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夏天的尾巴》: 原来像尾巴一样渐渐消失的, 就是我们的青春

剧情介绍:

夏天,炙热、汗水、蓝天、青春,每一秒都是热血荡漾的年华。

尾巴,很久很久以前每个人都有,好像没有作用然后就渐渐消失了。

阿月是个热爱摇滚的阳光少女,却因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而休学在家。家里有只叫夏天的猫整天陪着她。阿月弹吉他、骑单车,在乡间到处游荡。

阿月休学的这段日子,学校里的超级优等生陈怀钧爱上了美丽的女老师,结果换来被学校勒令退学的命运,从此乡间又多了一个游荡的高中生。

阿月和陈怀钧变成了闲逛伴侣,阿月细心地悉数陈怀钧的每一个情绪,替他排解心里的难过。一日一日,陈怀钧的心情好起来,然后他却不明白患有心脏病的阿月对于生命和音乐的期许与热情。

每天,这两个辍学的高中生骑着单车,在碧蓝的天空下穿梭于青色的稻田之间。他们发现了一处大人管不等到的高铁下的荒地,成了每日的秘密基地。

学校里的日籍转校生不破朗热爱足球,无拘无束的个性淋漓尽致地挥洒在自己的足球世界里,青春的汗水吸引着阿月的好朋友—另一位优等生郑雯莉的目光。不破朗热爱足球却永远最后一名,但是这丝毫不妨碍这四个年轻人在秘密基地的汇合。

在高铁下的这片荒地,他们肆无忌惮地玩乐,这种汇合渐渐地变成一种力量,一种鼓励的令人欣喜和快乐的力量,一起面对前途,一起直面生活里的烦恼,一起享受玩乐,甚至一起解救企图自杀的沮丧的父子。在晴朗的天空下,映照着四个人亲密无间的情谊,他们每个人都有着对未来的期许、愿望和秘密,无论生活是平凡还是刺激、顺利或者挫折,总能将切转化成有趣。这是夏天的力量,是青春的力量。

夏天这只猫永远不认识自己的尾巴,总以为那是别人的东西,每次看到的时候就去咬咬它,那就是永远不会消失的最大的乐趣。正如我们的青春,小小的事情也能产生无限的欢声笑语。

画外之音

“YA”即YoungAdult电影,多是描写十五至十九岁年青人的生活,般来讲用的都是传统的起、承、转、合故事线,几个年轻人向着目标奋斗,克服挫折后获得成长。

台湾这种清新的文艺青春电影很多,从《蓝色大门》到盛夏光年》到《练习曲》再到《夏天的尾巴》,内容之外,都有一发不可收拾的如同海风清新的年轻味道,在观影的同时不时袭来。无论画面和对白,总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电影的开头积极向上的民众小生活,三代女性伴随着略显摇滚的音乐,以各自的方式起舞,这种温暖正面的生活态度很温暖。台湾南部的美丽,清透的空气,湛蓝的天空,还有青色一片的茫茫稻田,在导演的手下熠熠生辉。画面的色泽感是青春片的必备条件,导演在这点上不仅捕捉到了画面的美感,而且手持摄影的运用,给影片提升了不少质感。在片头和片末,导演用了很多手持镜头,也让电影能够在纯爱之外补充了很多生活的气息。

《夏天的尾巴》中,透露了导演郑文堂对于青春的感怀和思念。郑文堂的青春时期,由于经济拮据,吃不起冰果室,喝不起咖啡,有的大多是骑着单车的身影。所以,影片中有骑着单车、拿着吉他到处唱歌的女生有大家骑着单车到处游荡的身影,却连一个叼着烟头出现的学生都没有,这正很好地诠释了导演心目中的高中生形象,很好诠释了我们大家心目中永存的青春,就是这么干净、这么纯真,偶尔还有点叛逆,对未来充满憧憬,心里住着当英雄的情怀。

《夏天的尾巴》的镜头调度,有着强烈的岩井俊二的色彩。高铁下的台南乡村景色,青色的稻田,不时经过的一趟又一趟的列车发出轰轰作响的声音,便可轻易地联想到《青春电玩物语》的众多情境。郑文堂的镜头是唯美的,以景传情将年轻人的心境映像化。

当青春在阳光下美好地绽放,那里有新鲜的风,蔚蓝的天,明媚的光,美好的人,还有吉他、流水、开不完的花朵,这就是永远有白色衬衫飘荡的年纪,谁能不眷恋那些年少的时光。原来像尾巴一样渐渐消失的,就是我们的青春。

导演链接

郑文堂:台湾宜兰人,文化大学戏剧系影剧组毕业,1982年开始从事电影工作,期间做过场记、副导、制片、编剧、导演等。郑文堂影片里的角色,似乎很少有效率地交谈。常常是封闭的,沉默的。有时候,他们会突然多话起来,但说的却是自己的语言,用一种催眠般的节奏。你真要替他们捏一把冷汗,怕他们不合时宜,会挨别人的白眼……但奇妙的是,从《梦幻部落》,到2004年被提名东京影展的作品《经过》,再到《深海》,郑文堂的作品似乎也根植着这样一种假设,或者信念:虽然人的封闭与隔绝是那样绝对,却还是有可能,忽然就产生了连接与理解。

经过郑文堂的不懈努力,这些年他的影片终于得到广泛的认可。他的第一部剧情长片——电影《梦幻部落》(2002)获得威尼斯影展影评人周最佳影片奖。此后先后有了第二部剧情长片《经过》(2004)和第三部剧情影片《深海》(2005)。《夏天的尾巴》则是其2007年的作品,一经推出就好评如潮。除了这些,郑文堂还创作导演电视剧及写剧本,并且曾经跨刀参与舞台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