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徐坤的美丽,让大老爷们焦虑

What?蔡徐坤是谁?一般的大爷们看到标题第一直觉都是这个。对,先说一下大爷们是谁,他们是一批在八十年代以及之前出生的人。其中好看的,被称为大叔,就像吴秀波那样的,但毕竟好看的还是少,大部分人都只能被称为大爷了。

蔡徐坤,蔡徐坤,搜索一下吧“2018年1月,参加爱奇艺重点打造的中国首档偶像男团竞演养成类真人秀《偶像练习生》。4月6日,《偶像练习生》总决赛,获得最高票数,以NINE PERCENT九人男团C位出道。”

这个好像有点印象,之前有阵子新闻刷屏,什么什么C位出道,等等,什么叫做C位?一脸懵逼,继续搜索,大爷们想要了解一下年轻人的世界真是步履维艰。中心就叫中心,叫什么C位?支持就叫支持,叫什么打call?不好好说话什么时候也成了一种时尚?

再回到蔡徐坤,看看照片就知道,跟那些五花三层又油又腻的大爷们比起来,他就好像焦糖拿铁上面的拉花,像抹茶星冰乐上的那团奶油,在炎热的夏天午后,街角咖啡厅门口的时而吹来的风,看着就会让人心情愉悦神清气爽。

大爷们也许会嗤之以鼻,说不好听的这不就是娘炮嘛,往好里说,也就是个小白脸。部长胡子的脸上涂满了各种化妆品,眉毛上像是趴着一只毛毛虫,嘴嘟嘟着就好像没断奶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放在生活里,老实一点的会让人觉得别扭,要是再不老实点,就只能送他两个字——欠抽。

当大爷们的审美还停留在志玲姐姐那种胸大,胯宽,骨架高的时候,他们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蔡徐坤这种小鲜肉是如何能在年轻人中蹿红的。但正是这种不理解,也造成了大爷们的焦虑,一方面焦虑于仿佛被时代审美所抛弃,另一方面焦虑于在跟这些小鲜肉同台的时候的一种尴尬的境地。

随着大众传播的普及以及娱乐明星的不断涌现,有两个比较严重的后果,不得不让人感到焦虑的。

第一,是审美的趋同。

第二,是虚构对现实的侵袭。

对于那些审美取向还在成长的孩子们,特别是少女,蔡徐坤的出现,让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找到了自己的审美定位,这无可厚非,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挺好的。但是可怕的是在这样的一个大众传播时代,特别是自媒体,朋友圈社交以及现实的讨论中,一些观点的强权出现了,喜欢的蔡徐坤的逐渐成为主流,而不喜欢的孩子们,可能处于某种畏惧,或者怕被排出小群体而说服自己去喜欢。

大众传媒+社交网络,足以让整个社会的审美趋同,这种趋同,是非常可怕的。在一个没有个性审美的集体中生活,也许会感觉到幸福,但是却缺乏创造力,大家喜欢的都差不多,造出来的东西也就都差不多,而真正的创造力,是要靠大量的不同的东西组合筛选,最后存留下来有趣的内容,但都是相同的东西,创造力从何而来?

在审美趋同的情况下,第二个结果会更严重,就是虚构对于现实的侵袭。说起来听高深,实际上就是,当阿姨们看完蔡徐坤,大爷们看完热巴,回到现实中,看到躺在自己身边那个,扎着发带涂满面膜在剪脚趾甲的老婆,或者是浑身汗臭打着呼噜吹着鼻毛的老公,一种虚拟和现实之间的落差就非常的明显。

如果说,看看明星,我们还可以构筑一个心里的防火墙,很明确的分辨出现实和虚拟之间的差距的话。随着网红的崛起,在我们身边突然窜出了一批打扮精致,脸型相似,身材有诱惑力的人的时候,虚拟和现实就越界了。人们很难找到以前——“志玲姐姐是明星,是可望不可及的”——这样的借口,现在网红可以直播,我们可以与他互动,他就好像是生活在我们现实中的人,当面对着水仙和大蒜的时候,人们难免会倾向水仙一点。

对于那些难以抵抗虚拟世界里面,那些明星网红俊美的容颜和温柔的关怀的人,当遭遇到现实的残酷的时候,内心的落差会是极为明显的,严肃的老婆与可爱的小姐姐之间,不再是现实与幻想之间的距离,而都有可能是一种现实的时候,我们的生活,没有变的更好,反而变得更不幸了。

年轻的姑娘们审美越来越一致,年轻的小伙子们的标准越来越高。不见得是一件坏事,但人贵有自知之明,欣赏美,都没问题,但想得到美,还是要看看自己,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搞不清欣赏与需求之间的区别,就像搞不清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一样。欣赏这件愉悦的事情,会让需求变得不快乐。虚拟这个幸福的假象,也会让现实变成不幸的印证。

所以,蔡徐坤越美丽,大爷们越焦虑。

并不是焦虑自己比不过蔡徐坤的美,而是焦虑于年轻人被这种美所蒙住了本应独立发展的双眼,分辨不出虚拟和现实的界限。

所以并不是要反对蔡徐坤的美,而是让这种美来的更猛烈,更多一些吧。

我们需要的是蔡徐坤的美,也需要贾玲的美。当大爷们不再对蔡徐坤嗤之以鼻,当少女们也不再嫌弃大爷们油腻的时候,也许各种美就都会被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