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抄袭也能红六年, 不愧是王牌国综

点击电影铺子 主页右上角 设为星标

有这么一档国综。

靠着最野的操作,一开播便抢占n多热搜,弹幕网友一水儿的叫好。

估计有人已经猜出来了。

铺子说的,就是他——

《奇葩说》第六季

《奇葩说》2014年第一季开播,就凭借“不正经的辩论”得到了豆瓣9.1的评分。

几乎每次开播期间都在热搜榜榜上有名。

更别说那些屡屡刷屏的金句,更是成了一代人的记忆。

最近,《奇葩说》新的一季高调回归,赛制也越加“狂野”。

新奇葩们实力强大。

老奇葩们重返海选。

而一向高高在上的导师也被拉下神坛,亲自带队下场打辩论。

选手们大呼“我太难了”。

爱搞事的MM马却笑了。

“我特别喜欢这一季的这个赛制

所有的老奇葩从刚开始就要经历这种折磨”

二分之一生存战,开场就是公开选题。

再加BBKing“下放”56强。

压力倍增。

新奇葩害怕被分到BBKing对抗组。

老奇葩担心被新人超越。

所有人都忧心忡忡吗?

不。

紧张中透着嚣张。

火药味异常浓烈。

辩论界前辈级人物储殷,霸气指名黄执中。

狼人杀职业玩家小黑,枪口直怼肖骁。

更残酷的赛制,更密集的看点,更优秀的辩手。

精彩大战,一触即发。

奇葩说播出已有五年。

五年间,即使步履蹒跚,甚至一度陷入舆论撕x的漩涡。

但《奇葩说》却还能在第六季触底反弹。

每年都能收获一大票忠实粉丝。

你可能要问,《奇葩说》到底好在哪儿?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大环境下,所有的综艺节目都在谄媚的向我们疯狂输出笑点包袱和没什么营养的噱头。

他们的确会像痒痒挠一样,惹得观众哈哈大笑。

但关掉视频后我们心里只会留下更大的空虚。

这种欢愉太过浅显,往往并不会触及到我们的情绪记忆。

而过于深刻严肃的节目又很难引起人们继续关注的欲望。

他并没有刻意的制造冲突和噱头,抖一些毫无营养的包袱。

也没有死板的咬文嚼字,过于强调专业性。

从第一季开始,马东对这个节目的定位就是“一档不正经的辩论节目。”

作为一个辩论类节目,他敢选题。

催婚是爱是变态?

我不生孩子有错吗?

大城床还是小城房?

份子钱该不该被消灭?

人们都终将变成自己讨厌的人是不是一件坏事?

这些题中,有的是一种社会现象,有的是一种流行文化。

还有的,则是你已经在心底和自己辩论多次的问题。

作为一个不正经的节目,他奇葩观点层出不穷。

前有薛教授用办企业来形容结婚:

“结婚就是办企业,就是签合同。办的是家庭企业,签的是一张终身批发的期货合同。”

后有黄执中不该鼓励绝症患者坚持下去。

“鼓励的话是关闭真正沟通的话语,当你走的时候,当你离开这个病房,我会希望你会自己也知道这是我们最后一面,请你把他当成我们最后一面的时候对我说,趁我还能听,趁我还能回应。”

他们让我们知道,原来这个世界,还能用这样的方法去解释。

原来这些离经叛道的想法,都是可以被接受的。

作为一个不正经的辩论节目,他向我们展示了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

它可以是理性中透着感性的。

比如第五季异军突起的哈佛法学院才女詹青云。

在“每个人都可以按键复活一位最爱的人,你支持吗?”这一辩题中,她先是将题目重点换成政策,然后把死亡拉近到个人。

然后一步步将“复活”能够带来的好处,和没能被选择带来的痛苦结合,击碎了看似美好的幻想。

接着,她将论点放大到复活的社会性上:

“复活”会让爱变得不那么纯粹,他会吸引来一些功利性的操纵。

于是,在未来的世界,我们的社会问题不仅是贫富分化,还会是生死分化。

陈述结束,在赢得全场叫好外,还有一起一片的鸡皮疙瘩。

除了理性的思辨,选手们还可以一边玩梗抖包袱,一边把道理说明白。

比如老奇葩傅首尔。

在“如果有一个知识芯片同化所有人的知识,该不该用”这一辩题中,她就用一个段子很好的消解掉了辩题本身的严肃性。

或者是煽情中将道理娓娓道来。

比如蔡康永导师。

等等等等。

看奇葩说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观众们都是墙头草。

也许上一轮正方刚刚说服一批观众,下一轮他们的支持者就可能完全叛变。

道理和立场在我们心中坚持不过三分钟。

建立,推翻,再建立,再推翻。

这并非是我们不坚定,而是每一次,辩手们都在拓宽我们的视野,增加我们能看到的东西。

每一次你以为自己已经考虑周全的时候,他都会冷不丁的打出一张你从未见过的牌,让你建立好的逻辑泄了气。

在我们一次次立场的摇摆中,

《奇葩说》给了我们每个普通人一次好好思考的机会。

《娱乐至死》一书中曾经提到过,在一百多年前的林肯总统时代,当权者的辩论台不过是菜市场的一只小箱子。

候选人站在这只小小的箱子上,发表大段大段艰深晦涩的演讲。

“台”下,无论是农妇或者牛仔都能听得津津有味。

而如今,

我们拥有了先进的形式,却抵不住电视和网络上却充斥着的,看完让人更觉空虚的节目。

是人们不再愿意花费时间去思考吗?

是人们放弃了对知识的追求吗?

不。

《奇葩说》的火爆恰恰证明了,作为智慧生物,我们仍然求知若渴。

我们仍然能够包容不同的观点,理解理性论证和共情思考,懂得倾听其他世界的声音。

电影铺子

电影大餐、生活甜点,荤素搭配,常吃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