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入尘烟”


本文1800字 | 阅读时间大约5分钟


隐入尘烟》刚上映的时候,一群伪爱国者正在试图抵制这部电影。

在一张网传的小红书截图里,一位博主质疑道:

“农村人真的长这样吗?”

“我07年读初中的时候就有手机了,而且大家穿着都很正常,很多人家里都有小汽车,我不太懂其他地方的真的这么落后吗?”

这位博主应该是装B到了极点,但代表了不少人的观点。

我不知道,这些人到过西部地区、西北地区的广大贫困农村没有?知不知道我们一直在打脱贫攻坚战,知不知道直到现在还有很多西部贫困地区生活环境就是这样的?

这些人是真天真还是假天真?

他们认为该片在卖惨,抹黑中国。因为在这些自尊心爆棚的人心里,中国全都是高楼大厦、霸道总裁、全都是洋楼、游艇、私人飞机。

难道我们那还有这么惨的地方,这么惨的人、这么惨的事呢?

个人觉得这些人估计是长期自卑形成的自负。

我可以肯定地说,很多说这话的人都不是所谓的成功人士,很多其实就是从这些地方走出来的,只是不愿意承认自己曾经吃过的苦,不愿意承认自己和他们曾经生活在一起而已,不承认看到过“马有铁”和“贵英”而已。

其实在这些人心中早就把“马有铁”和“贵英”隐入尘烟了。

他们不知道,电影是艺术是高于生活的,因为现实比电影很魔幻,更惨,很多农村的苦情戏在该片已经做到了收敛。

《隐入尘烟》是一部很难轻易界定的电影。

有时它像纪录片。

没有跌宕的情节,只有劳动的人。

你甚至可以学习如何种地、养鸡、打粮食。在完全脱离了机械自动化的条件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有时它也像一则东方寓言。

主角坐在田埂上,说着富有哲思的台词。很多人质疑,这不像西北农村的汉子和女人,更像一场乌托邦式的幻想。

男女主角当然不是哲学家,只是因为现实太魔幻、残酷,让他们说出来的话很有哲学思想而已。

其实从这个电影只有一个职业演员大量启用非职业演员,即导演的七大姑八大姨及当地农民的拍摄手法来看,有点像贾樟柯的电影。

我记得香港导演王晶评价过贾樟柯,说他的技法不行。即拍摄的手法不太好。相比之下,本片导演能把影片的画面拍得像油画一般,但越是在这样美丽的画面下衬托的人物命运更让人唏嘘。

在贵英去世,马有铁喝农药,和相濡以沫的爱人一起“隐入尘烟”应该是一个完美的结局。

可是并不能,在一番漫长的字幕播完后出现眼睛聚光才能看清楚的一行字:“2011年冬,马有铁在政府和热心村民的帮助下迁入新居,过上新生活”。

感觉ZTM违和了。

但不这样,影片应该不会上映。

原谅导演。因为那部《活着》拍了这么久了,还没有上映呢?

我们说的文化自信呢?不准上映难道就自信了?

其实人总归都会隐入尘烟,没人会再活500年。

只不过,我们不要动不动就奢谈什么“人生而平等”,义务这个美好愿望根本就不存在,这是傻。

中国不是有“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这句古话吗?

唯一你可以希望的就是期望投胎技术能提高,投在官宦人家、投在大户之家还是投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贫苦人家,就看你造化了。

那不久,一篇诞生于河南日报农村版的新闻稿,弄了篇《三代烟草人的传承与守望》,蠢出天际,爆红全网。

不仅在河南。

据湖南《红网》报道,在湖南郴州也有这样一家人,三代都在烟草公司,而且每一个都是劳模,堪称劳模之家。

当然,肥缺的电力、邮政、水务系统也有接班制度,当然,更多的是不为人知。

你悄悄找接班人,几代人守住自己的权力地盘,也不至于这么张扬拉仇恨啊。

《隐入尘烟》中,贵英死了,死在满是人的桥头,马有铁卖了粮食得到3970块钱,还完了1570块钱,还了春天借的十个鸡蛋,还了答应牧民的两袋土豆,放生了给自己干了一辈子的驴喝了农药,农药可能有些许的苦,用贵英临死前送他的鸡蛋压一压,这是他一生中第一次尝到鸡蛋的味道。

人生没了活下去的希望,死亡或是最好的解脱。

从我个人而言,一般不看表现苦难,人生悲情的影视作品,看来很久出不来。因为我现实远比影视作品很残酷。所以我尽量选择动作片,干脆利落。尽量选择喜剧片,一笑解百愁。

但我致敬这样的影片,尊敬这样的电影人,把社会剥开、把人性剥开不容易,让大家知道在贫困的大西北的农村的确确还生活着这样一群困苦的人,让更多人去帮助他们,关注他们,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或是这才是这部影片正在的想达到的目的。

油画般的大西北,其实也抵挡不住人的悲苦、人世间的苍凉。

善恶有别,隐入尘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