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落实战略定位 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紧扣落实战略定位 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孙绍骋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各地区要找准自己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位置和比较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先后两次到内蒙古考察,连续5年参加全国两会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明确要求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总书记赋予的“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既指明了内蒙古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也指明了内蒙古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努力方向和着力重点。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落实五个方面的战略定位,自觉把内蒙古工作放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谋划和推进,努力为全国发展大局贡献更多内蒙古力量。

  一、加快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把“万里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固稳固、美丽亮丽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求内蒙古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关系。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有草原13亿多亩、占全国的22%,森林近4亿亩、占全国的12%,湿地5700多万亩、占全国的16%,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均占全国的近1/4,黄河内蒙古段840多公里、占黄河全长近1/6。近年来,内蒙古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持不懈保生态、治污染、促转型,营造林、种草、治沙规模连续多年全国第一,全区草原植被盖度和森林覆盖率分别由10年前的40.3%和20.8%提高到现在的45%和23%,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沙尘暴年均天数由4.9天减少到现在的0.6天,昔日的京津“风沙源”变成了今天的首都“后花园”。内蒙古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建设好生态安全屏障是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条件。

  •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内蒙古大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加大湿地保护修复力度,推动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升。图为2022年7月18日,内蒙古额尔古纳国家湿地公园夏日风光。 求是图片 吕昊俊/摄

  生态文明建设是久久为功的事情。内蒙古坚持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坚定不移、科学有序做好“双碳”工作,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步伐,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计划完成草原生态建设6500万亩、国土绿化1400万亩、退化林修复2800万亩和沙化土地综合治理2650万亩,全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5%,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对内蒙古来讲,节约资源就是要多保护、少开发、不浪费。针对一个时期以来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等问题,内蒙古大力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制定出台推进全社会资源全面节约集约的指导意见,深入推进各领域节约行动,严格执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着力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到2025年,力争全区建设用地使用面积、用水量较2020年分别下降17%和12%。为切实解决资源要素利用低质低效、浪费严重的问题,在全区范围内大力开展待批项目、闲置土地、沉淀资金、“半拉子”工程、开发区建设“五个大起底”行动,努力把各种资源要素全面盘活起来、高效利用起来。

  二、加快建设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把民族团结、边疆稳固、社会稳定的“铜墙铁壁”构筑得更加牢不可破、坚不可摧

  内蒙古是祖国的“北大门”和首都的“护城河”,有4200多公里边境线、36万平方公里边境管理区,建设好安全稳定屏障是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内蒙古在促进民族团结上具有光荣传统。75年来,内蒙古各族人民始终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始终不分你我、情同手足、亲如一家,赢得并长期呵护了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内蒙古成为模范自治区,模范就模范在听党的话上。当年内蒙古自治区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建立的,后来自治区各项事业发展都是在党中央的关心支持下取得的,内蒙古工作中每次出现的偏差都是党中央帮助纠正的,正是因为有党的领导,正是因为听党的话,才有了内蒙古自治区,有了内蒙古今天各项事业的兴旺发达、各族群众的幸福安康。新征程上,内蒙古将发扬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促进民族团结各项工作,把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守好祖国边疆是内蒙古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近年来,内蒙古坚持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持续建强边防管控力量体系,以联合党建打造功能型党支部,夯实联防联控和双拥共建基础,探索推行草原110、戍边警务室、蒙古包哨所、“红色堡垒户”等有效做法,构建起了稳边固边的“铜墙铁壁”。下一步,将坚持把安全发展贯穿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深入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内蒙古、法治内蒙古建设,加快构建大安全格局、完善大平安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内蒙古之稳守卫边疆安全、拱卫首都安全。尤其是针对边境地区人口“空心化”问题,深入推进固边兴边富民行动,不断提高沿边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和重大基础设施保障水平,努力吸引更多的人到边境地区置业安居、守边戍边。

  民生稳则社会稳。内蒙古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民生优先的工作导向和决策思维,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屋、养老等实际问题,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努力让各族人民的日子从物质到精神上都过得越来越红火。尤其要把兜住底线作为重中之重,紧抓快办保障好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决不让规模性返贫的问题发生,决不让受了灾的群众再受罪,决不能因冬季取暖工作不到位而让老百姓挨了冻。

  三、加快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为端稳中国“能源饭碗”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要发展实体经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内蒙古煤炭储量和产量均占全国的1/4,风能、太阳能技术可开发量分别占全国的1/2、1/5以上。近年来,内蒙古坚持煤电油气风光并举,大力发展现代能源经济,煤炭产能达到12.2亿吨,电力总装机达到1.56亿千瓦,外送电能力达到7000万千瓦,外送煤炭、外送电量均居全国首位;新能源装机达到5600万千瓦、占电力装机比重超过1/3,新能源发电量达到1191亿千瓦时、居全国首位。无论是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上,还是在优化国家能源战略布局、促进全国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上,内蒙古都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面向未来,内蒙古将一手抓煤炭绿色低碳转型,一手抓新能源发展壮大,继续扩大煤炭和新能源总量优势、组合优势,着力推动内蒙古由化石能源大区向清洁能源大区转变,努力为国家提供更为稳定、更加安全、更加绿色的能源供给。立足煤电在相当长时间内仍将是我国能源供应主体的国情,统筹转型、降碳与保供,坚持先立后破,不搞简单“去煤化”,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全力打造煤基全产业链条,加快现役煤电机组节能升级和灵活性改造,到2025年努力将煤炭有效产能稳定在13亿吨左右。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图为2022年8月17日,大型秋收机械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牙克石农牧场有限公司第四连(队)集群割晒作业。 人民图片 王国印/摄

  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内蒙古新能源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内蒙古提出“大干快上”推进新能源建设,“大干”就是要有雄心壮志,在新能源发展规划上有大手笔,在大型风光基地建设上有大动作,在拓展新能源场景应用上有大视野;“快上”就是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落实好具体项目,不等不拖,快批快建,尽快形成产能。大力实施新能源倍增行动,全力抓好源网荷储、风光火储、风光氢储一体化综合应用,力争到“十四五”末新能源装机达到1.35亿千瓦以上,率先在全国建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给体系、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稀土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内蒙古的稀土资源无论是储量还是质量都是世界级的,要积极推进稀土资源保护性开发、高质化利用,强力推动“稀土+”协同创新,做精做优做强稀土产业,打造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国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力争到2025年全区稀土就地加工转化率达到80%以上。

  四、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为端稳中国“粮食饭碗”作出更大贡献

  内蒙古土地肥沃、草原广袤、气候条件良好,农牧业特色鲜明,是全国5个耕地保有量过亿亩的省区之一,是国际公认的优质畜牧区、黄金奶源带。近年来,内蒙古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在全力抓好稳产保供的基础上,推动农牧业发展向优质高效转型,全区粮食产量连续4年突破700亿斤,每年有一半以上的粮食调往区外、供应全国;草食牲畜存栏突破7000万头(只),羊肉、牛肉、牛奶、羊绒产量分别占全国的1/5、1/10、1/5、1/2,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粮仓”、“肉库”、“奶罐”、“绒都”。内蒙古生态农牧业基础好、潜力大,建设好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是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支撑。

  当前,针对农牧业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内蒙古正在下大气力挖潜力、提效益,尽快在扩大数量、提高质量、增加产量上取得新突破、见到新成效。扩大数量,就是把撂荒地、盐碱地、沙地等丰富的耕地草地后备资源改造好,进一步扩大农牧业生产面积。提高质量,就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高水平草原修复,引育高质量种质资源,全面提高耕地、草地和种子质量。增加产量,就是通过扩大数量、提高质量,同时抓好先进种植技术推广、舍饲圈养模式推广,把农畜产品的产量提上来。加大农牧业“接二连三”力度,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品牌化发展,着力提高农牧业资源综合利用率和产业精深加工度,打造若干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

  推进奶业振兴,是习近平总书记寄予内蒙古厚望的一件大事。内蒙古具备发展奶业的良好基础和条件,奶牛存栏头数、原奶产量、原奶加工能力均居全国首位,伊利蒙牛两大乳企综合排名分列世界第五和第七、亚洲第一和第二。以全产业链思维推动奶业加快发展,出台奶业振兴九条措施,大力实施倍增计划,高起点布局奶源基地,加快建设现代化规模牧场和奶牛自繁自育、牧草基地,努力在我国奶业振兴中走在前、作示范。

  面向未来,内蒙古将沿着绿色兴农兴牧、科技兴农兴牧、质量兴农兴牧的路子坚定不移走下去,大力推动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努力为国家提供更多优质绿色农畜产品供给,把更多“蒙”字号农畜产品源源不断输向全国。力争到2025年,全区粮食产量稳定在750亿斤以上;羊存栏稳定在6000万只以上,肉牛存栏达到1000万头,肉类总产量达到345万吨;奶畜存栏达到350万头(只),原奶产量达到1000万吨以上,乳制品加工企业产值达到3000亿元。

  五、加快建设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努力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支点

  内蒙古内连八省、外接俄蒙,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历史上就是“草原丝绸之路”和“万里茶道”的重要枢纽和通道。近年来,内蒙古以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广泛开展对内对外交流合作,努力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全区对外开放口岸增加到20个,始发和过境中欧班列分别达到300多列、6100多列,成为全国口岸最多、边境陆路口岸货运总量第一的省份。在新的起点上,建设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是内蒙古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依托。

  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内外联动、八面来风的开放格局。对内蒙古来讲,对内开放是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尤其是在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的背景下,加大对内开放力度更为重要、更显紧迫。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创新区域合作模式和运行机制,充分利用京蒙协作和沪蒙、苏蒙战略合作等平台,精心做好借势发力、借船出海、借梯登高的文章。强化主动跑、主动找的意识,以“求商若渴”的态度大抓招商引资,吸引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到内蒙古投资兴业。强化高效益、多领域的导向,加快转变依赖矿产资源开发搞合作的方式,全面加强同兄弟省份在优势产业、重点园区、重大项目和干部人才等方面的务实合作,推动内蒙古产业链供应链与全国大市场全面对接、深度融合。

  •   口岸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经贸往来的桥梁、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今年以来,内蒙古满洲里铁路口岸不断提升运输能力,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促进外贸进出口稳中有升。图为2022年6月21日,在满洲里铁路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整装待发。 人民图片 王正/摄

  主动服务国家经略周边和对外开放战略,积极探索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对外开放新机制,着力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建设现代化口岸,发展泛口岸经济,构建口岸带动、腹地支撑、边腹互动格局,是内蒙古扩大对外开放的重中之重。着眼改变口岸同质化竞争、孤立式运行状况,优化口岸功能定位和资源配置,加强口岸智能化建设,集中打造满洲里、二连浩特综合枢纽口岸和甘其毛都、策克、满都拉重点专业口岸以及呼和浩特区域航空枢纽口岸。加强面向腹地的重大基础设施、重要枢纽节点和依托口岸的货物集疏中心、资源转化园区建设,加强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各类开放平台载体建设,培育壮大落地加工、商贸流通等产业,用足用好中欧班列通道服务功能,推动“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转变、“过路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型。

  打造联通内外、辐射周边、资源集聚集散、要素融汇融通的全域开放平台,必须下大气力抓好发展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内蒙古把加强现代交通和物流体系建设作为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点,全力打造四通八达的对内对外开放大通道,不断完善跨省跨境、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网络。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接续推出营商环境升级版,持续打出减负松绑组合拳,加紧解决项目审批、信息建设等方面突出问题,做好尊商亲商、安商便商工作,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

来源:《求是》2022/17

作者:孙绍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