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伤感与疲惫的大结局,这真是我们想要的吗?

用30集篇幅讲述一个35万字书写的故事,本就是一件既艰难又吃力不讨的事情。

有幸,我赶上与目睹了这部质量上乘的跨年大剧。

这是一部讲述六零后年轻人故事的电视剧,一部不仅着眼繁华之都,更有着那个年代专属快节奏的叙事风格。

无论是编剧、导演还是演员,几乎每一步、每个人都显得如此无懈可击、如此锋芒毕露。

回头看看、坐下想想,或许用40集定格拍摄《繁花》,虽能容纳更多的内容,却未必能给人一种无以言表的心情激荡。

《繁花》讲述的人与事,不是今天大多数普通人能理解或曾经体验过的。

他更像是一种臆测与揣摩,虽然有着看似朴实无华的道理与外表,却内藏有无比虚幻的空洞与不真实。

因为这本就不是一个讲述绿叶的故事,因为他的名字叫《繁花》。

《繁花》的成功之处在于,无论是老戏骨还是小鲜肉,无论是大牌一线名家还是默默无闻龙套。

他都能通过光影、视觉、音乐与台词,将你烘托成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一员。

即便时代的主角并不是他们,《繁花》主角也不是他们,可却能让你无时无刻不注意到他们的存在与价值。

即便他们早早退场,即便他们悲惨收场,《繁花》都有能力极大化这些不被常人在意的角色分量。

这便是我心目中的《繁花》,一曲色调昏暗的时代挽歌,一幕霓虹闪烁的激情大戏。

他的昏暗吸引了我,他的激情刺激了我。

这种快节奏的刺激与快乐,像有一种无法言明的吸引力,让人上瘾、让人欲罢不能。

以至于阿宝身曾经的那些人一个个退场后,无论他们是好、是坏,都让我难以割舍、难以平静。

《繁花》太过精彩,精彩到希望他的节奏可以慢下来,精彩到希望他可以像电影一样出个导演剪辑加长版,精彩到希望剧中每一个人都不要退场、都不要离开。

虽然我明白这所有一切总归是不可能的,可我却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儿时面对那款仙侠游戏时的不舍和意难平。

谢谢作者,谢谢编剧,谢谢导演,也谢谢剧中所有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

是你们让我重新找回了那种感觉,那是一种藏于遗憾中的美感。

诚然,这是一部写在大结局之前的文章,一篇虽未看过小说却猜到半分结局的文章。

当高速行驶的列车开始减速,当注定会到达的终点慢慢接近,快要结束旅途中的你是否会颤抖、会不平静呢?

这是一种与出发前激动截然不同的心境,一种《繁花》凋零前审美疲劳感。

没有人喜欢凋零的花朵,即便花下的绿叶依旧茂盛。

作为跨年大戏,《繁花》是成功的,可这种成功却注定会留给人一个无法满意的结局。

这才是《繁花》该有的意义,因为没有那种花可以一年四季常开不谢,因为没有什么故事可以永远讲述下去。

看着一个个退场的角色,看着他们退场的速度越来越来快,无名的疲惫扑面而来。

也许从一开始我便不该观看《繁花》,因为《繁花》再鲜艳也总有凋零的那天。

关于《繁花》的解读暂时先写到这里,更多精彩解读且听下回分解。

若觉得文章不错,还请点赞、分享与关注哦,图片来自网络。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