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星”重拾希望 《希望的大地》三大细节助力好口碑

正在央视一套热播的时代燃情巨制《希望的大地》目前已经播出过半,该剧自播出起获得了观众的众多好评,口碑和收视表现良好,微博话题#电视剧《希望的大地》#阅读量突破了2370万,话题讨论度稳步上升,百度指数也稳居前列,还得到了《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文艺报》等众多媒体的评论点赞。近日剧情迎来小高潮,马尘的“新星”电子厂重获新生,让荧屏前的观众表示松了一口气,而缺了一条腿的马昊付出比常人更加艰辛的努力,从挫折中爬起。来自各行各业的几位主人公对待挫折的态度也让观众由衷敬佩,诸多观众表示一天播两集不过瘾,强烈要求加更。

现实+浪漫

哲理台词凝练不失文艺

《希望的大地》多线并行的叙事形式令人耳目一新,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加上浪漫主义的表达让观众找到共情,经典且富有哲理性的台词,让观众感到尤为惊艳。在最近播出的剧情中,马尘的“新星”电子厂再遇坎坷,被开出黄牌破产警告,全体职工在韩小亮的带领下自愿加班并保质保量地拿出了2000台电话机。从深圳考察回来的郑市长目睹这一切,对新星的拼搏精神和市场意识大加赞赏,他用“社会主义不是从本本上印出来的,是争分夺秒干出来的”表示对“新星”职工的肯定。正如吴欣然对马守民说的:悲剧的开端,往往是荣耀的起点。“新星”电子厂的死而复生正是职工们不畏艰难、坚守本心的结果。

“心怀希望,梦想蓝天”。每个人小时候就知道,纸飞机是飞不高飞不远的,长大了却还是折纸飞机,说明心中还有理想,那是蓝天。马尘用“风可以吹走一只大白纸,但却吹走不了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就在于不顺从,不认命”来形容自己与命运搏斗的坚决,他的顽强不屈正是当代创业者的学习榜样。而除了马尘,剧中其他人的台词也正能量且富有诗意。面对死而复生的“新星”电子厂,吴文渊教授有感而发,“改革者一路会遇到很多质疑,不能因此就停下步来,也万不能想到什么退路”。面对红星师裁撤,柳诚自愿降级到边防部队任职,他一句“只要不脱这身军装,让我到哪都行。没在这身军装撒过血破过皮的人,永远不知道他的真正价值是什么”表达了他守卫人民、守卫祖国的赤子之心……《希望的大地》用台词勾勒出一腔热血,用言语呈现出伟大情怀,值得观众细细品鉴。

还原+美学

鲜明年代追求电影质感

作为讲好故事的基础,《希望的大地》镜头中的所有元素,都是特定年代的特有产物。在主创的精心设计下,每一幅画面,每一个场景,道具、服装都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田巧妹、柳诚家里的桌椅板凳、大花毛巾、墙上的竹筐、甚至桌子上的酒杯;马守民家里的鸡毛掸子、暖水瓶、铁质洗脸盆;戴杏芳所在的走在改革前列的深圳歌舞厅的布局,“新星”电子厂开现场工作会时,墙上贴着的“安全生产质量第一”的大红标语,都刻着时代的印记。

《希望的大地》力求在还原年代氛围的同时,追求美学上的质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八大之前的34年间,工、农、商、学、兵 各个领域的小人物在改革浪潮中经历了人生沉浮,他们在衣食住行上的变化也是整个中国经济的变化。一方面是自然流程的事件和生活讲述贴切真实,一方面精心设计的细节匠心是整个剧成立的美学追求,两者相互融合,交相辉映,被观众称为是“电影镜头般的质感”,很多观众表示“复古的物件、场景让人与那个年代的人拉近了距离,看见前辈们的加倍努力与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让人在未来更有拼劲”。

真实+鲜活

摆脱脸谱化的人物塑造

作为一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剧,《希望的大地》把握改革的精髓,在真实历史背景的基础上对过去进行艺术加工。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据编剧王成刚透露,该剧超过60%的情节由真实事件改编,比如远在深圳的马昊因为技术过硬被升为工长,他所在的建筑工队创造了世界第一的“深圳速度”,他给戴杏芳的明信片上写着“我在25楼想你,我在26楼想你……”就来源于生活中的真实事件。

除了注重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希望的大地》还着力于对人物形象的刻画。马尘力图呈现原型人物的特质,他坚守理想,不怕吃苦,有大智慧和高格局,同时也有冲动的缺点。马昊有手艺有头脑,敢想敢做,同时他也有不计后果的缺点。还有吴蔚然、柳莹、田庆丰、董望春作为改革一代中佼佼者的代表,也经历过困顿、失败、振作走向成功,挑战了生命极限的同时,也突破了自我内心的极限,获得了重生式的成长。而最有色调的人物吴文渊,秉承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和独特审美价值,始终站在时代最前端,为改革开放出谋出力。剧中人物摆脱脸谱化的标签,清新不落窠臼,真实而有力量,鲜活而不死板,让这部剧在拥有电影质感的镜头语言和强大的台词功底的铺垫下,使观众找到更多共鸣。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人总是在生活中的挫折中不断成长。刚刚挽救“新星”于危难中的马尘首次进军彩电市场,将遇到什么样的危机?吴蔚然转身投入电脑组装生意,会顺利拿到首笔贷款吗?今晚央视一套黄金档,共同在《希望的大地》中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