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韵:江岸,“剧”好看!

凤凰网湖北联合中共江岸区委宣传部打造《老汉口 新江岸》系列宣传内容,聚焦江岸区开展城市更新工作的主阵地——汉口历史风貌区,呈现区域的风华蝶变。“货到汉口活,戏到汉口红”的俗语让武汉“戏码头”的名片深入人心,第八期《风韵》走进江岸演艺市场,探索演艺新生态,一起感受新时代背景下“戏码头”蓬勃的生命力和变革发展。

江岸,是个“出戏”的地方。纵观汉口历史风貌区版图,这里有着丰厚的戏曲、演艺文化积淀。

江岸是武汉剧院、剧团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这些场所为演艺市场的繁荣与发展创造了基本条件,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走出家门,在老建筑、热门商圈里收获文化体验。

当天乐社的一众票友,在散发着缕缕茶香的相声茶馆里品茶听曲时,开心麻花吉庆剧场正在上演一场爆笑“偷心晚宴”。而城市另一端,江滩码头的知音号鸣笛起航,市民游客登上邮轮,穿越百年时光;武汉楚剧院楚乐戏苑小剧场内,一段段经典楚剧宛转传唱……在江岸,无论是新兴小剧场,还是传统老戏台,观众都可以尽情开怀。

“2023年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演出年’,完成系列惠民演出共180场,线上线下服务观众近五千万人次。”在武汉楚剧院党委书记、董事长韩笑看来,江岸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老汉口生活气息,红色文化场馆和文化艺术院团众多,艺术气息浓郁。

在武汉楚剧院,现代楚剧《向警予》、新编楚剧《杨乃武》、廉政楚剧小戏《审牛》等经典戏曲剧目轮番登场。韩笑认为,要发挥红色场馆、历史风貌街区和专业院团的互通互联,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共同打造体现江岸文化气质的作品,“要让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走进剧场,现场近距离感受传统戏曲舞台的魅力。”

不只是武汉楚剧院,2023年武汉剧院、中南剧场等剧场上座率持续走高,文化艺术活动、演艺规模和质量迅速提升。

如果说大剧场是戏码头的“基本盘”,那么各种小剧场新空间则凭借多种演出形式,在年轻人中闯出了一条新路。

“敖府寿宴,请上三楼!”作为开心麻花在武汉打造的首部主题体验式舞台剧,《偷心晚宴》处处都是舞台,每一位观众都是宴会的客人,还会随着剧情变化身份。

据武汉开心麻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张倩介绍,《偷心晚宴》创新性地引入互动、美食等元素,对于重复观演的观众来说,每一场都有惊喜。

“现在的年轻观众已经不满足于只坐在台下看了,而是和演员们一起参与舞台。”吴其是开心麻花在武汉的首位签约艺人,他认为,这正是小剧场的优势所在,演员们可以加入即兴的表演。

在追求沉浸感方面,《偷心晚宴》并非孤例。随着演艺新空间的快速发展,这些互动性较强的新业态热度也在持续上升。

“随着特种兵旅游衍生的‘即兴旅游’兴起和‘city walk’的热潮,‘行进式沉浸旅游’正日益火爆,互动性和体验性更强的‘边走边看’的观演形式逐渐成为新潮流。”据武汉朝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知音号品牌宣传负责人伍迪介绍,自公演以来,《知音号》已累计演出超1930场,接待综合游客超120万人次。知音号也一直在尝试更多可能,在衍生产业方面,计划利用白天的“知音号”打造“时光码头”江上活态博物馆。

武汉剧院环境式驻演音乐剧《灯塔》,掀起了江城沉浸式演出观演热潮,商演突破220场。新近推出的沉浸式推理音乐剧《小说》,商演也已经突破50场。武汉歌舞剧院环境式驻演音乐剧《拜风》,用诗意与浪漫刷屏朋友圈。

随着演出市场的持续火热,不论是话剧、音乐剧、舞台剧,还是音乐会、戏曲、相声、脱口秀……年轻人更愿意为能够提供情绪价值的产品买单,越来越多人会为寻找“精神共鸣”而消费。

成立于2017年的开饭喜剧,是武汉市第一家以单口喜剧为主体的中文脱口秀俱乐部,在江岸平和打包厂和壹方购物中心均有剧场。历经七年多的发展,累计举办千余场各类喜剧演出,为十多万观众带去欢笑。

天乐社茶馆也汇集了一群“就图一乐”的相声票友,台上演员说学逗唱、收放自如,新鲜逗趣的包袱让观众捧腹大笑。

据了解,天乐社演员每月都有排练新作品的业务指标,在保持传统相声优势的同时,改编和创作新作品,让观众更容易接受和体会传统相声的艺术魅力。

当越来越多的人为了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演艺经济成为了拉动城市消费的新引擎。但要想真正实现繁荣演艺市场的目标,则需要更加市场化的作品。

对此,武汉剧院戏剧制作人李卓雨也传递了一种期待:强调沉浸与交互的表演新空间、新业态,给江岸带来的将不仅是票房、场次等方面的数据上涨,还会促进演出产业与剧本杀、密室逃脱、酒吧等业态不断融合,拓宽演出产业的维度,促使演出项目创新发展。

如今,“戏码头”正在焕发出崭新的气象,让剧场融入城市生活,点亮城市文化窗口,江岸大有可为!

(来源:江岸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姚昊】

【来源:江岸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