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月球》是“沈马组合”走的下坡路吗?

作为百亿票房男主角,《独行月球》一出,沈腾主演电影已破250亿,马丽也票房也破了150亿。

观影前有观众提出:要是《独行月球》是一部悲剧片可能效果更好,所以一开始其实是当喜剧片去看的。但是看着看着才发现这原本就是一部悲剧片,只是穿插了喜剧元素而已。

独孤月(沈腾)的名字取的很无厘头的喜庆,细细一想却也带点悲剧色彩。为了融入社会,为了合群,他把“中庸”的精神发挥到极致,任何时候都是中间,甚至为了考试不拔尖,故意漏一些题目不做。这原本是他自己的调侃,可是又未尝不是一个事实。所以可以看出,他虽然取名为独孤月,实际上却是一个很害怕孤独的人。但是最终“只是因为多看了一眼”,独孤月无可救药地爱上了马兰星。正是因为马兰星的出现,注定了他一生的不平凡,也注定了他的结尾。

以独孤月的专业,做工程师绰绰有余,可是为了能和马兰星共事,他选择了委曲求全做了一名维修工。可以想见,在维修工的队伍里,他肯定是拔尖的。这是他第一次远离“中庸”。

但害怕孤独的人大多是自卑的。所以尽管他有无数次机会可以和马兰星表白,但在月球基地共事那么久,他始终是一个“小透明”,马兰星对他的存在只停留在“你是哪个部门的?”的训斥里。甚至根本不知道他的名字,以至于在撤离基地的那一刻,看到独孤月奋力直追的影子,也是毫不犹豫地下了“撤离”的命令。这里马丽的表演很直白,脸上没有动容,甚至没有惋惜。这个时候的她,不会有“尽管牺牲的只是一个人,可那也是一条生命”的痛惜。

转折出现在连上基地的信号后,对于灾难过后的“地球人”,处在随时可能丧失信念、丧失希望的悲郁里。急切地需要一个点来转移弥漫的“丧气”甚至“厌世之心。”所以,被遗落在月球的独孤月这个时候必须成为一名人们想象当中的英雄,尽管马兰星对他不抱期望,尤其是看到他抱着自己的“人偶”乱啃的时候。

但是,希望的力量是伟大的。希望可以点燃生命之火,可以唤醒将死之心,可以凝聚无穷之力,可以扭转必败之局。

同样,爱的力量也是伟大的。爱是舍弃,是救赎,是不顾一切焚身似火只为一人平安。

所以独孤月有了重回地球的决心,有返回救助金刚鼠的决绝,有以血肉之躯对抗陨石的勇气。他本身就是英雄,不需要扮演。

马兰星那一刻肯定觉得:独孤月一个人的生命重于所有人的性命。

总的观影感觉不错。沈腾和马丽的演技毋庸置疑。作为喜剧界当之无愧的存在,他们这个组合就是票房保证。但是剧情过于简单,打的科幻牌这个热点,也有蹭《流浪地球》流量之嫌。最主要的或许是审美疲劳,沈腾和马丽的组合大部分是插科打诨、笑料百出又能预见得到结尾的意料之内。商业片看得太多了,如果能转战文艺片,可能会有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