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使电影情节有趣, 令人心碎又扣人心弦? 答案是编剧

每一个编剧都渴望创作出经典的角色,写出传世的作品。哪怕是一部纯纯的校园情爱电影,编剧的心都是向往着传承。

当然,有如此的用心是好的,现实又是另外一个局面。为什么同样的素材,但是有人创作出了像“教父”这样经典型的角色?但是更多的创作的作品令人记不清楚是“教”还是“父”?

今天这篇以剧本的写作基本原则入手,结合影史留名的几部电影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1972年3月24日在美国上映的《教父》,不论是电影人还是演员,这都是一部必修的电影课。这部电影是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执导,马龙·白兰度、阿尔·帕西诺等主演的黑帮电影,该片1973年该片获得第45届奥斯卡奖最佳电影、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奖。2007年被美国电影协会选为“百年百佳影片第二位”。

《教父》改编自马里奥·普佐的同名小说。

写《教父》时,普佐已经45岁了,他用3年时间写完了《教父》。《教父》成为20世纪70年代美国最畅销的小说之一,它内容惊险,情节紧凑,深受各国、各阶层读者的欢迎,风靡世界,连续畅销了十余年。小说还被美国派拉蒙电影公司改编为同名电影,由导演科波拉执导,分为三集,荣获第45届奥斯卡金像奖中的最佳影片奖、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改编剧本奖三项大奖。

继《教父》之后,马里奥·普佐又写了四部犯罪小说。它们是:《傻瓜灭亡》、《西西里人》、《第四个K》和《末代教父》。其中,《末代教父》沿用《教父》的家族犯罪小说的模式,在商业上也获得巨大成功。

普佐还是一位编剧,编有《教父》1至3集,《超人》、《大地震》、《棉花俱乐部》等电影的剧本均出自他手。作为《教父》第1集和第2集的编剧,他获得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

抛开演技与当时的影史背景来看,单纯只是回剧一下这部电影的基本故事情节。

这部电影讲述了以维托·唐·科莱昂为首的黑帮家族的发展过程以及科莱昂的小儿子迈克如何接任父亲成为黑帮首领的故事。

如果只是看这样的剧情介绍,是不是觉得有些像国产电影常喜欢用的“霸道总裁”的套路?

比如这部2017年“集结”各路流量的电影《游戏规则》!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学生”子豪历经多次血雨腥风,与好友方杰成为青帮老大唐先生最得力的左右手,并逐渐成为生死兄弟,并且被唐老大女儿芊芊所爱。唐先生最终查出子豪的真实身份——蓝衣社成员。两人正面对峙,一声枪响,最终倒下的是谁?好友方杰会作何选择?芊芊又怎么面对父亲和爱人的生死之斗……

看!论情节的曲折,咱们这部国产电影是不是胜过了《教父》——多么富有神转折色彩!

但是,为啥《教父》是经典电影中的经典?而这部《游戏规则》看完之后要被女生问“这是不是郭敬明写的剧本”?

因为这部《游戏规则》东拼西凑的电影桥段和没有任何逻辑可言的剧情,透过这电影的名字,你完全想象不出来这到底是个什么内容。

开场弄的跟科幻大片一样,差点把漫威电影中的超能力都搬出来了,噼里啪啦的开枪,然后入狱,然后逃狱,接下来是枪战!枪战!枪战!枪战......其中夹杂着为了枪战而铺垫的兄弟义、父女情、突出其来的爱情。

这些神奇的剧情包括且不限于:令人分不清楚应该算女一还是女二的角色去替他父亲以命赎罪、剧组为了省布料演员衣服小码裹身,如果再在外面加个裤衩可能是民国“超人”、几个上海滩大佬,互相勾心斗角的劲儿完全感受不到,就是自说自话的在那演......

完全超越了时间空间的概念,不得不佩服导演,编剧的脑洞,以及演员的定力,他们自己看到会不会笑场啊——但是,观众一定会笑场!

反观电影《教父》,没有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I'm gonna make him an offer he can't refuse.一句话,将黑手党本质体现的淋漓尽致。

说到底,编剧真正的功底,不一定是要把所有的感情、所有的故事都揉在一部电影中。最为重要的是如何构建人物深刻的内心世界。

构建人物角色的复杂性,往往不是在于一堆事情供他选择,而是在选择的时候,他是真实在表达自我。

哪怕是只有一个选择的时候,这样的选择正反两面的理由都要充分,角色因为这样才会内心冲突面挣扎。

当然,挣扎也不是说嚎叫或者动枪.....越是沉稳,越是不动喜忧,越是令观众觉得同情。这样,由此构建起来的深刻的内心世界也会被视为人性中独特的一面。

《教父》的成功恰恰证实了这一点。

Marlon Brando。并非血腥残忍,却有着一个黑社会教父应有的全部威严。

决绝、果断、雷厉风行,低忖时却又不失优雅与桀骜。绝对的绅士与气宇。威而不猛。

他在做真实的自己。

如果他是一位典型的暴徒,从开始就会付诸暴力的行动,但是他是个思考者。如果有其他解决办法呢?如果可以获得更多呢?如果是谎言呢?不好的事情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是自己?他该不该去做?

他有过疑惑......

就像任何人在遇到某些抉择拿定主意之前,有的思考与不安,他也有。区别是,他有更强大的精神世界在支撑,因而他的决定看起来那样的果断。

观众喜欢看到角色在内心冲突中或者是受折磨,或者是提供一些能代入现实感的思考方向。这令他们有安全感或者同理感。

其次是做出意想不到的选择的。

这点,对于编剧来说,大家都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一种创作技巧。就像每个人都会煮面一样,区别是煮出来的口感可能并不适合观众来品尝。

角色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了角色的丰富与饱满性。当我们在讨论一个角色的时候,更多是讨论他的某些选择。

如果这些选择是大多人会选择的结果,大家认同这是一种共性行为。但是,当一个角色的几乎全部的选择都是能与大多数观众一样,或者被料中的话,虽然也可以理解是人类的共性,却也失去了观影的乐趣——我看着你和我一样,我为什么要花三十块钱电影票钱来看你?

因而,观众喜欢看到人物在选择中做出乎意料的决定。也许,这些决定令观众开心,或者让他们觉得气愤,或者是好奇。不管是哪种,都有讨论的价值,那么,都将获得更多观众去观影。

当然,这种出乎意料并不等于没有逻辑感的脑洞大开,而是在符合角色的性格与身份的。比如在电影《心灵捕手》中,医生为了没有去看他一直想去的棒球比赛而是去“见个姑娘”,这样的情节更得博得观众会心一笑。

以及,人物在不断选择中要有成长。

人物的内心世界,往往就是建立在不断选择中成长的过程。不管是挣扎还是顺从,这样的选择必然让一个人能看到其成长轨迹。

一个角色没有被限定在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故事的发展自然显现在观众眼前。宛如,一部电影过后,我们跟随着某个人,也体验过了另外的人生。

很多国产电影,往往在“成长”中是欠失的。大概也是因为一出场就是秒天怼地能升天,设定值太高了,以至于后来没办法长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