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奥斯卡|最好的《1917》

我永远都忘不了北京时间2020年2月10日。

在兢兢业业守在屏幕前一上午,第一次完整看完奥斯卡直播之后,本齐喑姑娘自闭了。那天早上,我还专门发了朋友圈:

后来的结果告诉我,怎一个惨字了得!

我足足花了将近一周的时间来消化这个结果,甚至还跑去给人各种安利其他提名BP(Best Picture 最佳影片)的影片。颁奖刚结束的那段时间,豆瓣腥风血雨,微博更是如此,吹上天的彩虹屁,下地狱的拉踩大战,几个影响颇大的影评公众号更是为了恰饭也只敢小心翼翼地发表着对本届奥斯卡的意见。

有人说,最佳影片《寄生虫》,实至名归。

我说:nonono,“实至名归”这个词,放在这个奖项上,不行。

我心中那个最佳影片的位置,要留给《1917》。

不过话说回来,比起隔壁实惨,全程陪跑的《爱尔兰人》,《1917》还是拿了几个奖项,算是宽慰了一下我幼小的心灵。

最佳摄影  Cinematography

最佳视觉效果  Visual Effects

(复联四和狮子王哭晕在厕所)

最佳音响效果  Sound Mixing

还是那句话,不是说《寄生虫》不好,而是有其他影片比它更值得。

一部极其精彩的电影,无论有多么主观的描述,它的艺术价值也会成为一个无法磨灭的客观事实。下面听本人来浅显地唠一唠,这个我心中最好的《1917》。

《1917》是个战争片。

说实话,好莱坞战争片这么长时间以来,一直拍的不错。有《拯救大兵瑞恩》、《血战钢锯岭》、《敦刻尔克》这样的好片珠玉在前,《1917》也毫不逊色。好莱坞导演总能在拍战争片的时候,挖掘出一种新的视角带你去体验战争,感悟历史。许多影片,尤其是现实主义的片子,经常在感慨大时代下小人物的无力,但这次,《1917》的导演萨姆·门德斯却用同样以小见大的手法,将大时代究竟会如何走向的压力,压到了两个小到不能再不起眼不过了的士兵身上。

用一镜到底的方式。

2017年,《敦刻尔克》海、陆、空三条时间线交叉剪辑的方式让所有人惊艳并赞叹。人们一边感慨着诺兰(《敦刻尔克》导演)在战争题材电影中建造了一座高山,一边又暗自期待后来者可以创新手段,再造精品。果然,两年后,萨姆·门德斯带着他一镜到底的《1917》,闯入了观众的视线。

什么是一镜到底?简单来说就是全片一个镜头下来,没有剪辑的痕迹。

早在1948年,电影大师希区柯克就在自己的电影《夺魂索》里使用了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2014年,《鸟人》更是凭借一镜到底拿下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等多个大奖;2018年,日本的一部小成本喜剧电影《摄影机不要停》更是靠讲述一镜到底的拍摄故事,以高出成本近十倍的收入成为年度黑马;今年,《1917》首次在战争题材中挑战一镜到底,在被誉为“奥斯卡前瞻”的金球奖上斩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原创配乐。

我一直在思考,一镜到底对电影艺术的意义是什么。

众所周知,剪辑是电影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电影拍摄完毕后的一次再创作。法国新浪潮电影导演戈达尔曾经说过:“剪辑才是电影创作的正式开始。”毕竟通过剪辑,在一部电影从开始到结束的客观有限时间中,故事的发展顺序可以颠倒,发生时间可以模糊,蒙太奇手法可以不断使用,叙事空间可以重构。我可以修改结局,掩盖真相,眼见不一定为实。

真正的造梦空间。就像电影《误杀》中的父亲一样,用蒙太奇的手法完美脱罪。

那一镜到底,就是所谓的拍摄过程中不能喊cut的意义在哪里?像隔壁戏剧一样?

众所周知,隔壁戏剧和我们电影艺术之间有壁。

不是内涵,是两大艺术门类之间真的有着巨大的差别。舞台是个三维的立体空间,电影不是,所以电影可以颠倒时空;一部戏剧的每一次上演都会因无法重来而产生无限种可能,因而也就有了无数种版本的精彩,而电影一旦定剪,基本不会因演员表演、观众反应而产生较大的改动;戏剧舞台,观众可以选择用自己的视角(当然也可能是根据贫富程度而决定的座位差异)来欣赏一部戏剧,电影则是摄影师用精心设计的镜头语言,用机位代替观众的视角,引领观众去走进影片。

所以,既要有如戏剧般提前排好,一丝不苟的走位和调度,一气呵成的精彩表演,还要找好机位找好角度,设计好摄影机的运动轨迹,让画面充满美感,传递信息。

太难了。

但《1917》的摄影师罗杰·狄金斯说,最初他翻开剧本第一页,看到上面写着“这部电影设想为一镜到底”的时候,还以为是个噱头。直到他读完剧本,才明白导演之所以选择一镜到底,是希望影片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一路追随两位士兵的脚步,来感受行程的紧迫性。

所以我想,一镜到底大概是电影人对极高艺术水准的挑战和追求吧。

最佳摄影给了《1917》,实至名归。整部电影看下来,太舒服了。行云流水一般的运镜,堪称神仙。由于我懒得做动图,而且好的运镜怎么能靠动图来展示?所以还请各位去电影中感受这场视觉盛宴。

视听本身就是一种语言,用文字这种语言去二次描述镜头画面以及音响音效给大家带来的感官体验,本身就是匮乏且无力的。

开篇从一个空镜开始,第一眼,我妈就直呼:太美了!画面很干净,很漂亮,真的很治愈。2.35:1的画幅,更符合人眼的视觉习惯。(这句话听起来为什么那么像广告词?)

镜头开始向后拉,片中的两位主人公出现了。这个构图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很巧妙,处理得很漂亮。我一开始以为这是一部双男主电影,但其实在一开始导演就将二人的主次关系告诉我们了,看一下演员的位置,明显我们的男主坐的离镜头更近。像这样带有暗示的镜头,或者故意给观众干扰信息的设计在本片中还有很多。

影片中所有二人关系的镜头,构图都非常棒,精心设计过,画面非常耐看。

比如这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