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菊豆》: 与其在夹缝中痛苦挣扎, 不如毁灭

爱情总是给人以美好的想象,而想象常把这种感情无限放大。 一场无法实现的爱情就像美丽的肥皂泡,对着阳光它绚丽多彩,却易于破碎。 肥皂泡破碎后产生的是魔鬼,他来自天堂,却背负着地狱的使命,无邪的笑容下隐藏着邪恶,常常令人不寒而栗。

由张艺谋和杨凤良联合执导的影片《菊豆》以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为大背景,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闭塞山区爱与恨交织的故事。 影片从杨天白这个典型人物身上挖掘出社会最底层民众的劣根性、落后性和封建性,让人产生一系列关于封建思想对人性的摧残的拷问。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动荡不安,各种力量相互交织着,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菊豆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为了生计,被卖给年长的杨金山当老婆;杨天青从小父母双亡,由叔叔杨金山带大,不得不依靠叔叔寻求活路。 菊豆的到来,给杨天青带来极大的情感冲击,同是天涯沦落人,让他们对彼此产生了惺惺相惜之情。 从菊豆跨进杨家大门的那一刻起,悲剧就已经开始酝酿,菊豆的那句“你听听,猪在听它的命运”激发了杨天青对眼前这个女人所有的激情。 在红布染满染缸的那一刻,一颗魔鬼的种子已经开始萌芽,这也注定了菊豆和杨天青恋情的悲剧结局。 他们一次次想要分开,最后却还是在一起。 菊豆和杨天青的恋情是不伦之恋,他们不会得到幸福,他们的孩子杨天白也不会得到他人的认可。 这也就决定了杨天白只能叫自己的爷爷为“爹”、自己的亲爹为“哥”,这是杨天白的不幸,也是杨天青的悲哀。

影片中的杨天白是爱情的结晶、魔鬼的化身,杨天白的命运代表了那个年代的荒诞、怪异。 他诞生于黑暗之中,生就了一副魔鬼心肠。杨天白从小就目睹了母亲和“哥”的暧昧关系,他无法反抗这一切,只能用石头砸窗子,那是憎恨和不理解。 杨天白在凄冷的月光中穿着一身黑色衣服,承担着与他这个年龄不相符的压力。 在影片中,杨天白的衣服大多以黑白为主,单调的黑白色代表着人物内心的压抑。 在杨天白三岁生日这天,他穿了一身红色的衣服。红色代表着喜庆,同时也代表着邪恶、血腥。

杨金山对菊豆和杨天青的恨意无法遏制。 他恨菊豆的背叛,恨杨天青的不忠,恨自己的断子绝孙,他将所有的恨意全都归结在了杨天白身上。 在染池边,他想杀了杨天白,那双苍老的手慢慢带给天白死亡的气息。 而此时出现了一个颇具戏剧性的镜头,小天白回身一转,连连叫“爹”,这几声“爹”触动了杨金山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他宁肯将天白当作自己的儿子,这也就注定了他最后的命运。 杨天白看着杨金山在染缸中垂死挣扎却无动于衷,他的眼中先是掠过一丝惊恐,后是呆滞,到最后却大笑了起来。那种笑令人不寒而栗,那笑容下隐藏着的是杨天白的真实面目吗?邪恶的笑容使我们仿佛看到了黑暗幽灵做坏事后的得意忘形,看到了影片中所有人的结局。

杨天白一直在传统与亲情的矛盾中挣扎着,不知何去何从。 他在不正常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目睹着母亲的暧昧生活,他一直生活在恨与迷惘之中。在没有爱的世界中,活着比死更需要勇气。杨天白活得艰难,活得痛苦,已经失去了爱的能力。 他对父亲杨天青很冷漠,他与杨天青的“清清白白”是对他们极大的讽刺,他与杨天青以“兄弟”相称更是命运的捉弄。封建礼教观念压得他们喘不过气,,他们没有冲破封建牢笼的足够勇气,所以只能默默接受。

对杨天青的冷漠,是他小心维护自己尊严的唯一方法,他不想承认自己是一段不伦恋情的产物,也不想去面对现实。每次将杨天青关在门外时,都表现出杨天白内心的自闭。他不愿打开门去接受这个毗定的玑实,只想将自己蜷缩在一个黑暗的角落里,独自品尝着黑暗带给自己的快感与满足。他逃避现实、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因愤怒而扭曲的脸孔像是经历了千百年的沧桑。

杨天白用无言的沉默、诡异的眼神、麻木的表情,来表达他的恨意。 他恨来到这个世界,恨自己的命运。 杨天白回家之后疯狂地寻找着,在地洞里发现了“偷情”的父母。他无情地将杨天青丢进了染缸,十几年前的情景重现,那个魔鬼在人间复活。 看着挣扎上来的杨天青,听着身后母亲撕心裂肺的哭喊,杨天白拿起棍子对准杨天青一棍砸下去。染房内的红布以最快的速度掩盖了死亡,满缸的红色令人心惊胆战,红色营造了死亡的氛围。这也是张艺谋惯用的手法,以色彩来预示人物的命运。 在爱与恨的挣扎中,杨天白最终被恨所吞噬,人性中的自私肮脏暴露无遗。

无论是杨天白,还是菊豆和杨天青,最终也逃不掉他们的宿命。 院子内的阳光透过密密麻麻的缝隙,照射到杨天白身上的寥寥无几,那斑驳的树影透视出他内心的迷茫、不知所措······

影片以燃烧的熊熊烈火结束,那火光映红了原本死气沉沉的天空,火苗穿过了院子的天空,如同他们的灵魂得到了释放和解脱。 大火燃烧着人的欲望,也燃烧着人的幻想与希望。 与其在夹缝中痛苦挣扎,不如毁灭,无论是天使还是魔鬼,都将在大火中重生,得到净化。 无论是爱与被爱、恨与被恨,都将冲破一张世俗的网,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

菊花盛开,豆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