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曾被盖章旷世雷剧,我也骂过,现在想道歉

这个春节,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大家过得都很一言难尽。

感动、振奋、愤怒、无奈,各种情绪交替跌宕。

2020的开头,被映衬得格外魔幻现实。

这番景象,与20年前的一部老剧,倒是产生了些微妙的暗合。

魔幻,是它的表象。

现实,是它的里子。

很多人被它拙劣的特效劝退。

也有很多人被它超前的创意折服。

它曾一度被盖章旷世雷剧,但随着时间推移,为它“平反”的声音越来越烈。

不久前导演宣布要重新剪辑,期待的声音更是排山倒海。

在这个三观濒临瓦解、心情起落不定的时候,是时候聊聊它——

《西游记后传》

必须承认,时至今日再看《西游记后传》,它的确算是一部大胆、前卫的作品。

也正因如此,扣响掌声和骂声的扳机,都很一致——

颠覆。

对国人来说,《西游记》并不陌生。

无论哪个年龄段,都是它的目标受众。

动画片、电影、电视剧,各种版本层出不穷。

但几十年改来改去,故事情节始终围绕“取经”落笔。

要说不同,无非就是妖怪更多样、经历更离奇、主角人格更现代化。

少有的神作《大话西游》,揭示了孙悟空这个大众心中第一燃的英雄,悲剧性的那一面,触摸到了苦海爱恨的宿命感。

但,整体框架,也没有逃出西行路上。

而《西游记后传》,直接将故事设定在取经之后。

这个命题,并不好操作。

继续降妖伏魔?着实老套。

整日诵经念佛?又略显无聊。

于是,干脆干票大的——

佛界遭遇浩劫,妖怪鸠占鹊巢。

无所不能的如来,甚至放弃抵抗。

抛下一句“定数”,就当场圆寂,转世投胎凡人。

魔头无天,不战则胜,成为统领三界的“佛”。

当正义善良的神,全部关押冥界,法力尽失。

当邪恶狡诈的魔,披上神的外衣,上岗经营。

当“假”成了主流时,“真”也就成了假。

除了情节足够颠覆,主角设定,也全然不是原著的样子。

孙悟空。

在这部戏里简直高光全开。

虽然保持了一贯的刚正不阿,但不像以前那样好斗冲动。

关键时刻尤其冷静清醒,智商更是全程在线。

妖怪假扮成观音引他入坑,他察觉情况不对,不慌不恼,继续做戏。

一连抛出几个问题,待对方步步上套。

然后层层分析,当面揭穿。

只说聪明,还不够。

他还有一腔正义,敢挑战权威。

遇到不公,哪怕对方是佛祖,照样当面痛骂。

这种兼具热血和理智的男主,国产剧已经消失了好久。

唐僧,从以前面慈心软的战五渣。

变成了思维灵活、身手矫捷,危急时刻能独当一面的大侠。

众神被困,他不再等待悟空搭救。而是主动请缨,勇闯轮回隧道。

即便失去金身,化为肉体凡胎,也在所不辞。

猪八戒,也不再是遇到点小事就嚷嚷着散伙的怂包。

在悟空被关进黑暗之渊时,四周都是沸腾的弱水。

是他冒着性命危险,蹚过弱水救下大师兄。

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怕是如来。

看惯了他正襟危坐的模样,想不到转世后的他,竟有了七情六欲,开始谈起了恋爱。

而且,还是轰轰烈烈的三角恋。

先是和性情直爽的白莲花(没错这是真名)山盟海誓,又和温柔可人的碧游仙子你侬我侬。

渣得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莲花,让我们好好地在一起吧

碧游,我爱你,我真的爱你

后来他碰到了谢大脚五真,也没能控制住自己。

图源:@花椒电影

这么一看,《西游记后传》似乎只是借了原著的“皮”,然后重新造“骨”。

而且,还是一副反骨。

把笔给你,你敢这么写吗?

颠覆之下,为何还能得到好评。

因为它在重铸的框架内,构建了一个闭合完整的故事。

而且,塑造的角色,个个立体而丰满。

不管是神也好,魔也罢。

在这部戏里,都有了人性。

你无法用“正”“邪”去简单地定义他们。

魔头无天。

这个和拜月并称童年两大哲学家的奇男子。

他一心想要推翻如来,统治三界,建立新的秩序。

看似十恶不赦,罪大恶极。

但,他遁入魔道的经历,却透着无可奈何——

三万三千年前,无天的前世紧那罗,也是一名菩萨。

那时,他听从世尊安排,前往南部传教。

当地的大祭司,给紧那罗开了个条件:如果他能在三天之内,成功度化城里的三大“难缠”,就准许他传教。

三大难缠,一是小偷阿溜,二是恶霸阿刀,三是妓女阿羞。

三天后,紧那罗成功使得偷不再偷,恶不再恶,妓女从良。

但,大祭司没有兑现诺言,不仅不允许他传教,反而要杀掉他。

阿羞为了救下紧那罗的性命,献身给了大祭司。

但,阿羞曾向紧那罗承诺过:绝不再出卖身体。

于是在救下紧那罗之后,为了证明自己的决心,她自杀了。

这理应是功德一件,而佛祖却认为紧那罗六根不净,将他逐出佛门。

人间的风尘女子,都肯为他献出一条性命。

天上的得道神佛,却吝于施舍一分慈悲。

紧那罗曾经坚守的信仰、教义,此刻通通坍塌。

他开始质疑佛教那套高高在上、却不理人间疾苦的伦理道德。

尽是虚伪,处处浮华。

就这样,他一念之间,从佛到魔。

你以你的死

来证明天上虚无的神

是多么龌龊

但,更有意思的是,他这魔,入得不彻底。

他还保留了善的一面。

无天在向唐僧讲完自己的经历后,灵魂深处另一个善良的自我被催生出来。

时不时和他进行颅内掰头。

也因为这尚未连根拔除的善念,无天对唐僧、孙悟空他们,也多了几分惺惺相惜的感慨。

相比复杂、但善恶都有其道理的无天,至高无上的如来,却让人觉得伪善而虚假。

三界面临灭顶之灾,跑路去谈恋爱不说。

闭塞和双标也让人大跌眼镜。

第一集,师徒四人取经归来,论功行赏,各自封佛。

大殿之上,孙悟空突然陈冤——

他发现泾海龙王被奸人陷害,惨遭玉帝赐死,恳请如来出面陈情。

如来掐指一算,就清楚了事件真相。

承认他的确是冤杀的。

然后呢?

不表态,不站队。

——“从长计议”。

他的意图已非常明显。

如来最得意的两位弟子,见状也站出来加以阻拦——你找错部门了。

悟空不服,再三恳切请求,甚至痛心疾首地指责那些独善其身的看客。

恐怕我们便不再是佛

而是助纣为虐的恶汉

想不到反倒触怒佛祖,意欲将他正法。

多亏众神求情,才保得性命。

是如来想通,被说服了吗?

当然不是。

他一早就知道事情真相,为何推三阻四,迟迟不愿主持公道?

他要“稳”,要明哲保身。

哪怕真相再清楚不过,他还是有一整套道理为自己脱责。

天界与佛界一向友善和睦

我不能为此小事失彼大计

人命关天的冤案,在他眼里,不过一件“小事”。

比起公平正义,他更希望不生事端。

在这层逻辑下,如果问题无法解决,那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可耻。

但,有用。

冤死的亡魂,不过是个数字。

两界的友谊,才是所谓大局。

哪怕这表象的和平,是粉饰出来的。

与如来相比,孙悟空,是另一类人——

佛的道义究竟是什么,他不在乎。

唯有真理和正义,才值得坚持。

哪怕小白龙心灰意冷,决意放弃,他都不肯罢休。

奔走天庭,勇闯地府,收集泾河龙王被冤枉的证据。

再一次大闹天宫。

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如来踩着点到了。

一同迟到的,还有他的“正义感”,他帮龙王澄清了冤情。

小时候看到这,庆幸如来终于回心转意。

现在再看,反而心头一冷。

拼死拼活的是悟空,坐享其成的是如来。

他既帮玉帝解决了砸场子的悟空,又顺水推舟主持了公道。

两界友谊,看来又增一笔。

这部剧瓦解掉的,不只是人设、阶级。

更是观念,是信仰。

这是《西游记后传》的高明之处。

它打破了角色非善即恶的设定。

正与邪,佛与魔。

不再是纯粹的对立。

而是具体到人的复杂互搏。

重温这部戏的时候,飘飘越来越觉得:

无天和悟空,某种程度上,是一类人。

他们都能为了自己坚持的“正义”,拼死守护。

也都心存善念,竭力维护苍生平安顺遂。

如果说,悟空比无天更高明的地方。

是他的坚持。

是他的不妥协。

在他被如来冤枉的时候,在他只身大闹天宫的时候。

他没有因为这些神仙的愚蠢、自私,而放弃自己的道义。

在无天掌管三界,向他示好求和的时候,他也没有被唾手可得的名利地位而诱惑。

最后一幕,尤其动人。

悟空救出所有的神仙,赶到灵山和无天一决生死。

双方僵持不下,眼看时限将至,如果不制服无天,他将继续统治三界。

关键时刻,镇元大仙说出了打败无天的秘密——

原来,孙悟空就是那第17颗舍利。

唯有杀身成仁,方能击败无天,重回三界和平。

孙悟空知道真相后,没有任何犹豫,毅然赴死。

自始至终,都以一个虔诚的卫道者姿态,维持着心里的公理与正义。

小的时候看到这里,飘飘都忍不住泪目。

如果按照如来所说,一切都是定数。

那么悟空的结局,从一开始就注定是悲剧。

而这个孤胆英雄,背负着三界的期望,毫无怨言地拯救苍生于危难之中。

这是信仰的力量,也是成长的重量。

无天和悟空,都是绝对的理想主义者。

但,前者更重视的,是我要实现我的理想。

为此不惜牺牲一切。

而后者,是理想通过我,得到了实现。

他们也不畏惧牺牲,哪怕是自己。

飘飘曾以为,在当下的社会。

像孙悟空这样的后者,应该不会再存在。

可是,这个春节,我却看到了一个又一个斗战胜佛。

白大褂,是他们的铠甲。

手术刀,是他们的金箍棒。

明知前路危险,可能一去不回。

那,便一去不回。

当然,我也看到了不少所谓的神。

当现实冲掉假象,丑恶原形毕露。

当正邪错位,黑白错乱。

我们感到的,除了害怕,更有迷茫。

还剩什么,可以相信?还有什么,值得托付?

这段简短的岁月,可能最终只会演化成历史书中微不足道的一笔。

但飘飘仍然希望,我们能记住当下的感受。

记住感动,记住热血。

记住眼泪,记住不甘。

记住眼前的安稳,记住远方的哭声。

记住“人生曾有如纸屑般脆弱,还不如一片花瓣曾经鲜艳”。

等到十几二十年后,当我们拥有话语权时,依然能回想起——

这个寒冷的冬日,心里曾住着一颗滚烫的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