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心迷宫》: 让观众耳目一新的另类叙事, 趣味性与多向性的风格化叙事

就《心迷宫》上映以来的观众反应来看,很多人把它捧为烧脑神作,也有人说它是电视电影,品质过于粗糙。 但公众对于这样的影片无疑是陌生的。 为了区别于以往主流叙事手法,导演忻钰坤在此向我们展示了层层铺垫,层层勾连,伏笔与偶然事件相伴而生,最后指向事实真相的风格化叙事。

《心迷宫》将悬疑推理过程的快感发挥至极致,不断制造着事实层面,又在前一个事实层面基础上不断反转,推翻前一种事实的同时制造出新一种事实,直到影片结尾真相揭露,父子两人在殡棺处对着真相相对无言,真正的事实才裸露在观众面前。《心迷宫》虽为忻钰坤导演的处女作,但在此之前,忻钰坤已经拍过20来部法制栏目,对于悬疑推理的过程已然得心应手。影片围绕树林误杀这一场景反复制造事实平面,又在此基础上推翻之前的构造,层层推进。 在开篇交代了第一层平面。即宗耀与黄欢在树林中幽会,被白虎敲诈后误杀白虎,两个年轻人只好匆忙逃往县城,之后借由王宝山在前往丽琴家私通时经过小树林引出第二层平面,大壮对丽琴的爱慕使故事走向了更荒诞的方向。第二层平面铺陈完毕,才开始进人影片的核心层面。即村长肖卫国小树林焚尸,当晚参加同村宴席的肖卫国在夜晚偶然见到了自己亲生儿子宗耀误杀白虎的过程,因而护子心切,不惜帮助儿子焚尸。

依据剧中人物动作,影片又围绕“尸体的主人”这个中心处问,设置了第三层平面,即黄欢、陈自立、白虎,宗耀带着黄欢逃往县城之后,村民误以为尸体主人是失踪的黄欢,随着黄欢的出现,尸体的主人指向陈自立,再以一种更荒诞的方式揭示陈自立并非尸体主人。此时白虎的哥哥甚至还要借用尸体“冒充”白虎躲债,在影片最后村民才明白尸体的主人正是白虎,与前一段事实层面相区别,对干尸体主人影片却采用类似希区柯克式的悬念设置方式,即提前揭示悬念。在开篇便被告知尸体的主人正是白虎。尸体的推理与事实的推理相结合,已知与未知不断交替,调动着观众的感官与思索,使得《心迷宫》呈现出更具有趣味性与多向性的风格化叙事。

在具体的叙事推进技巧上,《心迷宫》也一反常态,其中使用最频繁的推进技巧是其他影片中不常见的“偶然路过”,借由各怀心事的人们在行动中的偶然推进故事的发展。 动作细节勾连故事走向,无疑是电影艺术不同于其他表现形式的魅力所在。 因而影片中多次出现复杂的多层观望。 开篇的丧礼酒席相关人物悉数登场,多层偶然勾连。 仅仅小树林这一核心场景,先有宗耀与黄欢心事,与观望者白虎的矛盾,之后是肖卫国的观望与参与,在肖卫国焚尸过程中又有王宝山的路过。 借由这种封闭、荒诞空间下人物参与,影片呈现出非常有趣的复式。

每一个场景都呈现出双层乃至多层平面。 譬如说最为精彩的陈自立死亡的事件,影片开头截取了大壮谋杀陈自立的镜头迷惑观众,之后非常荒诞地借助陈自立接电话误坠崖完成了大壮的心愿,随着故事的推进。影片再次回到这个场景,原来陈自立接到的死亡电话来源于村长肖卫国。在这种精致且节约的构造下连同“猪圈”这个场景也成为重要的场景线索串联出故事次序。

借助于不断反转推翻的事实层面、提前向观众告知的中心疑问以及大量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偶然事件。《心迷宫》呈现出让观众耳目一新的另类叙事,不同寻常的叙事快感不断刷新着观众的感官与理性,这便是这部不依靠明星与精致制作的影片能够在市场脱颖而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