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收益的开始: 马尔罗的创举

在当今社会,运用预支票房收入补助前期拍摄工作的方法并不稀奇,但在1959年之前,这几乎是个不可能的任务。

199年6月,小说家马尔罗( Andr malraux)正式担任法国文化部部长。新官上任三把火,这话放在马尔罗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刚一到任,他就提出了一条新的援助计划一一政府以预支电影票房收入的方法,对第一次拍摄电影或找不到投资人的电影进行经济补助,藉以推动电影艺术的发展。

这个消息立刻在电影界沸腾了起来,几乎所有和电影有关的人都对这个大胆的提议投反对票,但同时,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个符合逻辑且深具人性化的改革,帮助新进或冷门题材导演的同时,让民众再次重温了一句话:电影,不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工具,它是一门艺术。要想了解这次改革,还要从1961年签字生效的罗马公约开始讲起,该公约旨在保护表演者、唱片制作者和广播组织的利益,为艺术活动的正常进行提供有政策依据的补助。

正是罗马公约对于各种补助详细的解释,刺激了马尔罗对法国现行制度进行改革的决心。接下来的一段日子,新政策实施了,但和马尔罗原本设想的相距甚远,它仅仅是一种象征性政策,还没有成长为电影必不可少的一项经济活动。首先,它对申请对象做了限制,该申请只能由制片人提出;其次,这项援助的金额非常少,和今日电影预支票房收入不可同日而语;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是将自己的作品视为视听“工业”未来的财源的电影人,才能发出这项经济援助请求。

三项要求之下,那微薄的预支电影票房补助大多数都给了“已完成”的影片。好在马尔罗后继有人,1982年,杰克·郎继承衣钵,推动了直接补助的措施,不仅补助的办法更完善、更具人性化,范围也更宽阔,甚至全球的导演都有可能获得这项优惠。电影预支票房补助前期拍摄成为一项长期活动,而越来越受到电影界的倚重。如果非要斤斤计较马尔罗当年宣布此提议的初衷,那么如今的预支票房措施似乎是更符合他的想法。

首先,它成为了法国独一无二的制度,任何想要得到补助的影片,只要剧作家或导演提出申请(但申请者必须是法国籍或长期居住在法国,且制片人必须是法国人),经过法国文化部的审核,就可以得到许可证。这项政策吸引了不少国外的优秀导演到法国去拍戏,繁荣了法国的文化市场。1984年,法国成立了“南部基金”,专门用来扶植亚洲、非洲、中东和拉丁美洲的电影人。

1990年,又设立东欧和中欧影片基金,援助过的电影多达70部票房的英文名字叫做“ Box Office”,这个词颇有来头,在最早的戏剧开场前入场费要放在一个特制的盒子里,所以最初的票房一词就是电影或戏剧售票处的同名词。自从电影迅速发展以来,票房成为了固有名词,特指电影、戏剧的销售情况既可以用观看人数来计算,也可以用售票金额计算。如今,票房已经成为电影商业性的直接体现,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观众对影片的认同。但票房也不是绝对的,一部好的影片有可能因为超越了或不符合当时的主流思想形态,而不被市场和观众所接受。

电影票房的计算通常是由发行方进行,上映该影片的影院会将每天的人次场次、票价等有关票房收入的资料汇总给发行方,发行方经过精密计算得出票身总金额。一般来说,总金额的30%归属于电影院,剩下的70%除去在电影制作、拷贝和宣传等方面的投资,就是发行方的纯利润了。从单部电影看,《秦坦尼克号》创下的全球18亿的票房辉煌至今仍然无人能超越。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些发行方为了扩大电影的宣传力度,有时也会虚报自己的票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