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细节、立意, 一个也不能少——爱国片的里程碑《决战时刻》

1949年3月的北平,尚笼罩在春雨淅沥下。春色从北到南一路前行,带来时局之变,历史之革,那些记忆中的风云人物便一个个出现在画面中:有人踌躇满志,有人云淡风轻,有人愁眉不展,有人困兽犹斗。

然而不管怎样,这一年还是到来了。

北平城内尚且没有淡褪一系列旧时代的痕迹,不论是美丽的还是丑陋的:洋式白楼下蹲着卖坚果瓜饼的小贩,长衫马褂的人走在小汽车旁边。天黑后霓虹灯闪烁在夜市旁的街头,照亮旧戏院外墙上《霸王别姬》的海报,也照亮夜市摊上喝粥的路人。城内往来翕忽的生机与和平蔓延到城郊,到双清别墅,就是一片生机盎然、郁郁葱葱的新绿色,阳光平和地照耀在双清别墅里的伟人几案上,光芒就从伟人身上一点点渗透出来。

在一系列向我们展示这些平和而不平凡的时空的画面里,以长江为界的南北实况时时相互映衬。北平在嫩绿色的暖阳下欣欣向荣时,南京的办公室沉闷无言,溪口作为旧政府实际掌权人的所在地,山石人物则是一片冷然凄清的苍青色;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这些跟随最普通劳苦大众一起从田野里、山岗上、战阵中、炮火里走过来的伟人们,在青瓦白墙中为新中国布画蓝图,蒋介石、毛人凤、蒋经国踩着厚重精致的地毯,坐在豪华的厅堂内,执着于挽回以一己私利而导致的残局。

电影《决胜时刻》令我久久无法忘怀的许多画面对比。它于无声处、于细节处,把主旨与美的欣赏相结合,用技术与巧思来增加电影的艺术性,而且不仅在平静处,包括激昂处也做得非常成功。

这样的技巧和审美不仅仅在电影的画面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在台词设计上也暗藏深浅。

电影主线的开端,首先是电台中称解放军队开进时一定要过东交民巷。何以如此?因为在近代史上东交民巷是著名的使馆区,洋人糜集,中国根本不得干涉这块自己领土上的国中之国。

台词中又借播报员一言以浅显语言补充说明了此地是"帝国主义的聚集地",不至于令人看不懂,但若明白一点近代史,便更能将台词暗含的意义看透。稍往后,国民政府派遣前来谈判的代表团为首的张治中将军在临行前去见了蒋介石一面,这是国民政府无法摆脱蒋介石反和平主张桎梏的表现,而中共对此的谨慎态度便用周恩来的一句"这次我就不去机场接他了"点到即止。

言谈之间,不论是中共还是国府的高级领导人,经常互称"文白"、"蒋公"、"德公",乃至毛主席的字"润之",既符合这些非同一般之辈几乎都博学多略、礼节周到的事实,也使整部电影的对白、所塑造的氛围更具气质。

稍作延伸之谈,我们可见这部电影在对古典文化的运用上颇具巧思:既有把诗意糅合进画面的,例如双清别墅的景色意象正如"池塘生春草",而溪口之凄清则是"水寒风似刀";也有把儒家优良传统糅合进情节的,如毛主席亲自送几位老先生出双清别墅,还向小警卫员提及师礼;还有直接引用诗句的,如毛主席会将诗经中"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教给警卫员小伙子,等等,诸如此类;所用之处,毫不生硬,然而又绝非滥用令人不知所谓,可以说是一种美而生动的创新。

回到前文所言,这部电影的审美和其富有功底的表达手段,是最优秀处之一。在听过、看过许多宣讲道理、呐喊口号的作品以后,现在的观众已经学会了关注细节,而正处于探索与思考中的新作品采用了娓娓道来的优美表达方式。这部电影里最精致的部分,莫过于以塑造人物形象为目的所安置的线索下,随情节产生的种种细节。

这部电影的细节线索安置非常丰富。

首先,最具暗示意义也最深远的线索,就是这部电影中所有关于孙中山先生的细节。作为国民党的创立者,他的手迹、画像出现在过南京阴沉的办公室里;但作为革命者的先驱,他的墓也出现在了伟人祭拜的情节中。南京办公室里"天下为公"、"革命尚未成功"的嘱托,与密谋倾覆和平稳定局面,与只为谋求政治胜利和半壁江山后来的国民党人相对比;几位中共领导人"实现了您的愿望"、"建立共和国"的告慰和孙先生的坟墓相映衬,最终实现了一个形象刻画——孙中山先生真正的继承者,或者说,革命精神、人民意志真正的继承者,是共产党人。

与主旨、大精神相对应的就是一些小方面的刻画。伟人当然是具有大格局精神的,他们首先是革命性的,是史诗性的;但伟人另一方面和我们一样是普通人,也有家庭、情感、喜好。去看一个伟人类似普通人的方面,我们能感到这个人更真实,甚至是更可爱,更具人格魅力,电影中也不遗余力地体现了这些细节。

电影《决胜时刻》令我印象深刻的另一个情节就是毛主席希望去北平的戏院看看梅兰芳先生的戏,梅兰芳,包括台词中提过的程砚秋,都是昔年的四大名旦,是分别开创了四个旦角行的艺术流派的艺术家。

主席先是"人家是名角,那是说请就请的?"而后又悄悄地到梅兰芳处去等待艺术家,见面则诚恳坦言二十年前便神往已久梅兰芳先生的戏,还特地不抽烟,"怕熏坏了先生的嗓子";这场戏的对白和神态动作拿捏更是极为下功夫,剧中梅兰芳一言一行的礼仪气质极如一品的古代文人,而毛主席则毫无官气,处处尊重艺术家。

此处的一场精彩对戏,既演出了艺术家的优雅,更体现了毛主席的胸襟气度,可谓俱美。而这个场景之后紧接着几位领导人一起坐在台下欣赏这台梅兰芳扮虞姬的《霸王别姬》,镜头给到一个周恩来总理因戏而沉浸悲情之中、眼中含泪的画面,此处且不说暗示大师的表演绝妙;毛主席见周总理有感,便缓声道:"妇人之仁,最终众叛亲离,不可取啊。"这便既能联想到时局,又可见伟人亦如普通人,还可见两位伟人之间多年的默契和友谊,极可寻味。

这样的细节极多,便不一一赘述,一言以蔽之:诸多细节将伟人不止可敬,而且可爱的一面,鲜活地立了起来。不过,这些塑造了伟人形象的细节同时是多功能的,不仅可言深,也可言广:从片头开始,就出现在主席身边的小警卫员小田就是一个戏份不多却令人难以忘怀的角色。这个角色不仅生动、可爱、催泪,而且在整部电影的结构里有很大衔接作用。

小田才十多岁,是个孩子。家中因战乱贫穷,母亲死于贫病,离开家时妹妹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父亲艰难抚养他们。他与主席交谈时提到了这些情况,被主席允许回家时欢天喜地地看到了家乡的变化,而他的家正在渡江战役的战场周边。

他是兵,也是百姓。在他的身上能看到小战士的朝气蓬勃,透过他的眼能看到主席的和蔼可亲,人民生活的真实改善,长江北岸真实的军民一心,跳出他本身去看又能从他和他同龄的南岸防线上14岁扛着枪做炮灰的孩子的心境与命运的差距,从而抓住这背后长江南北巨大的人民生存状态和民心的差别。

这个在绿葱葱的双清别墅里和主席拉钩、陪主席家小妹妹一起玩的小少年,最后阵亡于渡江战役的战场上。这个情节是一个多方面的结合:画面艺术与情节高潮的结合。他的死可谓催人泪下却光芒万丈:这个少年擎着红旗登上长江南岸,在立起红旗的辉煌时刻,子弹击穿他的胸膛,他握紧的旗杆上鲜红的血迹明亮如头顶高高飘扬的红色旗帜,飞扬于大亮的天光之中。

在这个画面之前,渡江战役的交火场面也十分惊心动魄。

战场上仍然以冷暗的色调为主,被炮火扫入长江的血肉之躯漾开朵朵暗红色的血花。电影并不改动国共事实上的军备差距,就用血肉筑长城的真实来呈现激昂和壮烈,然而这恰恰是成功的。

不论是抗战时期的中国军队面对装备先进的日本侵略者,还是未渡江之前英国的先进军舰炮轰解放军的壕沟阵地,包括渡江战役强渡长江,年轻的战士用血肉之躯冲锋在枪林弹雨中,连同普通百姓也有伤亡,但他们可谓前赴后继,无怨无悔,这其中的核心——爱国精神贯穿了整个中国的近代战争史。

因为热爱国家,普通人、战士顽强不息,甘愿用生命、鲜血来换取自由、独立、尊严。这里不论是情节还是画面,都是这个主题的绝佳表达。这个小少年将美丽和熙的双清别墅的春天,与战火纷飞壮怀激烈的渡江战场串联了起来,将历史决定和人民生活串联了起来,将绿色的生机与红色的牺牲串联了起来,他是动人的,更是成功的。

小田的死连同他最后的照片、他稚嫩的铅笔字,引起了主席的悲伤。主席用自己的方式悼念这个年轻的生命。然而惦念着江山得失的蒋先生却没有过这样的想法,从他反复放弃和平,发动各类暗杀的行径来看,他不是个会考虑"小人物"死活的人。这里从表面上看似乎不过是毛主席更关心这些无足轻重的小角色罢了,但若再仔细想一想,力量无穷的"人民大众",何尝不是千千万万小人物组成的呢?

不论是电影还是史实,最终都指向了一点:真正为人民,也就是为小人物们考虑生存、考虑安乐、考虑和平与幸福的人,才会为人民所爱,才会被由"人"创造的历史所肯定。

1949年,北京城,最终见证了这个结论。到最后几分钟,电影播放了修复的彩色开国大典记录片段,完成了从艺术制作到致敬历史的升华。真正的1949年的北京城,正如电影中一样沸腾如海浪,新时代的人民在尚未淡褪的旧痕迹下欢欣鼓舞于和平、独立、民主的崭新未来;伟人在天安门城楼上开怀展颜,宣告新中国的成立,宣告人民的胜利;而观影的我们,则有幸因由新中国发展七十年后的现代技术更深刻感受到了影像保存下来的珍贵感动。

电影《决胜时刻》完美致敬了1949,致敬了人民的决胜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