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归。有些人生来便命中已定,而征战疆场,或许就是木兰的宿命。”
导语——
前不久,关于花木兰试镜视频的消息上了热搜。
导演妮基·卡罗向我们分享了花木兰一角试镜视频,其中窦靖童,杨采钰,蓝盈莹,张艺上,尚语贤等众多女明星参加试镜。最终,刘亦菲通过自身实力和不断努力成功获得青睐,拿下了花木兰这一角色。
正当美国迪士尼的花木兰因为各种原因频频上热搜时,我国的花木兰却已悄悄上映。
电影《无双花木兰》是由导演陈成拍摄,吴建飞,魏巍 ,胡雪儿,尚铁龙,梁浩,朱亚英等人领衔主演的一部剧情片,于2020年5月7日全球首映。
该电影讲述了北魏时期柔然军入侵边境,国家召集军户出征,花木兰女扮男装入伍去边关代年迈的父亲尽军户之责,经历一系列事情后逐渐成长的故事。
电影自上映以来4天票房仅354万,不管是影片名还是故事剧情都遭到了观影者的吐槽,更有人夸张到说连5分钟都看不下去,但影片真的就如此“不堪”吗?
曾看到过一句话: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任何事物都没有二元对立论,相应的尽管《无双花木兰》槽点满满,但在我心中这部影片依旧存在许多惊艳的优点,接下来我将从三个方面给大家分析一下《无双花木兰》在我心目中独特的魅力。
1.以我国北魏时期为固定的时代背景,通过代父从军的事件,讲述女性代表花木兰曲折但却早已注定的命运。
- ①花木兰形象所出现的时代背景
花木兰是南北时期一位“普通”的女孩,由于柔然军入侵,家家户户都需要派出一个壮丁上战场,花木兰家里只有一个年迈的父亲与年幼的弟弟,因不忍心父亲上战场,所以女扮男装代替父亲上战场,从此开启了长达十二年的军旅生涯,最终屡创奇功,衣锦还乡。
花木兰作为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四大巾帼英雄之一,被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是中国南北朝时期极具代表的一个的人物,其故事流传至今。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阿爷无大儿,木兰无兄长,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提起花木兰,大家自然而然会想到初中课本中所学到的《木兰辞》,最早出现在《古今乐录》中,后来被编收在《乐府诗集》中,与我国文学历史上《孔雀》并称为“乐府双壁”。
《木兰辞》作为花木兰最初的角色形象,可以说鉴定了花木兰所出现的时代背景,而后我们所看到有关于花木兰为故事主体所拍摄的电影,动画片等作品的整个结构都是以木兰辞为蓝本框架,大胆的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断的创新,不断改变,从而展示丰富主角人物的多面化,发掘更多的可能性,表达导演诠释的不同主题。
- ②花木兰这一角色形象出现的原因。
我们只知道花木兰是北魏南北朝的人,但具体的出生年代,有人说是北魏太武帝年间人,也有人说隋恭帝义宁年间,众说纷纭,历史上有着不同的说法。
但综合电影《无双花木兰》来看,我认为花木兰更偏向于是北魏太武帝年间,因为她出征后多次和战友参加了北魏与柔然之间的战争。
可不管花木兰是哪里人,女扮男装在最早的封建制度里是不被世人所接受的,更何况女子入军营,都会被斩头示众,但最早撰写花木兰这一角色的作者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不仅仅表现了他对封建社会明显男尊女卑社会现象的一种反抗与嘲讽,同时用写作手法夸大了女性形象,极具鲜明的个人主义特色,对在特殊条件下艰苦拼搏,行万里路奔赴战场所创下的战功,给予肯定,并在军营中大肆传播,热情歌颂她,让花木兰的女性形象作为一股精神力量支撑着所有军营中的战士,激励他们不断的拼搏,突破,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取得胜利。
花木兰在历史上或许并无其人,但她女扮男装入军营,征战沙场却有其人,它不仅仅是个人色彩的表现,更多是一种精神象征,鼓励着战争中的无数人。
2.角色塑造:通过四种角色的塑造,向观众细腻全面地描绘了主人公花木兰的人物性格,通过亲情,友情,爱情使个人形象更加多面性,立体化。
俗话说一部电影的成功与否,除了良好的创意和完整的叙事情节,人物塑造的好坏是整体电影出彩的核心。《无双花木兰》中导演采用零度叙事,使导演与观众处于平等关系。中立的叙事态度,让观众更好的了解历史,看到战争里的美好与残酷的较量,从而引发深思。
通过亲情,友情,爱情,从导演想要塑造的花木兰,到个人眼中的花木兰,再到他人眼中的花木兰,导演至少创作了三维,乃至四维的人物形象,将花木兰的情感,心理变化详细的展现在了观众眼前,拉进两者的距离,将观众代入主角,体会一代巾帼英雄征战沙场的艰难与不易。
- ①父亲花弧代表亲情。
波伏瓦认为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并非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被造就的”,亲情是女性崛起的首要原因,在该片中同样不例外。
影片中花弧一出场,身穿粗布麻衣,弯腰驼背,步履阑珊的去为女儿花木兰求姻缘,可算命人却说花木兰没有姻缘,此生命中注定有一大劫,花弧问其解决方法,神婆称:“待日月同辉,天焕赤色,自有神兵相助。”
这句话侧面说明了花木兰与其它相夫教子的女子不一样,她注定与旁人不同,正如片头所说:英雄难定乱世,乱世必出英雄。
话虽如此,花弧像所有父亲一样依旧担心花木兰命中的大劫,想要为她找到解决方法,保她平安。
柔然入侵,花弧作为军户,尽管年事已高,可国家有难,他定当义不容辞出征沙场,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凯旋而归,二是战死沙场。唯一担心的就是女儿花木兰和儿子木棣,他细心的嘱托着妻子如果他一去不归,一定要给木兰找个好人家,今后不要让她舞刀弄枪,照顾好她。
可孝顺的木兰又怎么会让他上战场?夜里,木兰听到父亲一边咳嗽,一边磨佩剑,摘下耳环,换上男装,连夜离开,去往军营。导演借助父亲花弧表明花木兰是一个孝顺的人,自古以来我国就推崇“百善孝为先”,木兰的动机不仅有了合理的解释且得到了另一步升华,她因孝而入伍,放弃安逸的生活,上阵杀敌,是曲折命运的开始。
- ②好友李亮,袁洪代表友情。
花木兰与同村“好友”一起进军营。李亮和袁洪是村里的痞子,两人油嘴滑舌,总是做点“偷鸡摸狗”的事情,他们同样替父从军,是唯一知道木兰真实身份的人,也正是因为如此,三人因同乡又保守着同一个秘密,从而息息相依,在军营里互帮互助。
木兰第一次与柔然军交手,她凭借厉害的功夫,打退了柔然通史,将矛斩断枪头未伤他们丝毫,被问其何故,她答“我是来替父从军,不是来取人性命,我不伤人,人便不伤我”,从这里看木兰想法单纯有点“妇人之仁”。
对方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告诉她:“战场上厮杀搏命,若心存仁义,恐会丢了性命。”
这话一语成谶,木兰一行人前去搭救王子拓跋硕,袁洪被柔然军抓去,而后带到了城墙门口被砍头,看着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友被杀,花木兰第一次意识到战场不同于平常的“小打小闹”,身处乱世,没有人能做到置身事外,战场上只有你死我亡,没有放过,只有不断变强,才能保护自己,保护身边的人。
李亮和袁洪作为贯穿影片的重要配角,推动着故事的发展,在特定时期发生不可逆的关键转折让花木兰懂得一个道理发生心理上的转变,从而开启一路征战沙场的道路,他们的出现主要担当特定的角色,完成一定的叙事功用。
- ③王子拓跋硕代表懵懂爱情。
神婆说花木兰不是没有姻缘,而是需要契机,拓跋硕就是花木兰仅有的契机,是花木兰命中注定的神兵天将,可帮助她渡过大劫。
拓跋硕可汗最小的儿子,被柔然军所俘虏,对方统领告诉他只要退出溧水城,铁骑过了炷邪山就放他和其他人走,他“呸”了一声脸上没有任何变化誓死不从,可就在战士被杀后,他却大喊:“不,不可以!”。可见拓跋硕是一个有血有肉的铮铮铁骨,他不会因为自己的性命舍弃大魏的土地,哪怕是一里也不行。
木兰奉命去救他,二人初次相遇,木兰英勇善战,一路贴身护送带着他逃出了柔然领域。因为有救命之恩,再加上木兰自身优秀,两人有了不少的接触,影片中期木兰为拓跋硕跳舞,女儿家的心思可见一斑,后来柔然再次进攻,他们没了粮草,拓跋硕想要带木兰一起离开,木兰却选择拒绝守着这座空城,只为百姓能有更多时间逃离。
尽管两人关系心照不宣,但他们都清楚身处乱世,他们的爱情根本不值得一提,没有所谓的儿女情长,唯有国在家在,天下百姓好好活着才最重要。
- ④少女为首的百姓群众代表责任。
影片中除了主角以外,以人民群众为首的配角也很重要,当他们打赢仗回城时,百姓们都会纷纷拿出家里仅有的食物,为他们庆功,迎接他们。
可就是这样善良的群众,因为“小人”的过错,将柔然军带进城,不一会所有人死于非命,大到老人小到孩子无一幸免,让观众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强化花木兰的使命感,让她的心理又发生了一个强烈的变化,仅一夜之间血染满城,给了木兰一个巨大的打击,为片尾选择与战士留守城门埋下伏笔。
导演为了丰富花木兰的个人形象,从孝顺代父从军的女儿到大杀四方的将军,用了许多的配角,侧面衬托,使其个性鲜明,推动发展,渲染气氛,奠定一定基调,产生亲切感,拉进距离。
3.视觉叙事:通过镜头语言向观众呈现了战争的残酷,以光线和色彩揭示了花木兰内心想法与身份转变。
如果说“女人不是月亮,不靠反射男人的光辉照亮自己”。那么,在影片中的花木兰冲锋陷阵时她的天顶上,从不曾辉耀着一轮男性的太阳,她就是发光体,不需要他人的光辉来衬托。
- ①多用远景和全景镜头来展现战争的残酷。
一部电影中,视觉叙事通过影像镜头语言呈现,听觉叙事通过声音来呈现。镜头语言是电影中重要的元素之一,它可以清晰的还原历史事件,让观众有一定了解。
该影片中导演多次使用远景镜头,全景镜头等来展现每一场气势宏伟,视野开阔壮观的战争场面。远景镜头离拍摄对象最远,画面开阔,景深悠远,人小景大,其中人景关系更趋极致化的为大远景,此类镜头一般时长较长给予观众的足够的时间进行画面的反应能力。
因为花木兰在边塞,所以影片中大量的镜头向我们展现黄沙飞满天,一望无边际辽阔画面,体会到了战士们的行军的不易,在大魏军与柔然军时英勇奋战使,导演又使用特写镜头将木兰与战士们心理活动的面部表情和细微动作,使观众仿佛置身于事件当中,体会战士们的痛苦,容易产生交流,达成情绪体验。
- ②天然的光线,符合具体历史事件,表达战士们艰难的环境氛围。
影视与摄影密不可分,而摄影是“光与影的艺术”,光线是电影得以完成摄影画面曝光实现影像的物质基础,对影视叙事的作用不可忽视,不同的光线给予观众的不同的心理感受。
影片中对于光线的设计,在当时大魏还没有电灯泡,手电筒之类的人工光,为了还原历史,导演大部分镜头都是战士们利用蜡烛与火把而营造出的光线,夜晚帐篷外的光线由外打入屋内,这样的光线氛围具有超强的写实感。
影片的结尾,木兰留守空城,在无水无粮的情况下镇守营地15天,太阳升起,木兰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她要主动出击。
阳光作为强烈自然光,镜头由下至上,照在木兰和李亮以一己之力抵抗,用血手击鼓阿翁的身上,使仅有的主角与配角的形象瞬间高大威猛起来,也对木兰的形象进行了一定的衬托,让观众感受到了木兰的英雄之处。
- ②利用不同的色调,产生不同视觉效果。
所谓色调就是在影片中总出现的色彩组织和配置,它往往以一种颜色为主导,使画面呈现一定的色彩倾向。陈凯歌的《黄土地》张艺谋《红高粱》,在色彩的运用上达到了极致,使观众感受到了强烈的视觉刺激。
影片中出现了两种主要的颜色。一种是边塞漫天的黄和太阳照射的黄,象征着无数百姓战士对于征战胜利,不受战乱之苦,平安喜乐的无限希望。一种是战士百姓鲜血染成的红,象征着生命,战士们朝气蓬勃,英勇奋战的光辉形象和战争下的暴力。
结语——
花木兰的人物形象众所周知,固定的框架中导演和编剧想要创新,就必须有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和大胆的想法,做到既保留历史原貌,又为历史注入新鲜血液。
在影片中导演挑战经典人物造型时,选用了新人演员,使人眼前一亮,但同时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经费原因,没有过多的宣传,也没有“明星效应”,这就意味着电影不会得到多数人的关注。
尽管影片评论“差”,但看完后依旧让我感动。影片结尾有一台词也直戳我心:
战士不愿饿死守一座空城,便道:“我家中有妻儿老小,我不能死在这里,我要走……”
木兰劝道:“今日失手一座丽水城,不知有多少百姓会因此丧命。”
战士答:“解了甲我也是平常百姓啊。”
木兰又说:“我们作为大魏兵将,守的是百姓安危,兵若畏战,百姓何安?天下何安?”
这段话以片尾曲中“此片献给中国人民解放军”不谋而合,有人说这是蹭热点,可我觉得影片所传达的精神值得所有人歌颂。这个世界上本就没有所谓的岁月静好,只有背后无数英雄负重前行。
我认为一部能让人感动的电影绝对不会差到哪去,我相信大家花时间看完后会发现属于它的魅力。
撰文:白栀
图片来源:网络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欢迎关注白栀说 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