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 一部关于现代文明吞噬“人”的寓言

时隔二十一年,荣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海上钢琴师》4K修复版定档11月15日登陆全国院线。同时发布了4K修复版定档预告。预告片中,随着熟悉的钢琴曲响起,围绕1900的而展开的海上航行故事缓缓拉开了帷幕。

《海上钢琴师》电影海报

《海上钢琴师》改编自亚利桑德罗·巴里克的文学剧本《1900:独白》,由朱塞佩·托纳托雷执导,蒂姆·罗斯主演,讲述了名为“1900”的弃婴,没有户籍没有国籍,跟随者游轮四处漂泊并与钢琴结缘,最后成为钢琴大师以及围绕钢琴而展现的一系列故事。作为电影史上的一部经典电影,《海上钢琴师》获得殊荣无数,狂揽22个重量级大奖,权威媒体、观众对该影片的盛赞不断。

《海上钢琴师》 电影片段

“他活在自己的音乐中、活在自己孤独的世界中,他的人生是耐人寻味的、感动的。”

整部影片围绕小号手麦克斯回忆中的1900,与现实中麦克斯在游轮中追寻1900的下落两条主轴开展,故事情节穿插,紧紧扣动着观众的心。

存在主义观点认为,人之所以孤独是由于人拥有绝对自由而造成,人在做出选择时成为自我,但正因为人的每个选择都不可能完全一样,此时和彼时也不一样,这一切造成个体的不能被理解,人因此是孤独的。

《海上钢琴师》电影片段

影片中,麦克斯对1900说:“美好生活就几步而已,为什么不试一下?”而1900回答说“陆地上的人浪费太多时间在为什么上。冬天害怕夏天的迟来,夏天担心冬天将至,这就是为什么你不会厌倦,永远在追寻着哪里永远是夏天,我并不羡慕。”1900的选择注定了他的孤独,他孤独地出生、成长、死去。1900理性的分析清楚了“我是谁”和“我有什么”,他将自己隔绝在红尘之外,沉迷于钢琴弹奏、音乐创作,在游轮上收获了安全感,用88个琴键奏出了自己的乐章。他孤独,但他快乐着。

《海上钢琴师》 电影片段

在影片中,他销毁了唱片公司给他录制的唱片,因为唱片是他为心爱之人录制,不容世俗的玷污。他选择孤独地呆在即将引爆的游轮里,愿意终身远离尘世的污染和诱惑,愿意以琴声为伴,保持自我的本真。

是啊,他活在自己的音乐中、活在自己孤独的世界中。

《海上钢琴师》 电影片段

“某一天突然明白,他不能离开的不是那艘船,而是那片养育他的精神家园啊。”

影片中,在1900的短暂一生中,他有两次被抛弃:第一次是在刚出生时被父母遗弃;第二次是收养他的老丹尼在他8岁那年遭遇意外离他而去。在1900成长的疼痛中,是悠扬的琴声和常年漂泊在海上的游轮让他得到了慰藉。而游轮象征着妈妈的子宫,从船头到船尾的距离一直承载着1900,不离不弃,让他感到安全。他自己能够游刃有余地在游轮里嬉戏。而钢琴的88个琴键,则象征着1900的秘密花园,他主宰着黑白琴键弹出优美旋律。1900不受外力因素的干扰,在船与钢琴中获得的存在感,他将自己深深的融人其中。

《海上钢琴师》 电影片段

1900相信音乐能赋予万事万物生命,能摆脱一切痛苦与不幸。影片中,斗琴可谓是整个影片的高潮点。这一片段除了突出1900的琴技的高超外,更重要的意义是诠释了1900对音乐的信仰,诠释了他对音乐的崇拜。

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宁愿选择死也不愿意下船。某一天恍然大悟,他不能离开的不是那艘船,而是那片养育他的精神家园啊。

《海上钢琴师》 电影片段

“1900,也许我们都一样害怕脚踏实地的生活,害怕乌烟瘴气的世界!”

影片中,1900说:“城市那么大,看不到尽头。在哪里?我能看得到吗?就连街道都已经数不清了……”可以说,他对于陆地恐惧的根源来自于陆地的陌生与冷漠,陆地上无限的欲望与未知的情感让他感到恐慌,他担心他音乐的消亡。

影片中一次次出现寻梦者第一眼看到自由女神像时的激动、狂欢与贪婪的场景。某种意义上上说,城市代表着人的欲望,现代文明的发展是欲望膨胀的缩影,而欲望的膨胀又无法遏止。

1900说:“陆地?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太大的船,一个太漂亮的女人,一段太长的旅行,一瓶太刺鼻的香水,一种我不会创作的音乐。我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生活在一个找不到尽头的世界……”。

《海上钢琴师》 电影片段

影片中,1900与现代都市之间的冲突与对抗,大都通过1900充满荒诞与逃避色彩的避世行为和言语来实现的。这位避世者可以承受海上的惊涛骇浪,却无法面对现实陆地中的繁华都市。通过塑造1900的人物形象,折射出了20世纪初的美国,令人窒息的城市气息、让人无处可逃的社会现状。

正如1900所说:“只要你有一个好的故事, 并有人听你诉说,就仍有希望。”可以说,《海上钢琴师》是一部寓言,一部关于现代文明吞噬“人”的寓言,更是一曲挽歌,一曲哀叹理想与彼岸消亡的挽歌。

亲爱的朋友们,对于这部电影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