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当不成导演, 这些“未来贾樟柯们”还好吗?

“你们怎么想到这个故事?”

“拍摄的资金从哪来?”

“毕业后你们还在拍电影吗?”

......

1905电影网专稿 这些问题全都发生在今年平遥国际电影展“平遥一角”单元里,全国各大影视高校的许多学生汇聚在此,在互动交流中提出他们的疑惑。

这些问题并不是在平遥影展上才集中出现,可以说,这就是目前影视高校学生在学习创作电影阶段一直萦绕不去的困惑与难题。

“平遥一角”是平遥影展的教育模块,每天会安排放映某一所影视高校学生拍摄的优秀电影短片集,并提供场地让学生在映后自由交流。

今年有七所影视高校参与活动,借此契机,我们在活动上接触到了来自不同学校的电影导演专业学生与授课老师,在对他们的采访中,我们能依稀窥探出国内影视高校学生导演的发展现状。

学习电影技术受益匪浅,但依然迷茫

国内电影导演专业主要分布在电影专业类院校、传媒类院校以及中外合办院校三个类型之中。这些不同的学校,对于电影创作的教学模式也有所不同。

比如,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导演系主任郑月就在映后介绍,他们的导演课程会综合戏剧、电视和电影三方面的培养。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则分为电影导演、纪录片导演、电影剪辑三个方向。影展创始人、导演贾樟柯是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的院长,他在活动上介绍,该学院的导演专业是运用国际化的教学模式,特别加强学生在片场的实战训练。

黄同学、岳同学和徐同学的毕业短片今年都获选来到平遥进行放映交流,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也都是学习导演专业,提起学校的教学模式,他们都一致认为学到最多的还是电影的技术与技巧,这令他们获益匪浅:

电影是有一个工业体系的,是需要学习技术技巧的,不是自由发挥,想拍就能拍好的。除了故事,还是需要掌握剪辑、摄影等技术手段才能拍好电影。学校主要还是在教技术层面,然后自己再去做自由创作与表达。”

贾樟柯也说,现在创作电影很自由,拍摄电影的器材也很便利,但在掌握电影拍摄的技术后,还得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作品的水平才能提高。

我们都会迷茫”,几乎每一个受访学生都提到了自己的迷茫期,但他们迷茫的地方却不尽相同。有人一开始喜欢电影,但学了电影后发现自己能力不足,中途放弃,有人一开始就只是想混个文凭,还有人在创作中遇到了表达困境...

周新霞老师就告诉我们,这些现象在她教过的学生里比比皆是:

“爱好和专业有很大的距离。从高中再到大学,是不同的跨越,大学没人盯着你,必须要用爱好去启发你,在自由学习的环境下,有些人一下子就找不着北了。

看电影是很有趣的事,但学电影是很枯燥的事。专业是需要学习技巧的,不是一下子就能掌握。当他真正会用这些技巧去创作的时候,他会感到快乐。但在学习的枯燥阶段,他们很多时候是熬不过来的。 ”

创作经验不足,拍毕设的钱基本靠爸妈

掌握拍摄电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后,很多学生在创作电影剧本的过程中也遇到许多实际问题。

在山西本地学习导演专业的宋同学已经连续三年来到平遥影展,他在编写剧本方面存有许多疑问,比如拍短片应该要拍一个完整故事还是一个简单事件,而学校老师并没有给他一个很好的解答。不过,他在请教了今年“平遥一角”开幕片《南方少女》的导演邱阳后,他说自己有些茅塞顿开了。

这其实反映了学生在电影创作上的经验不足,另一个受访学生普遍提到的问题也反映了这个情况。他们说在写剧本时,总是对主角之外的角色理解把握不准,“可能写着写着就用自己的逻辑和世界观去塑造,会替这些角色臆想出一些不切实际的信息,显得很不真实”。

张艺谋在平遥影展的大师班上说,苦难是他们以前创作的源泉。周新霞老师也观察道,她认为现在的学生相比过去生活条件要好,对一个主旨表达或角色的理解就无法像过去那样抓得那么紧。

虽然不够成熟,但现在学生导演的作品相比过去在题材和类型上要更为丰富,从此次放映的一系列短片来看,大部分学生都喜欢在作品里专注于个人的情感表达,关于他们躁动的青春爱情,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以及父与子的亲情等。

即便看上去制作方面有些粗糙,但这些作品都是从他们自己的本真出发,试图去挖掘出他们内心最柔软的情感。

提到具体拍摄制作,受访学生都表示幕后团队不是主要问题,徐同学告诉我们,“从大一开始就有和其他系互相合作小作业,老师会刻意连接我们的合作关系,比如录音班的学生必须跟导演班的学生合作一次,所以到拍毕设的时候,团队已经相对比较成熟。最难的其实是资金。

虽然学校会提供一部分预算支持,但大部分还是由学生自己想办法筹集。“我感谢我的爸爸妈妈,这十几万都是他们出的”,岳同学在映后交流会上直接表示,他的毕业电影短片完全是由他父母提供资金。

据了解,现在国内主要影视高校学生的联合毕业短片,制作成本大致都在10万—15万元,这么一笔大数目基本是靠家里人支持,也有很多学生在上学期间接很多项目赚钱或者同学之间互相借钱。

学电影专业嘛,就是很烧钱”,一位受访学生这样说道。

90%毕业后没做导演,在影视圈内等待机会

毕业作品完成后,导演系学生就直接入行了吗?现实并没有这么理想。

某传媒院校的周同学透露,“我们班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毕业后去做综艺节目、拍广告、拍抖音,坚持要做电影的很少”,也有一部分毕业生继续从事电影行业工作,包括文学策划、剪辑师、项目开发、宣传发行等,但离核心导演工作比较远。

周新霞老师也向我们提供了一个数据,某一届她带的北影导演系毕业生,90%都做了编剧。她认为,现在中国电影市场越来越大,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导演系毕业的学生不一定非要做导演。她经常鼓励学生不要马上锁定未来去向,可以用两、三年时间去寻找,但也不能花费太长时间。

今年毕业的几名北影学生也告诉我们,现在毕业生的就业率很高,电影行业的机会非常多,工作容易找,但想直接从事导演工作,很难。

他们也透露,如果把自己创作的剧本投往国内各大电影节的创投单元,最后执行完成的成功率都不高,所以还是先签电影公司,为一线创作者帮忙,默默等待导演机会。

对于这些有志于从事导演工作的年轻人,周老师也给了一些建议,她提倡可以先跟几个摄制组,了解电影的各个工种部门,“电影导演需要有组织能力以及与人打交道的能力,我跟陈凯歌导演合作过,就连陈凯歌这样的大导演,都说他是天天背着七八个‘灭火筒’,天天在灭火。电影是多个人的创作,作为一个导演,要统领他们,如果不懂他们的专业就很难领得那么顺。

在这次采访的导演系学生中,他们都有着当电影导演拍长片的梦想,但大多数人还是以平常心看待,如其中一位同学所说,“这没法着急,就是保持激情,先赚钱,先磨剧本,先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