐这种正面情绪的最基本单位。


活力。


音乐为什么能够给人力量,摇滚为什么振聋发聩?

感染人们的就是音乐背后的活力。



到目前为止,我个人是比较看好《闺泣》这部番的。


相信它能平稳落地。


不过看到各个社交论坛上还有这么一种声音。


这次花田十辉老贼到底会把《闺泣》弄成神作《小南极》还是之前操刀《星团》的时候的一塌糊涂?

对这个问题我觉得其实不用太担心。


《闺泣》这几个孩子可不像《孤独摇滚》和《mygo》,有那种非常强烈和纤细的情感构成。


说句有点政治不太正确的话。


把她们的性别假想成男孩子这番也能毫无压力得推进下去,这种从一开始就是给所有人享受的番剧操作空间是最大的。


真翻不了。


《闺泣》的ed名字叫做【正因为是无法成为她人的我】。


这首ed和剧情中的两次强烈且激情得爆发不同,是一首更偏向诘问迷茫的柔和歌曲。


我们或许会被生活打磨成相似的模样。


但是,我们的经历与抉择,支撑着我们走下去的活力,来自身边重要的人的联系,都会让我们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