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看不懂《低俗小说》, 25年后照样看不懂《好莱坞往事》

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

最初看到《好莱坞往事》的报道,是昆汀“不要剧透”的公开信,以及放映前全球各大媒体影评人的排队盛况,接着就到了李小龙事件。一波喧闹过后,就是撤档的消息。

而作为昆汀的第9部电影,终于在11.22日在某平台资源的帮助下,跟影迷见面。昨天刚刚看完,简单来说故事分为四个部分,落魄演员翻身记、替身兄弟基友情、无辜被杀孕妇生前事以及狂热嬉皮杀人狂。

先简单说一下体验感,前32分钟很ok,还在进入影片所搭建的世界以及了解人物的基本状态。而在结尾半小时高潮前,略有焦躁,满心疑问“昆式血桨”在何处,什么时候杀人?

但最后36分钟,跟磕了药一样,整体评价是这**太昆汀了!但是昆汀开始克制了……比李安还克制,细思极恐,这个鬼才还有什么做不到。

影片的背景是1969年的洛杉矶,好莱坞与嬉皮士文化的鼎盛时期。而被媒体很热闹的其实是,大师级导演罗曼·波兰斯基的妻子莎朗(孕期8个月)和4位友人,被杀人狂魔曼森和其追随者残忍杀害的案件,也就是电影改编的主体。

所以电影一不小心就被打上了,缅怀好莱坞的黄金时代与嬉皮士精神的标签。但事实上缅怀,完全不过是借由爆款真实事件改编创作的影视业常态。不过如果只是讲述残暴的杀人案件,那就不太可能是金棕榈提名了。

故事上,三线并置发展配以嬉皮士追随者的街上生活,以时间为序的交叉叙事加闪回。

基本就是三个人的一天,三个人的一天,三个人的一晚。但即便是如此规矩的叙事,昆汀还是在变形与反剧作法则中完成了这部该改编,可谓精简有力。

莎朗在观看《勇破迷魂阵》(1968),Rick(小李子饰)在片场拍戏《胜利大逃亡》(1963),Cliff(皮特饰)与嬉皮士的接触的一天。其中有一段落,处理的非常精彩。

从故事层面看是,Cliff坚持看老友的情况下,被嬉皮士扎爆了车胎,这时影片出现第一个冲突。也是影片第一次出现了暴力画面,嬉皮士男被狂扁。这时嬉皮士叫头头赶来帮忙,预示着一个大冲突的即将到来。但却以Cliff扬长而去收尾。

传统的一波三折往往是选择上扬,进一步加剧冲突,而这里却选择化解冲突。打破了剧作常规,同时也达成了另外一种形式的戏剧张力,直到结尾这种戏剧张力才得到明显的释放,这也是为什么看到最后,是磕了药一般的戏剧张力。

这种完成,是以戏虐观众而得以完成的。试想,当今电影圈,有那个导演编剧敢这样玩弄观众,可能影院观影的观众就要夺门而出了。从这一段落来讲,全然打破行规,在《低俗小说》里,昆汀做了一次,25年后的今天他又做一次更大的突破。从整部作品的布局来看,昆汀学会了克制,这简直是神一样的跨越。

镜头方案上,以嬉皮士头头赶来的过程为例:一组35秒的追赶蒙太奇镜头组合,值得注意的是仅是表现一个简单的骑马追赶动作。而这组蒙太奇是以两个9秒长度的长镜头结束了叙事,以及下一个镜头:Cliff扬长而去了。 (这一段落的设计可以完全取代《毕业生》中的追赶镜头成为新的教学案例。)

这次镜头总长度略长(相对于整片电影的镜头设计而言),更加剧了观影时对结果的期待。这种期待值越高,达成的戏剧张力则越强。带来了的情绪上焦虑也随着镜头长度而先行增长,再加上收尾的两组9s长镜头,完全把观众的心情与期待逼上绝路。配以简明的Cliff扬长而去镜头,如此实现戏剧上的一波三折可谓神来之笔。

但当故事进展快结尾段落,故事大冲突才出现,嬉皮士出现——随机杀人,几句台词便淡写轻描带出了嬉皮士的冷血与疯狂。这时昆式暴力美学又上场了,但十几分钟后又恢复了友好的平静。

莎朗谋杀案也完全未提及,Rick开始与莎朗一家相识落在了故事结尾。这种创作方式一如安东尼奥尼在《奇遇》中的剧本改编,将传统的三幕剧改为两幕,最初的冲突与矛盾完全避而不谈,故事引至了一桩婚外恋的讲述,均是悖逆传统剧作规则的。

两个小时对莎朗生活的描述,一个偶尔读点书喜欢聚会跳舞音乐的女性,一个精心准备礼物送老公的妻子,一个得到好反馈而兴高采烈的演员,在琐碎的生活中看到了一个惹人怜爱的普通女性。

亚当斯密在人性论中也提及,人的同理心因距离的拉远而减弱。莎朗对当今的大多数人来说不过是一个数字,一个事件。对其产生情感最难,但昆汀以一部电影做到了这样的共情效果,也是电影应有之意。我相信每个人包括我看到结尾她对邻居的关心,内心感受就是:“莎朗不要死”。

而对杀人狂魔曼森利用个人崇拜,控制一群年轻女性,狂热嬉皮士的追随者的表达上。是从Cliff遇到的搭车女开始,她便是这一群人中的一员。

开篇描述这群人一边唱着“这是为了父亲”一边在垃圾堆里捡东西吃,电影营造出一种超人理解的美好感,就如新闻画面中杀人受审判后的样子一般。以及影片中台词中暗示,他们是给年老的乔治提供性服务,才换得在旧片场的居住权。

在还原这一历史事件上,可以说昆汀表现的尤为细致以及克制。以日常表达狂热,落回冷血,一如她们杀人后毫无悔改的样子。

而实际上的Cliff不是也被杀了吗?真人真事又被昆汀大篡改。可能很多人已经要跳脚,真事完全是幌子。但是改编最忌讳只表达浅显的故事,而不能言其真义传递情感。昆汀的改编的要求高度电影化的表达。忤逆的是传统剧作意义上的形式,但精准的达到了改编的要求。

恶趣味与人情味的兼顾,就像香港电影中常出现的讨人喜欢的“痞子”,有点坏但不失温情。电影的整体构思,完全是一付大师做派,但又不惹人讨厌,只觉得调皮

影片里大量的各式老式西部片感,隐隐感觉这是真的是回到了60年代。

提到西部片,则不得不提及赛尔乔·莱昂内,一个把西部片讲出艺术格调的导演,当然也是昆汀的菜,昆汀和赛尔乔·莱昂内在镜头语言上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尤其是特写与直切的方式。

莱昂的三部“镖客”系列意大利式西部片,《黄金三镖客》等,堪称一绝。至今还未见到哪个导演,能把用如此之多的特写镜头搭建故事。达到高度的戏剧化后,也不失衡,没有沦为爆米花电影,留存影史,实属难得。

也可从中窥探一下昆式特写的变形前的手法,以及脚癖之谜。

而《好莱坞往事》,交叉蒙太奇的使用又是另一重亮点所在。

如莎朗观影与李小龙教学的回忆,直接对切,用如此直接的方式展示回忆,彼此促进,完美融合,完全营造出了1+1>2的戏剧冲击力,完全掌控了观众情绪。也算是从昆汀处,偷学到另外一招了。

在色彩上,丰富的色调与局部色相,从黑白片,到西部片,到日常田园感色调,色彩跨越之大,完成了至少十个以上跨越时空的场景,融合得很完美,也是惊喜之一。

拿我的配图举例,电影场景跨越之大,应用起来难度很大,而电影方面却组合的很好,可见昆汀在美学上的诚意。但可能有人会质疑,影片中海报的移动式呈现,但其实这种粗糙的制作非常具有年代感,也是刻意而为之的美感。

整体看下来,昆汀还是昆汀,一如《低俗小说》之时,那个消解叙事的“鬼才”。而这次的消解,其实从导演不要剧透的告知书就已经开始了,除了前文提到的剧作上的完成,实际放映时导演也下了很大工夫。

可以说,这次的消解与变革是电影内外合作完成的。最后回味电影之时,不由一笑,昆汀,有意思!电影的主权由他说的算,就差破口大骂了。“老子永远是鬼才”!

想起安德烈·塔可夫斯基说的话,“让一个人置身于变幻无穷的环境中,让他与数不尽或远或近的人物错身而过,让他与整个世界发生关系:这就是电影的意义。”

而当这演变成另外一种叙事方式时,普通却惊喜。第九部影片,算是老年昆汀反抗年老才衰的最佳证明了,一改踢里哐啷就是燥的少年,像一个成熟的老者。

虽然目前评分不高,但试想每一个走在前面的导演注定要经历一波这样的评价,一如李安。但所有对电影媒介的尝试与改变,注定都会写进影史,被后人嘉奖。

总之,去享受昆汀的俏皮话去吧。

结尾,想听听有电影学习需求小伙伴的建议,尤其是电影专业考研党。呼声高的话,就做一个镜头剧本分析文档,供大家学习使用。因人力有限,所以小编目前集中制作电影学院的必拉片目,下期是《飞越疯人院》。如果没有过多留言,应该会放到后面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