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湖南卫视《午间新闻》以《(我家门前有条街)常德河街:延续文脉 传承匠心》为题报道了常德河街。以下为视频和解说词:
近年来,历史文化街区多次出现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行程中。他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从今天起,《午间新闻》推出系列报道《我家门前有条街》,走进湖南各地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街区,感受老街有机融入现代生活的人间烟火气。今年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常德河街考察,了解当地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修复利用。常德河街始于战国时期,毁于日寇入侵,为了再现曾经繁华的“湘西大码头”,常德在异地复原了河街。如今的河街,不仅在物质形式上得以恢复,更在文化传承中焕发了新生。
常德武陵融媒记者 郭中璇:我现在的位置是常德河街,当地流传着一句谚语:大河街的金子,小河街的银子,形容的就是河街繁荣的商业贸易。常德曾遭受七次毁城之灾,又七次重建,如今,重建的常德河街还原了上世纪四十年代河街的风貌,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历史上的老河街位于沅江边,湖南桐油资源丰富,从沅水流域运来的桐油通常都会在常德集结转运出省,从晚晴到民国时期,作为货运码头的常德河街逐渐兴盛,街上洋行、会馆、戏楼林立。今天的河街则“搬家”到了穿紫河东段,不过,设计者们在修旧如旧上却下足了真功夫。
常德市规划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建筑师 甘婷婷:我们是创造性的还原了1943年的河街,它可以说当时是最繁华的常德的一个河街的时期,然后相对也离我们是比较近的一个时期,对常德的老居民来说,他是有情感成分在里面的。
为了还原老河街,设计单位遍阅史料,搜集了400多幅老照片仔细核对。这两张拍摄于上世纪的老照片里,是当时的美孚洋行、外资洋行。现在,这两栋楼得以重建,歇山屋顶、拱门、青砖等都根据照片1:1进行了还原。
常德市规划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建筑师 甘婷婷:我们需要还原老建筑的外貌,但是我们又需要满足现代的人在使用和居住过程当中的一个舒适度,所以说在新旧建筑的一个融合上,也是要有一些创造性的设计在里面。
常德市民 罗正凯: 现在的大小河街和60年前的样子高度还原,大体上是接近的,但是比之前更加美观。
老屋老景老物件,只是老街的载体,生生不息的文脉,才是老街的灵魂。河街重建完成后,当地通过资金补助以及场地租金减免等政策,吸引非遗手艺人进驻,将老街打造成为非遗一条街。这里最多的时候有50多项非遗项目入驻。
荆河戏曾经盛行于长江荆州段和澧水河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登台表演的澧县荆河剧院建团于1956年,有老中青四代演员,有非遗传承人6名。随着时代变迁,老戏式微,这家老剧团一度只能接到送戏下乡的演出,始终找不到一处城市里的固定舞台。
常德市澧县荆河剧院业务副院长 孙山清: 我们平时演出都是在当地的各个乡镇,面对的也都是当地的老百姓,演出的地方很受限制,鸳鸯走马楼提供了这个舞台,又让我们多了一个演出的机会,我觉得挺好。
现在,河街鸳鸯走马楼每天都会有当地特色戏剧表演,常德丝弦、汉剧折子戏、荆河戏轮番上演。台上热闹开唱,台下座无虚席。老剧团有了新粉丝,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戏楼,爱上了传统戏曲。
观众 李依玲:好看,就是荆河戏是我接触的比较多的戏种,之前在线上看,在线下看有感觉一些,在这个灯光下,服装什么都是很好看的。
常德“潘氏艺术木雕”的第五代传承人潘能辉,今年53岁,自小学习木雕,但学会了手艺,却找不到市场。他只能南下广东,在一家外贸工艺厂担任雕刻师,接的都是欧美订单,需要按照国外客户的需求进行雕刻,时间久了,老潘总觉得心里不是滋味。
常德“潘氏艺术木雕”非遗传承人 潘能辉:我们心里一直有个结,就是想创作属于我们自己本身的文艺作品。
2019年,老潘成了第一批入驻河街的非遗手艺人。在河街人流量最大的小吃摊附近,一间透明的玻璃房,就是他的工作室。因为河街火爆的人气,如今木雕不愁卖,这让老潘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全身心投入创作之中。他决定以沈从文《湘行散记》为创作蓝本,从常德河街出发,延沅水逆流而上,最终到达边城,将沿岸的山水、人文雕刻出来,打造湘西版的《清明上河图》。这组作品单是绘画底稿就有20多米长,老潘计划再用十年时间沉下心完成创作。
常德“潘氏艺术木雕”非遗传承人 潘能辉:文化艺术,包括本土的地域风俗都是要靠我们去对外进行传播,用我们的表达方式让更多的外来游客也好,本地居民也好,从我们的绘画作品来了解我们的常德,这也就是我们非遗人应该要做的一个传承工作。
回乡这几年,老潘陆续收了30多个徒弟。他收徒弟的标准不限职业年龄,首要的是要对木雕感兴趣。除了学习绘画技巧、雕刻技法,老潘还要求徒弟们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将传统文化与技法融入的木雕艺术创作中。
潘能辉学生 刘禹含:我从小就非常喜欢木雕技艺,我从大学开始就开始学习木雕相关的专业,我希望将来我能够进行一个个有意义的创作,把湖湘文化传承下去。
常德共有国家、省、市级非遗项目108个,当地计划将这些非遗项目陆续引入河街。在这里,游客可以看到传统制香技艺、麻质画,桃源刺绣与现代时尚结合,还能现场体验纯手工绘制,在沉浸式互动中,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如今的河街,集文化、旅游、商业于一体,在历史文脉与城市生活交融中,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