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破80亿!可事实证明:一件更糟糕的事,也正在国内电影圈发生

01、

今年的春节档堪称炸裂。

口碑方面。

第一梯队的电影,都集中在8分左右。

《热辣滚烫》7.9分,《第二十条》7.7分,《飞驰人生2》7.7分。

第二梯队的影片,评分也都稳定在7分左右。

《熊出没》6.9分,《红毯先生》6.8分,《目中无人2》7.2分。

一大波作品让人应接不暇。

票房方面。

整个大盘总票房突破了80亿,观影人数超过了1.63亿,创造了新的纪录。

2023年,这个数字是67.66亿,2022年是60.40亿,2021年是78.43亿,2019年是59.05亿。

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电影市场逆势而上,可喜可贺。

这还不是最炸裂的。

过去十多年,春节档的电影分布已经形成了一个公式:

“2部最卖座的电影你追我赶+1部《熊出没》稳定输出+1部影片跟着蹭吃蹭喝+其他影片只能吸尾气”。

比如2023年。

《流浪地球2》和《满江红》争第一,《熊出没》稳定卖了14.95亿,《无名》蹭吃蹭喝混到了9亿,邓超的《中国乒乓》吃了一肚子气。

再比如2022年。

《长津湖之水门桥》和《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各领风骚,《熊出没》稳定卖了9.77亿,《奇迹·笨小孩》也是蹭吃蹭喝拿到了13.79亿,而《四海》《狙击手》双双吸了尾气。

02、

可是到了今年,这个公式变了。

今年春节档的冠军基本被贾玲的《热辣滚烫》锁定。

但按照目前的票房走势,它的最终票房将锁定在35亿。

过去几年的春节档冠军,最终票房基本上40亿打底。

这意味着,春节档的蛋糕更大了,但是冠军分到的蛋糕更小了,大家的水平更接近了,竞争更激烈了。

现在春节档的公式变成了,“3部电影三国杀+1部熊出没巨无霸+其他影片全都吃瘪”。

用四个字总结就是,赢家通吃。

我们注意到,前三名的影片《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第二十条》,口碑接近,最终票房将分别定格在35亿+、30亿+和24亿+,从传统的“二人转”变成了“三国杀”。

我们注意到,原本是另一个赛道的《熊出没》,今年迎来大爆发,票房走势惊人,一度剑指20亿+。

目前势头回落,但也能收割18亿+的票房,它已经成为动画电影里的巨无霸。

我们还注意到,市场竞争过于激烈,前几名分完蛋糕后,后几名能吃到的剩饭所剩无几,有的连尾气都吸不到。

8部春节档影片中,竟然有4部宣布撤档,其中就包括宁浩和刘德华合作的《红毯先生》,彭昱畅和李庚希的《我们一起摇太阳》。

谢苗的《目中无人2》最早定档春节档,临上映前知难而退,改网络上映,现在看来相当明智。

春节档俨然从一个其乐融融的大集会,变成了一个资本角力的斗兽场,强如刘德华、邓超,也可能赔个血本无归。

这样炸裂的春节档,让人喜忧参半。

残酷的竞争确实能倒逼创作者交出更好的作品——

今年春节档,评分最高的电影成了冠军,评分最低的电影成了逃兵。

经济萧条的情况下,观众的钱袋子捂得更紧了,什么情怀、卖惨、明星效应、噱头都不管用,我们只为好电影买单。

这是大好事。

但另一方面,如果把春节档的票房密码比作一道算术题的话,那么中国人是最会做题的。

很多创作者仅仅依靠解题技巧,就打开了票房密码,拍出了公众眼中的好电影。

03、

遗憾的是,好事和坏事,同时发生了。

我们不妨把前三名的影片做个对比,就能发现其中的端倪。

《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第二十条》三部影片,有着以下三个相似点。

其一是“速成”。

《热辣滚烫》是翻拍片。

贾玲宁可花1年时间减肥100斤,不肯花一半精力写一个原创剧本,直接拿现成的拍摄。

《飞驰人生2》是续作。

为了吃前作的红利,韩寒直接把张驰复活,把第一部换了一种方式又拍了一遍。

拍摄周期3个月。

《第二十条》呢?

是张艺谋看完《狂飙》《漫长的季节》后,把两部剧的几个演员约过来,迅速撺了一个剧本。

拍摄周期2个月。

当然,一部电影的质量与拍摄周期没有直接关系。

《奥本海默》的拍摄周期也不过57天。

但三部卖座电影都选择这种“速成”的方式,就不是偶然了。

其二是“喜剧元素”。

如果把三部片连着看,你一定会串戏——

三部影片堪称“喜剧人的团建”。

比如雷佳丽同时在《热辣滚烫》《第二十条》担任主演,演的都是窝窝囊囊的角色;

比如马丽在《热辣滚烫》里当完评委,转身就跑去《第二十条》和雷佳音插科打诨;

比如魏翔这边在《热辣滚烫》里和马丽斗嘴,那边就在《飞驰人生2》里给沈腾使绊子;

还有乔杉,刚在《热辣滚烫》里出轨,又在《第二十条》里做起了奸商;

喜剧人的到处赶场,说明了喜剧元素成为春节档里最重要的元素。

大过年的,大家去电影院就图一乐,你只要能让观众笑了,电影就成功一半了。

其三是“很燃的结尾”。

《热辣滚烫》就不用多说了。

结尾暴瘦后的贾玲站上拳击场,足够惊掉观众的下巴,观众情绪也在她记忆闪回的一幕幕中推向了高潮。

《飞驰人生2》不遑多让。

片尾的赛车戏里,新老张驰重逢,两辆赛车合体时,那种独属于男人的热血与浪漫让人热泪盈眶。

《第二十条》自然也少不了这样的段落。

窝囊了整场的雷佳音,最后时刻化身正义战士,一番慷慨呈辞,说得观众眼泪汪汪的。

04、

至此,我们就能总结出解锁票房密码的公式:

春节档的卖座电影,无一例外都是“情绪电影”。

情绪电影=一个现成的故事+大量喜剧元素填充+最后来个燃爆了的结尾。

总结出这套公式的,不是别人,就是张艺谋。

他从《长城》之后,开始拍摄“小而美”的类型片。

《影》《一秒钟》《坚如磐石》《悬崖之上》《狙击手》,无一例外,全都是这种类型。

这些电影口碑不俗,票房尚可。

老谋子像一个退休老干部一样,打打太极,跳跳广场舞,逐渐淡出主流视野。

直到去年的《满江红》,他第一次使用了这套公式,收到了奇效。

岳飞与秦桧,现成的历史故事,稍微改编一下就是一个剧本;

在山西一个大院里,撺一波人,拍摄周期极短,最初打算一镜到底,几天就拍完,后来放弃,但总的拍摄周期也就一个多月。

喜剧元素不能缺少,沈腾、岳云鹏、潘斌龙、魏翔就是喜剧保证;

对了,结尾一定来个燃的,哪怕是秦桧,也让他来一次演讲,或者让万人一起朗诵《满江红》,主打一个气氛到位。

就是这么一个看似不高明的公式,让《满江红》打败了《流浪地球2》,大赚45亿,也让老谋子重回事业春天。

今年,张艺谋又使用了这套公式整出了一部《第二十条》。

没想到贾玲和韩寒两人,早把这一套学去了。

徒弟比师傅用得还顺溜,《热辣滚烫》和《飞驰人生2》全都压了他一头。

05、

有趣的是,同样偷师张艺谋,贾玲和韩寒的表现却是两个极端。

贾玲这边是极度高调。

客观来说,《热辣滚烫》尽管是部翻拍片,却是春节档里完成度最高的一部电影。

相比原作,本片进行了大量本土化的改编,加入了很多打动人的细节,结尾还来了次“李焕英式”的反转,成为第一实至名归。

电影有很多可宣传的点,但给人的感觉总是拿减肥说事儿,贾玲自己也打了一波组合拳进行宣传。

前期发小作文巧设悬念,电影上映后立刻接受央视等媒体采访获得海量曝光,然后参加路演再配合小作文进行“补拳”。

过去几天,相信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贾玲减肥”刷屏了。

今年的贾玲有多火?

举个最直观的例子,去年《狂飙》爆火,高启强巅峰时的微信指数是11亿,今年贾玲的微信指数是35亿。

这波营销不仅让电影票房攀升,也让贾玲成为全民励志女神,当然过度营销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

贾玲本来拥有足够的话语权,自己都发文说电影与减肥无关。

但在真正宣传时被资本推在了台前,无法回避的还是减肥。

她是变瘦变美了,但状态明显疲惫多了。

未来她的减肥纪录片还会上线,我们不仅要问,《热辣滚烫》究竟是一部电影,还是一部减肥纪录先导片?

被推上神坛的贾玲,以后还有变胖的权利吗?

与贾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韩寒。

春节期间,社媒上10个热搜恨不能有7个是贾玲减肥,可热搜上看不到韩寒。

韩寒不仅没上热搜,《飞驰人生2》上映前后,他没发过一条动态。

在宣传上一部《四海》时,他可是不遗余力,发了很多篇小作文的。

韩寒社媒粉丝4000多万,《飞驰人生2》首日票房第一,次日被《热辣滚烫》反超。

作为导演,他如果在这个节点上发一篇动态,整几个热搜,《飞驰人生2》完全可能仅仅咬住《热辣滚烫》,春节档冠军的归属还真说不准。

要知道《飞驰人生2》最大的短板,就是缺少话题度。

但韩寒却沉默得可怕。

唯一的解释就是,片方在宣传时有意“去韩寒化”。

韩寒之前都是投资人眼里的“乖乖男”,只拍标准的“豆瓣7分电影”,小镇男女+韩式金句+爱情与赛车,电影票房一直很稳定。

直到拍《四海》,他放飞了一把,大过年的拍人出车祸,直接把口碑干废了,韩寒从春节档的香饽饽变成了规避词。

片方在宣传时,有意淡化韩寒,突出沈腾,强调喜剧,弱化赛车。

《飞驰人生2》创造了韩寒的口碑之最和票房之最,但却是他最憋屈的一次。

我们不禁要问,韩寒这一次你赢了,但你开心吗?

06、

当公式流行,套路遍地,春节档里就会出现大量同质化的“好电影”。

它们从题材到笑点,从演员到结尾,都那么相似,相似到让人笑中带泪,也让人索然无味。

而春节档里的失意者,无一例外全都没有套这个故事。

我们以《红毯先生》《我们一起摇太阳》和《目中无人2》三部影片为例。

宁浩是中国近20年最优秀的喜剧导演,他最擅长拍大家喜闻乐见的闹腾喜剧,他按照公式创作,完全可以拍一部卖座喜剧片。

但他说:“我们不缺很热闹的片子,我自己也烦了。”

于是拍了一部安静到诡异的《红毯先生》,据说刘德华拿到剧本直接惊呆了,一度想辞演,但考虑再三接演了本片。

两人也为自己的任性,付出了惨重代价。

影片上映几天,票房垫底,宁浩黑脸,刘德华尴尬,最后电影直接撤档。

韩延之前拍摄过《滚蛋吧!肿瘤君》《送你一朵小红花》,都是绝症题材的,口碑和票房都很优秀,

这次的《我们一起摇太阳》作为“生命三部曲”的结尾,本该有个更好的回报。

但它选择在春节档上映,一部讲述重症患者的电影直接和春节气氛相冲,尽管韩延做了很多努力,挡不住影片撤档的命运。

谢苗的《目中无人2》,本是他暌违银幕多年厚积薄发的作品。

一部披着武侠风的《这个杀手不太冷》,但因为星味儿不足,喜剧元素不够,结尾不够燃,最后没能登上大银幕。

可见,春节档的门槛高了,但是留给创作者的创作路径也变窄了。

电影圈的“天”,变了。

曾经的阳关道快要变成了独木桥,能从这场厮杀追逐中活到最后的电影,确实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但也长成了一个样子。

糟糕的是,曾经的烂片烂得千姿百态,如今的佳作好得千篇一律。

这是今年春节档产生出的新困境。

我们不排斥翻拍,允许营销炒作,不拒绝公式和套路。

但更应该用更包容的心态允许创作者试错,鼓励他们发出不一样的声音。

不然假以时日,电影院里所有卖座的影片都将成为这个时代的样板戏。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一粒鸡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