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无问西东》, 四段故事, 情绪上会有起伏, 没掀起多大的波澜

首先在电影《无问西东》里,战争,爱情和母子情是真实的,稍微大一些的情感完全无法给观众代入感。而之所以引起清北同学的共鸣。刚开始我觉得是作者不懂剧作法,节奏太慢,后来我觉得是以作者为代表的创作团队不理解什么是清北精神。我看过不少清北同学的毕业电影,有一部分真的是让人感同身受,会心一笑,他们真的贴近了人物也贴近了生活。我们随着他们的快乐而快乐,随着他们的忧愁而忧愁。可是这个片子,导演和人物是隔着一层厚的玻璃,你没有真正的触碰到他们。

它背后的历史是很伟大,但仅仅因为这些存在的历史、存在的人物,这部电影也就跟着成为了上乘佳作吗?情怀不是一蔬一饭,一房一舍的片段堆砌。情怀更不是呐喊,把口号等同于内心的真。情怀必须放在情境里,人物必须落实在内心。很明显,这部以西南联大这段历史为素材的电影是想唤起有关大学文以载道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的电影,光以这种形式去表现理念,是非常苍白的。影片无论是从影像形式还是剧作,都弥漫着作者少年不识愁滋味的人生阅历,都遍布着作者对于清北精神最表面的认识。

然而,影片的技法过于简单,影像过于现代,对于严酷环境的描写是温室里的人才会有的想法。以学术来说,片子中根本没有体现大师的艺业,学习的过程非常单薄。联大当年有陈寅恪,刘文典,沈从文等一系列薪火相传的大师,学术是凌驾于学校,文化的魅力凌驾于战争。对于外面的敌机才有效果。不然学生冒着危险学习的目地是什么。不是为了上清华北大联大,是为了在艺业上有所成,是被艺业的魅力吸引。

因为有甘于清贫,薪火相继的大师,因为有被知识打动甘心守道求知的学生,因为有人,有一群相互同学少年的集体,才有了学校。联大建成的目地是为了保存火种,保存文化属性的血脉,这里面的中心,是一个鲜活的,相信并追寻理想的学生。当然这也是这些年的现状,随着资本化和商业时代的到来,五四精神和民国西南联大时期的大学品质逐渐成为了符号化伪精英式的品牌,脱离了原来的基础也不再接地气。于是电影的中心在不知所云的巧合的传承里显得那么无力,归根到底是这个五四以来的精诚所至的精神,在今天被稀释的只剩下了口号。坐在个体主义的位置,是无法创作出集体主义的感染式作品来感动一帮持着个体主义的观众。

最后,这四则故事是好的,这一头一尾在英勇牺牲的家国主义情怀以及那段纵横在霍乱时期的爱情面前显得是那么得苍白无力。四段故事,情绪处理上总会有起伏,但是这两波骇浪似乎也并没掀起多大的波澜。沈光耀这波剧情里的小巨浪确实打湿了我的眼眶,毕竟当那位阔少爷的眼光坚定面色从容得愿为身后的这片土壤义无反顾之时,导演的确让我感受到了那一刹那间的慷慨悲壮,也就是那一刹那,让这个角色欠缺的完整性一下子圆满了,或者说一不小心就突然没了讨论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