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AI财经社 刘雪儿
编辑 | 孙静
本文由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国美最近有点抢手。5月28日晚,京东宣布战略投资国美零售,以1亿美元认购国美发行的境外可转债;就在一个多月前,拼多多刚认购了国美的2亿美元可转债。
当下格外关注京东这起投资的,或许是拼多多和国美昔日劲敌苏宁。家电领域的大战无形中又回到腾讯与阿里的阵营对决中。
为什么签可转债?
可转股债券是一种特殊的公司债券,如果债券持有人不想转换,可以到期收取本息,如果看好发债公司股票增值潜力,可以按预定价格转化为股权,与公司利益捆绑。
有投资人士向AI财经社分析,转股前提是股票现价高于转股价,这种债券买方话语权较大,是否转股由买方说了算。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孟庆斌告诉AI财经社,可转债有点对赌的意思,但不完全是对赌。很多PE/VC投资项目会签对赌协议,但到了约定日期,有很大一部分项目难以收回对赌权益,而可转债的清偿优先级高于对赌协议,比对赌协议更保险。
京东与拼多多投资国美,都采用可转债方式,侧面看出合作存在试水和观望态度。“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慢慢磨合,还有腾挪余地。”
再来看这起合作的项目,都离不开供应链和物流。国美会为京东提供家电与整体解决方案等,扩充京东家电品类,京东为国美提供非家电商品,推进全品类改革。此外,国美旗下的安迅物流会为京东提供大家电送装解决方案。
曾在国美投资部门任职的上官青云告诉AI财经社,国美虽然失去往日辉煌,但在四方面优势明显:第一是优质的线下门店资产,长租约20-30年的2600家线下门店;第二是覆盖高中低端全段的大家电供应链能力;第三是安迅物流搭建运输和安装的能力,仓送装一体化,偶尔做到送装同步;第四是高端用户认同的企业调性。
(图为国美昔日掌舵人黄光裕)
为什么会联姻?
拼多多与国美的合作,与京东相似。拼多多的投资容易让人理解,商家面临二选一,即使有百亿补贴,拼多多的品牌招商也很艰难,供应链能力急需外部助力,而且拼多多在物流布局上几乎空白,与国美互补性很强。京东在供应链和物流上优势明显,无非是一个线上强,一个线下强,为何还与国美合作呢?
上官青云透露,京东新通路对低线市场的覆盖效果不尽人意,而国美正在大力铺设县域加盟店,这方面很互补。国美在2020年定下“百城计划”,想抢占县域市场份额,2019年财报显示,其县域市场门店1026家,占比39%,对总收入贡献率也在提升。
此外,上官青云还补充说,在供应链的货品丰富度、采购方式、运输网络、交付环节等方面,国美比京东积淀更深,“尤其在物流装配这种重环节,京东的送装不能说做得很好,因为是引入很多本地化服务商在做,但我觉得比如卡萨帝用户更倾向去门店买1万多元的冰箱。”
而另一方面,京东也有需求。接近京东的人士告诉AI财经社,“这是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3C家电的逻辑,是在强化京东的3C家电护城河。”一年多年京东已投资五星电器、迪信通、联想来酷等企业。
不过,电商分析师李成东给出另一种理解,他认为与拼多多有关。“拼多多与国美合作,对京东会有威胁,这也是一个考量因素,不然意义不大。”他告诉AI财经社,2015年阿里入股苏宁来对抗京东,国美就去找京东,但京东没有投资,可能觉得价值不大,但现在,京东不得不提防拼多多在3C家电上的扩张。
对苏宁影响几何?
这场合作的另一个需要关注的玩家是苏宁。
有业内人士透露,苏宁虽然盟友较少,包括与阿里合作没有发挥太大价值,更多局限在天猫旗舰店上,但在国美掌门人黄光裕入狱这些年,苏宁已甩开国美很远。其不仅突破了家电圈,试图构建全品类零售版图,今年618前夕还叫板京东比价。
今年2月,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和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2019年中国家电行业年度报告》显示,2019年国内家电市场零售规模8032亿元,苏宁全渠道份额占比22.8%位列第一,第二名是京东14.4%,第三名天猫8.8%,第四名国美5.8%。
孟庆斌表示,国美这次合作对苏宁的指向性更强,至少希望自己不掉队,“国美之前落下很多,现在估计能收回部分失地,但要想压制苏宁甚至平分秋色,我觉得比较困难。”
观察阿里与苏宁、京东与国美,不难发现都是线上与线下的合作,这与家电品类更强调体验有关。孟庆斌解释说,过去线上与线下打架,发现都打不死对方,都没有对方的互联网基因或线下基因,现在还不如围绕各自优势增强合作。
但如今的合作趋势,会不会有朝一日重回竞争状态?孟庆斌认为这要看技术的发展,“如果AI技术足够发达,线上就能体验到各种细节,那么线上平台会扩充甚至消化线下平台,但一时半会实现不了,这种建模需要更高的传输速度和解析速度,就看5G时代能否实现。”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上官青云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