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财:河湟传统牛角弓的“守艺人”

经过绘图、选材、浸泡、粘合、加工等百余道工序,才能造就一把优质的传统牛角弓。

马国财和邻居在院子里分拣用来制作牛角弓的牛筋线。

马国财和他制作的传统牛角弓。

□祁万强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南部大山里的马哈拉沟,有一个极不显眼的小村子——城台乡河东村,村子里有个叫马国财的手艺人,他一直默默传承着先辈遗留下来的传统牛角弓民间制作方法,用一双布满老茧的大手,将这一散发着浓郁历史文化气息的传统技艺发扬光大。

在乐都地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北山赛马,南山射箭。”自古以来,射箭和赛马两项民间活动,在湟水河两岸的南北大山中传承已久。其中,南山射箭是一项历数百年而不衰的传统体育项目。

马国财家制作传统牛角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光绪年间。他的曾祖父马尚有造弓技艺娴熟,被当地人誉为“弓一张”,一百多年来这一美誉被群众口耳相传了下来。他的祖父马秉福子承父业,从父亲那里得到真传,将牛角弓制作技艺发扬光大。到了马国财的父亲马建邦这一辈,从小在传统牛角弓制作环境中熏陶长大的他,在传承传统制作技艺的同时,又通过不断学习,赋予了牛角弓新的元素。

在马国财的记忆里,他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父亲马建邦先后跑到云南、贵州、甘肃等地有名的弓匠世家,一边拜师学艺、一边挣钱养家。在这一期间,机缘巧合遇到了一把清代武馆中使用过的旧“巴厘弓”(古弓名),如获至宝的他们花费大部分积蓄把这张弓带回家乡,开始了潜心研究的探索之路。

正是因为这张“巴厘弓”,为马氏家族传统牛角弓制作技艺注入了新的元素。结束一天的劳作后,马国财和父亲盘坐在炕桌前,在昏黄的油灯下把这张弓的部件逐一拆卸下来,在草纸上一一绘制出来,标注好长短尺寸,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加以记录。平日里他们寻找桑木、水牛角等相同的材质,最终潜心制作出了一比一的复原弓。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创新。马国财和父亲马建邦,结合青海地区气候条件、使用弓箭的习惯,对“巴厘弓”的尺寸、制作材质加以适度调整,形成了适合不同用途的两种牛角弓——大弓和马弓。大弓,主要是成年人日常用来练习射箭和参加比赛;马弓,尺寸较小,非常适合小孩子用来练习骑射。

从懂事起就跟着父辈制作牛角弓的马国财,为了生计也曾荒废手艺外出务工多年。可是,他最终还是回到故乡,拿起布满灰尘的工具,在乡村宁静的夜晚与孩子们一起围坐在火炉旁,重习这门流传已久的工艺。

马国财的坚守并不孤独。近年来,国家特别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全社会已经形成这样的共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在乐都区“党建引领 +非遗传承,提振群众文化自信”的政策支持下,2016年乐都国财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河东村成立,以旅游纪念品、传统牛角弓制作、销售等业务为基础,逐步做大做强。马国财的女儿马苏明,村民刘积文、马红梅等人成为传统牛角弓制作第五代传承人。他们生产的牛角弓远销河北、新疆、甘肃等地,青海本省的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西宁市等地的群众也慕名而来,牛角弓深受各民族射箭爱好者的喜爱。

传承传统文化对于促进文化多样性、增强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家族传统牛角弓第四代传承人的马国财,用一份执着的信念坚守着精神的家园。

本文图片均由祁万强摄

《青海日报》(2023年12月29日 第9版:社会)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