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良雄从警36年讲述陵水公安工作和社会治安发展变化

“建省初期,陵水的社会治安状况较差,破案率和办案效率较低。现在是白天见警车,晚上见警灯,社会面管控能力明显提升,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越来越高了,社会治安越来越好了!”5月7日上午,在陵水黎族自治县公安局北斗派出所所长黄良雄的办公室里,谈及30多年来陵水公安工作的发展变化,从警36年历经派出所、刑侦大队、经济侦查大队、交警大队等多个工作岗位,见证和参与陵水县公安工作变化的黄良雄自豪地说。

曾骑自行车出警来回3小时

  现在15分钟能到现场

“那时候出警,大部分时间都耗在路途上。”黄良雄回忆道,1996年他在本号派出所工作,有一天正下着大雨,大里乡(现大里村委会)的一名村干部冒着雨骑一辆自行车来到本号派出所报警称,大里乡有两户人家因为矛盾纠纷大打出手。黄良雄接到报警后,立即和同事披上雨衣骑着自行车跟前来报警的村干部向十多公里外的大里乡赶去处理警情。

“当时遇到下雨天,山路泥泞很不好走,仅仅在路上,一个来回就要耗3个小时。”黄良雄回忆说,当时的交通条件较差,通讯十分落后,群众的法制意识较低,一般都是由村里的干部来报案,从报案人来派出所报案再到民警赶到现场处理,中间就耗去了3个小时。

“现在接到警情,即使在偏远山区,15分钟内民警就能到达现场处置。”黄良雄对记者说。

黄良雄在工作中 记者 许光伟 摄

以前破案靠寻找知情人

  现在视频监控快速锁定

“建省初期,遇到突发事件,民警到达案发现场后,只能靠人力寻找知情者和目击证人了解情况来确定行为人以及案、事件的经过。”黄良雄回忆道,民警到达现场后,常遇到一些不愿配合民警的知情者,或向民警反映的情况不真实,从而给案、事件的调查带来很大的难度,导致有些案件、事件不能及时处置,造成久侦未破。

“如今,视频监控已覆盖至全县各自然村村口。”黄良雄说,现在只要从各视频监控点调出视频监控资料,就能及时锁定行为人以及摸清案、事件的全过程,基本实现了快速反应,案件得到快侦快破。

“以前警力不足,为了补充警力,都是由各派出所自行招聘辅警。现在,辅警由政府统一招录,统一发放工资,并且出台了相关的管理制度,辅警管理越来越规范化,执法办案越来越规范化。”黄良雄告诉记者,现在的陵水各派出所执法办案区建设已实现标准化、规范化,配齐了民警个人的警用装备。在智能化、信息化上取得了跨越性地发展,如在处置突发事件中运用了警用无人机,信息化手段破案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凸显。

  白天见警车晚上见警灯

  陵水社会治安越来越好

“建省初期,陵水的治安状况很糟糕,抢劫案件频繁发生。”黄良雄回忆说,90年代初期,陵水县开始出现如“菜刀帮”、“山猪炮”等一批黑恶势力,吃霸王餐、收保护费、聚众斗殴、路上抢劫等频繁发生,尤其是在陵水至三亚、陵水至保亭的路途中拦截中巴车实施抢劫较为普遍。陵水县公安局高度重视,抽调警力成立便衣组,分组登上中巴车跟车实施抓捕。

黄良雄回忆说,当时他们一共4名便衣民警负责跟随一辆从陵水开往保亭的中巴车,等待歹徒作案时实施抓捕。“在半路,3名可疑男子将中巴车拦下后,手持菜刀上车实施抢劫,我们4名同事前后迅速包抄,将3名歹徒控制住。”

对黄良雄和同事来说,这样的抓捕行动不计其数。经过陵水县公安局的严厉打击,90年代后期,“菜刀帮”“山猪炮”等这样的犯罪逐渐销声匿迹。

“现在陵水的社会治安越来越好了,全县的犯罪率也很低了,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满意度越来越高了!”黄良雄自豪地说,现在的陵水县公安局配备了装甲车、水炮车、运兵车、清障车等特种车辆,视频监控“天网工程”已覆盖至全县各自然村村口。在治安问题突出的乡镇开展以“实战为主、训练为辅”的队伍轮训机制,有效净化了辖区社会治安环境,提升了队伍快速反应能力。白天见警车,晚上见警灯,时时刻刻应对着各种突发事件。全县公安机关秉承着全心全力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预防好、抓好、管好的决心同抓共管,时刻守卫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