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体制—卓别林首次当老板

作为电影的圣地,好莱坞拥有自己独特的体制:电影放映方+制片发行方+影片拍摄方,这三方相互依存、相互限制,形成好莱坞无往不胜的铁三角,这就是好菜坞的游戏规则。

1919年2月5日清晨,几乎整个好莱坞都被一则报导震惊了,这则百字左右的短文向世人宣告:一个脱离好莱坞惯有体制的公司即将产生!它的四位股东分别是道格拉斯·范朋克、玛丽·碧克馥、格里菲斯,以及大名鼎鼎的卓别林。那时的卓别林还仅只是个演员,刚刚结束一部影片的拍摄。他在回忆那部作品的时候说,自己恨不得能早点离开那个剧组,那不是他想要的,他一心想拍一部令自己满意的故事片。

刚好玛丽·碧克馥在那时找到了他,说服他参与联美公司的共建,并为他绘制了一幅蓝图:从今以后,他们四个可以摆脱大制片厂的束缚,拍自己喜欢的电影,对自己电影的艺术性能有全盘的把握,并且还能从电影的票房中赢得更多的利润。卓别林心动了,在当年的4月17日,他们签订了最终合约,让历史记住了这革命性的一刻。在联美公司的营运过程中,一直致力于维护电影的艺术性。

那时的联美连属于自己的摄影棚都没有,拍片时只能租用别家公司的;也没有自己的专属导演和演员,每部影片都是以向独立制片人投资的方式进行拍摄工作;更没有自己的电影院,每一部电影上映前都需要和各个放映方签订合约。但这些并没有影响到四位电影巨子的热情,他们的坚持是有回报的。1919年的《被摧残的花朵》、1925年的《淘金记》、1936年的《摩登时代》,以及1960年《公寓春光》等叫好叫座的影片都是出自联美公司。

但是,联美公司也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在它的建立之初,几位创始人想改变整个好莱坞的拍片体制,但一般来说,野心过大的公司是不容易成功的是巨星护航的联美公司也遭遇过危机。就在公司成立不久,正在拍戏的卓别林就收到过一封紧急信件,是玛丽·碧克馥要他立刻回来参加次关乎公司存亡的大会议卓别林回到公司,玛丽·碧克馥严肃地告诉他,自己得到小道消息,几家大型的电影院准备要合并。

她担心公司根基不稳,会在这样的“联合舰队”前束手无策。大家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甚至有股东提出要引进华尔街的资金来壮大公司经济实力。这个提议被卓别林否决了,即使面临再大的危机,他也不希望与艺术无关的金钱流入公司,他担心商人会让电影充满铜臭。这样的波折不在少数,但公司的核心人物还是咬着牙熬过了所有逆境(虽然后来格里菲斯退出了公司)。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联美公司已经是美国八大电影公司之一了,实力不容小觑。

但遗憾的是,五十年代,美国的电影业进入了衰退期,联美公司几度易主,最后于1981年被米高梅公司收购,改名为米高梅一联美娱乐公司。卓别林的公司在与好莱坞体制的抗争中失败了,但他却为之后的艺术家们树立了一个榜样。在卓别林之后,一旦艺术家功成名就后,就会对好莱坞体制提出挑战。这其中甚至包括大名鼎鼎的史蒂芬·斯皮尔柏格。好莱坞的体制究竟是什么,其实追根究底,就是“三方制度”:制片发行方+电影放映方+影片拍摄方制度。

这个制度具有很强的优越性,它将电影从雏形到收益全部囊括,形成产销一体的格局。在这个制度中,制片人的责任非常重大,扮演着很多不同的角色,首先是策划师要提出一个想法,让编剧组写出剧本,这其中有构思故事大体的编剧,有专门写笑料的噱头部门,还有专门负责撰写能够引起观众共鸣的对白的对白组。其次,制片人要扮演的是组织者,他要挑选合适的导演,再让导演挑选合适的演员,进行拍摄。在电影拍摄完成后,他要帮助导演进行影片的剪辑工作。

在宣传期间,他要制订宣传计画,直到最终收益完成。制片人的权力也是非常大的,可以随时换掉自己不满意的演员或是工作人员,甚至是导演。当然这一切都依据于电影票房,赢利是最终也是唯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