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第二十条》:儿子被同学打断鼻骨,爸爸的做法堪称教科书

文|凝妈悟语

电影《第二十条》是有泪、有笑、又有信息量的电影,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帮助非常大。

作为一个家长,首当其冲关注的是电影中涉及到的校园霸凌问题。

教导主任张主任的儿子张科伙同其他几个同学霸凌同学,其育儿水平有待商榷,但是他在张科被打时的做法却非常值得借鉴。

张主任发现儿子被韩雨辰打得鼻骨断裂,甚是心疼,但他却异常冷静。他没有怒气冲冲地找对方家长和孩子理论,也没有给学校制造压力,而是做了三件事:

第一,向学校反映了情况,由学校领导找家长,避免了和对方的直接冲突。

第二,直接报警处理,通过正常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维护孩子的合法权益,法律意识非常强。

第三,即使知道对方家长是检察官,和警方是相关部门,他也毫不通融,坚决不撤诉,坚持秉公处理,立场非常坚定,可见他崇尚的是清正廉洁。

在警方协调下,双方家长见面时,张主任的表现又可谓教科书级别:

►►►他情绪稳定,心平气和地和对方进行沟通交流,这样的态度,一般不会引起没必要的纠纷。

►►►也没有提出特别过分的要求,诉求只有一个,就是“当面道歉!”在当时的情况下,这种要求也在情理之中。

因为,他虽然是教导主任,但并非明察秋毫,并不知道儿子张科对其他同学实施了霸凌,打他的孩子是见义勇为。他被告知儿子霸凌同学后,当即表示查实后会承担全部责任。当学校查实的确是儿子霸凌同学后,他立即撤销起诉,还韩雨辰清白,接受处罚。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茂娟却用自己的不理智换来了不该有的牢狱之灾,本来是站在正义的一方,却把自己推向了对立面。

李茂娟看到儿子韩雨辰被打,完全沉不住气。她知道是张科打击报复,找了几个小混混把儿子打了,就火冒三丈。

正巧有机会见到张科爸爸张主任,她火急火燎地赶过去,在酒桌上直接发飙,摔碎了酒杯、不断用言语刺激,用离婚的字眼戳痛张主任的伤疤,情绪激动处,竟然和张主任扭打在一起,导致张主任摔伤骨折。

张主任依然坚持自己的一贯做法,没有私下处理,而是诉诸法律,直接起诉李茂娟,导致李茂娟被拘留一周,在心理上付出了较为沉重的代价,后悔莫及。

由此看来,张主任虽然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但是他本人在法律意识、良好情绪、态度坚决、心口如一这方面做出了良好示范。张主任处理校园霸凌的方式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堪称教科书级,很有一套,值得借鉴。

同时,结合其他电影情节,我们在处理校园霸凌问题时,可以采取更为合理的方法,保护孩子的同时保护自己:

(1)走法律途径

如果孩子被打,不要试图私下处理。避免意气用事,以泄私愤的方式,把小事变成大事,把正义变成罪过。

在电影中,李茂娟就做出了不好的示范。

在现实中,曾经有孩子爸爸为了伸张正义或者报仇雪恨,直接以暴制暴,把欺负人的孩子打伤、打死,给自己带来了更为严重的牢狱之灾,让孩子的后半生无依无靠,更是得不偿失。

正确做法应该是直接报警处理,走正规途径为孩子讨回公道。这样的方式,可以保全自己和孩子,并让孩子能在更长时间内得到保护。

(2)守住底线,坚持原则

在处理校园霸凌问题时,可能会因为复杂的人情关系,让自己进退两难。遇到这种情况时,一定不要心慈手软,为了一点个人利益,就轻易放弃底线,一切按规章行事,才能保平安。

在电影中,如果韩明给张主任送了茅台以求其撤销起诉,作为检察官就是违背了纪律,自己的职业生涯也就结束了,孩子的未来也见不到曙光。

如果张主任因为惧怕检察官或者对方是警察亲属,而不予追究,自己的合法权益就会受到侵害,也无法为人师表。

(3)和孩子共情

看到有孩子说,自己被校园霸凌9年,一直不敢告诉父母或老师,他觉得自己是错的一方,内心非常痛苦。

这是很多被霸凌孩子的真实写照,他们害怕说出来大人不相信、害怕被批评、害怕被欺负得更厉害。

事实上,如果一直不说,就会被当软柿子捏,只能被长期欺负、被更恶劣的欺负,永无出头之日。

我们要理解孩子的心情,当孩子告知我们被欺负时,一定要和孩子共情,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让孩子感受到被接纳、被理解,父母是可以依赖的人,孩子才会及时袒露心扉,才会避免后续的被欺负。

(4)做为旁观者要用更理智的方式制止霸凌

很多孩子血气方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有时候鲁莽的行为会伤害自己、伤害他人,陷入一个更难处理的境地。

就像韩雨辰,看不惯同学被欺负,直接把打人者张科打了,虽然是见义勇为,但是给别人造成了伤害,就意味着可能要承担责任。

更为理智的方式是,看到别人被欺负,自己不要冒然以暴制暴,而是及时留下证据,或者找到让霸凌者害怕的人来制止,才能将坏人绳之以法,避免后续的霸凌行为。

像张科在学校是小霸王霸凌同学,但是在爸爸面前却是乖孩子,说明很听大人的话,如果能找到爸爸或者老师前来,问题就能得到更圆满的解决。

写在最后:校园霸凌是存续时间很久的问题,有隐性也有显性,被欺负的孩子不愿意承认、看到的孩子不愿意站出来指认,处理起来非常困难,主要是因为人们总是惯性地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处理,而不习惯用法律等更稳妥的方式维护正义。看完电影《第二十条》,应该就能找到更好的答案了。

我是@凝妈悟语

两男孩妈妈,10多年育儿经验

陪孩子阅读、英语启蒙、科学启蒙

分享育儿感悟、落地育儿干货

欢迎关注,育儿路上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