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问界M9上市发布会 我承认穷是我的问题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各大豪华品牌在50万级别的细分市场一直都无法实现真正走量,原因就是除了品牌因素外,很难突破这类高端用户的心理防线让其下单,问界m9的横空出世,极有可能改变这一局面。

问界m9及华为冬季全场景发布会上,余承东用了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匆匆忙忙讲完华为最新的一系列电子产品。然后用一倍多的时间,从外观到内饰、从智能座舱到自动驾驶再到底盘架构,阐述“领先不止一代”的问界m9究竟好在哪里。

作为华为鸿蒙智行的首款旗舰级suv,问界搭载华为智能汽车全栈技术解决方案。余承东在发布会上介绍产品细节,传递的一个最重要的信息点其实是:“科技会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也会改变高端用户对于汽车产品的固有认知”。

华为技术实力毋庸置疑

问界m9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与其说这是一款高端豪华的汽车产品,倒不如说这是华为智能黑科技的一个展示平台。问界m9在智能化方面展示出的实力,不能说超出认知范畴,但和友商相比,“遥遥领先”这四个字绝对担当得起。

单就问界m9这款车的亮点,我恐怕用一万字也无法详细的说全说细,10块大屏、超大空间、百变座椅、途灵底盘、全国智驾、玄武车身,每一个细节,每一个产品点都能非常好的体现出问界m9在智能化技术方面的领先。

如今各大汽车品牌受成本和技术以及供应链等方方面面的限制,只能在价格或细节成本上做出妥协,试图跟上其它品牌的步伐,主打的就是一个你有我也有。说好听点是在行业中被迫内卷,说难听了其实就是随波逐流。

问界m9这款车则是在智能座舱、驾驶辅助、空间设计、动力系统、底盘技术和安全性能方面都没有被动跟随当下的内卷潮流趋势,而是通过技术上的创新在各个方面都实现领先,从而确立产品竞争力。

50万这个价位细分市场内的产品,包括豪华品牌和造车新势力在内,每款产品都有自己鲜明独特的标签。从问界m9 的宣传和自身的产品特点来看,其并没有给自己在“标签”上设限,如果非要给这款车设立一个标签,我认为最好的形容词应该是“体验”,用技术去提升实际使用体验。

价格不是问题交付才是

关于问界m9这款车,讨论的最多的,除了本身的产品力外,还有价格。问界m9一共有增程和纯电两个版本4个配置可以选择,46.98~56.98万的价格和预售价相比低了大概3万元,算上选装费用轻轻松松就要上到55万以上,同时明年新能源车免征购置税政策的上限也变成了3万,消费者还要承担大约2万元的购置税费用(增程版)。

说实话,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讲,这个价格有些偏贵,一般人确实消费不起一台落地接近60万元的新能源suv。但这个级别的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敏感程度,远不如30万以下的低端消费者,换句话说,这个价位的消费者价格并不是购车的决定性因素。而且也不排除华为和其它造车新势力一样,后续推出更入门的pro版本,拉低购车门槛。

相比于价格,我更担心的其实是交付问题,今年上半年华为系的车型在市场上的表现不温不火,直到下半年问界m7的上市,彻底改变了低迷的局面,伴随而来衍生出来的交付问题也日渐凸显。

问界新m7的累计大定已经超过12万台,问界m9的订单量截止发稿预计也超过7万台,发布会结束之后的订单量就暴增了1.5万,并且数字还在不断增长。短时间内暴涨的订单量,对产能是个极大的考验。

发布会上,余承东更是将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总裁何利扬请到了现场,讲了交付的问题,称目前赛力斯的工厂已经达到3万台产能。依托这个产能数据,问界新m7把之前的订单消化完也需要4个月,如今又添了一个问界m9。

问界新m7此前也不断给出各种政策和承诺,但对这两款车能否按期交付仍持怀疑态度,毕竟之前的头部造车新势力就吃过交付的亏,已经有了前车之鉴。对华为来讲,第一步虽然已经成功迈出,并且做的不错,但后续面临的交付问题才是真正期末大考,这方面能否做好也将直接影响华为和赛力斯明年的业绩。

写在最后: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bba在50万级别这个细分市场的地位始终无法被撼动,即便包括蔚来和理想等造车新势力已经很努力,但包括理想l9和蔚来es8等车型,在这个级别细分市场也无法动摇传统豪华品牌的核心。

作为华为迄今为止最重磅的一款汽车产品,问界m9让我看到余承东对于高价值用户的洞察和理解。问界m9精准判断这类用户的真实用车场景、需求特点和切实的痛点,用强大的技术能力去解决。今后汽车行业的发展,在体验面前,品牌将不值一提,看完问界m9发布会之后,我也承认,穷是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