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万块加上一个业余演员, 却拍出了最魔幻的中国

拍电影在我们看来是高大上的,明星光彩夺目,剧组成员众多,动辄几百人花上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拍成一部电影。

这还仅仅只是前期的准备工作,从拍完到上映更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花费的金钱也是普通人闻所未闻的,从范冰冰偷税8亿的新闻就可以看出,一部大片涉及的资本之丰富。

上千万甚至上亿的金钱砸进去都不一定能收获一部佳作。

比如今年烂出圈的《上海堡垒》,它的制片成本花了3.6亿,而票房仅仅只有1.2亿,可以说是血本无归。

高投资,高风险就是商业电影的运作模式,这道门槛也将那些初出茅庐的新人导演隔在了门外。

想自己拍部电影,人员、成本虽然会少上许多,但基础的摄影设备依旧不可缺。

专业院校导演系的毕业生每年数以千计,可最终刨开毕业作品,能拍出自己电影的人寥寥无几。

所以想凭借一己之力,没钱没人没资源的情况下拍电影,简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不过也有人不信邪,硬生生在一穷二白的时候拍出了一部佳作。

这就是导演宁浩与电影《香火》的故事。

2003年,他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满心期待着放手大干,拍出一部自己的长篇电影。

此前的拍片经验只有半部电影《星期四星期三》,异常的粗糙,属于试手之作。

当宁浩捧着自己新片的剧本去拉投资时,却处处碰壁。

剧本,人家看了都说不错,但一聊到钱就缩回了手。

现实题材,还展现的是底层小人物的悲剧,拍出来也是不能公开放映的地下电影。

找不到投资,宁浩实在没办法只能东拼西凑掏了4万块钱出来,全副身家都投了进去。

一部DV机,一帮同学,加上几个业余演员,电影就这样开拍了。

画质不如手机,没有任何大场面,但电影靠着内容获得了多座奖杯的青睐。

先后在东京银座电影节、香港国际电影节等舞台上大放异彩。

《香火》是一个关于信仰逐渐崩塌的悲剧故事。

山西某地的小村庄里有座破庙,其中只有一个和尚供奉着一尊佛像。

村里人只叫他,和尚,不知姓名。

和尚嘴里时常念叨着因果报应,全村都是杀羊的,他这座庙就是给村里人赎罪积功德。

日子虽然过得寒碜了点,但温饱不愁,逢年过节时也能收到点香火钱。

可突如其来的意外打破了原有的宁静,佛像塌了,稻草混合着泥土捏成的佛身摔了个稀碎。

眼瞅着年关将至,庙里能多添点香火,这下可好,和尚来年的生活都成了问题。

他准备去找相关部门看看,能不能把佛像修葺一番。

结果迎接他的是科室之间互相踢皮球,宗教科让和尚去文物科,文物科的说这不归我管。

别人不管,只好自己想办法凑钱了。

可和尚老实嘴又笨,最后憋出个“化缘”的办法,到处求善款。

把捐钱人的名字记在功德簿里,也算是他们赞助佛像所积的善。

结果才筹到一千多块就被抓进了号子,因为涉嫌“诈骗”,人没事但钱被没收了,忙活了半天还是身无分文。

最讽刺的是一路上遇到的人,只有ji女是真心想帮他。

而随着处处碰壁,和尚自身的信仰也开始动摇。

从不说谎的他为了钱给人算命,瞎话随口就来,美其名曰:佛眼看世界。

他借着“佛”的名头骗取病人家属的信任,把12块的吊坠卖出了3000块的价钱,最终筹到了钱修好了佛像。

但此时,他心里的佛已经塌了。

这还没完,村里要修的那条致富路也摆上了日程,而和尚的那座破庙就在拆迁范围内。

站在修葺完成的庙前,和尚一脸落寞,背后只剩一个“拆”字。

从恪守戒律的和尚到为钱所迷的骗子,这个过程只花了97分钟,却有着无尽的凄凉。

电影的故事来源于宁浩学生时期的真实经历,学校对面就住着一个和尚,但他的行为却颠覆传统,还会和这帮学生聊怎么赚钱。

而片中和尚所经历的坎坷曲折也像是宁浩自己生活的映照,戏里戏外为了完成自己的那点梦想,都经历一次次挫折。

全片没有酷炫的视觉效果,用的最多的是长镜头。

第一是为了塑造真实感,其次则是因为省钱好拍。

更别提灯光、后期这些细节了,通通没有。

画面外的东西控制不了,但却能通过控制画面内的东西营造细节。

这些象征是机器无法填补的,只能靠导演自己的想法。

穷则思变,一部DV机完成整部电影,宁浩硬生生做到了。

故事取材于日常生活,不涉及任何高大上的灯红酒绿。

但电影的真实性却令人深思,因为这是关于底层现实生活的一次复刻,这些故事就发生在每个人身边。

电影的核心是剧本,技术设备只是实现手段。

近期有一场特别的电影节第一次尝试去打破宁浩在发表作品中碰到的资金、渠道阻碍,“朋友圈电影节”。

这个电影节与普通电影节不同,它在社交平台上进行,鼓励普通人把生活拍成电影。

社交平台的播放限制进一步降低,只要有好的内容就一定会有流量。

一反电影高大上的印象,推动的朋友圈电影节希望:

让电影艺术回归大众,鼓励普通人把生活拍成电影。

这个电影节是基于对年轻文化和社会发展趋势的洞察。

随着社交平台的普及和愈发迅速的互联网,5G时代也步入正轨,我们有太多的想法要去诉说。

不局限于文字,而是将其化为影像,拍出自己的故事。

让年轻人们“以影会友”,从一起看电影演变为“一起拍电影”。

手机降低技术门槛释放普通人的创作激情,让用户发挥想象力,演绎生活的多面精彩。

之所以敢办这个电影节,是因为本身拥有强大的相机矩阵,能够胜任电影拍摄。

就拿宁浩这部DV拍摄的《香火》来说:

开场那段杀羊的过程,简单的远景,机位固定,构图简单。

但因为画质所限,连人脸都拍不清楚。

这场戏包含的隐喻说明了角色的悲剧,前景是流血不止挣扎的羊,后景是和尚,暗示两者之间的命运结局是相同的。

如果用4000万像素的主镜头能够提供超清的画质,不会出现人物面部不清的情况。

然后用独立电影镜头加入,画面慢慢推进,给那头羊一个特写,挣扎无助的姿态则更加显眼,突出人与动物共同的悲剧性。

整场戏的镜头切换会大大丰富,故事的感染力也会再上一层楼。

(本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