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理:《一个早晨的歌者——周立波评传》

邹理《一个早晨的歌者——周立波评传》图书封面。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大量原始材料的搜集,传评结合,真实地还原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位较有影响力的革命文学家——周立波的一生。本书共分十八章,分别为“童年生活”“少年求学”“走上革命道路”“左联文艺理论战士”“青年翻译家”“文学创作的起步:散文与诗歌”“战地记者”“受命办报”“脱胎换骨”“参军南下”“《暴风骤雨》”“《解放了的中国》”“新时代的歌颂者”“《山乡巨变》”“挂帅省文联”“大连会议”“桑榆奋笔”,以时间为序,将周立波作为作家、编译家、革命者的战斗的一生,用平实又流畅的文字做了全面的梳理。为其写传,既客观记录了其革命创作活动及思想发展轨迹,也呈现出其文学创作的艺术审美价值,更是对特定时代及特定文学思潮的记录和反映。

第一章 童年生活(节选)

一、益阳周氏

公元1908年8月9日,夏历戊申年七月十三日,湖南益阳县十六里清溪村的乡贤周仙梯家一个新生的婴儿呱呱坠地了,这是周家的第三个儿子。据说周仙梯的夫人在怀着这个孩子时梦见一只凤凰落在家对面的一棵梧桐树上,仙梯先生大喜,认定这个儿子肯定与其他子女不同,将来一定大有出息。儿子出生后,先梯先生给他取名菶梧、凤翔,寓意凤凰落在梧桐树上、凤凰展翅飞翔。这个孩子的学名叫绍仪,“绍”是周家的辈分,“仪”则是出自成语典故中的“凤凰来仪”。绍仪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后来成为了中国著名的作家。

益阳这片山水孕育了这位著名的作家。古老的益阳县在水运时代交通很发达,是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三国志》记载的三国争雄时关羽单刀赴会的英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到明清时期,益阳成为物产丰饶的“鱼米之乡”,县城成为资水流域、南洞庭之滨大米、木材、药材、茶叶、水产品等商品集散之地。

古益阳山水田陌、无一不秀,民宅村落、处处皆景。许多文人墨客都用诗文描绘过。明嘉靖三十年(1551 年),知县刘激写了“资江十景诗”,刻碑于龟台山龙洲书院,细致地描绘了资水沿途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典故。明代的湖北人鲁铎,明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 年)的进士,路过益阳,留下了一首赞美益阳风光的七言律诗:

益阳南下山岹峣,益阳道旁风物饶。

翠竹丹枫映茅屋,清泉白石临溪桥。

异禽时出语历历,寒花自任风萧萧。

诗中有画见眼底,右丞往矣谁能招。

他盛赞益阳山水“诗中有画见眼底”,恨不能请回唐代山水诗画大家王维,因为只有“右丞”的妙笔才能表现益阳山水之美。

周立波诞生的清溪村,属益阳县十六里①。益阳县共二十三 里。十六里包括涧山村、邓石桥村、清溪村、大海塘村、桃花仑村这一带,为益阳县中部腹地。资江支流志溪河从这里穿过,益阳名山会龙山坐落在这里。十六里是益阳比较富裕的地段,清末民初的清溪村处于东西、南北两条官道交会处,是繁华的乡村。会龙山脉群峰连绵,一湾清溪碧水如带,山清水秀。周立波在 《山乡巨变》里描写清溪村:

这个离城二十里的丘陵乡,四围净是连绵不断的、黑洞洞的树山和竹山,中间是一大片大塅,一坦平阳,田里的泥土发黑,十分肥沃。一条沿岸长满刺蓬和杂树的小涧,弯弯曲曲地从塅里流过。涧上有几座石头砌的坝,分段地把溪水拦住,汇成几个小小的水库。②

益阳自古尊师重教,重视培养子弟,有深厚的耕读传家传统,是名副其实的耕读之乡。周立波出生的清末民初,益阳不仅学校多,而且规模不小。当时已有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和第二高等小学。自1900 年始,挪威、瑞典等外国传教士来到益阳,建立了信义小 学、信义中学、信义大学、信义女中、育婴堂、瞽目院等学校。当年益阳县隶属长沙郡,在长沙办了益阳驻省中学,后合并为长郡中学。在益阳广大的乡村,遍布着私塾、族学。许多祠堂都用来办族学,族学里张贴着“劝学歌”。祠堂管理的族田,收入的谷子一般用来作奖学谷。周立波自家堂屋就办了一所私塾,这里还办有周氏蜚英学校、益阳县立二校(后改名涧山乡中心学校)、蔚南女中、省立五师等。

周家并非土生土长的益阳人家,祖上在明代时从江西迁来此处。据《周氏族谱》记载,周立波为周瑜第54 代嗣孙,系周瑜与小乔的次子周胤的后人。周胤晚年在庐陵郡平都县密湖结茅(今江西省安福县枫田镇)定居,去世后葬于密湖之北的小台山,为庐陵周氏始祖。周胤七世孙周淑孟开始分徙庐陵、吉水等地。周氏自晋以后人才辈出,如南宋庆元元年(1195 年)的政治家、宰相周必大等。庐陵周氏第25代喜政于明弘治元年(1488 年)迁居益阳县裴家村,后迁到益阳县新市渡石龙山,到明嘉靖元年(1522 年),石龙始祖第五派分嵩、岳、泰、衡四房,周立波属泰 房,为迁益始祖第18 代嗣孙。

注释:

①里是明清的乡村基层单位。从明代开始实行里甲制度,以110户为1里。明代益阳县分43里,到清代合并为23里。

②周立波:《山乡巨变》,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邹理,201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省作协会员,中国评论家协会会员,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光明日报理论版》《文艺争鸣》《中国出版》《求索》等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百年周立波》《本土经验与世界眼光——周立波与外国文学》《周立波年谱》《一个早晨的歌者——周立波评传》等,另著有长篇小说《清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