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村巷、民居,沙龙、古琴、高楼,银幕上呈现的是乡村和城市不一样的生活,两名女性不同的人生境遇被真实记录,而女书作为“密语”串联其间,让彼此对话、彼此心意相通。近日,以女书为题材的纪录片《密语者》在全国上映,影片讲述了两名与女书密切相关的中国当代女性,在面对人生困惑和抉择时,努力寻求自我突破、自我疗愈,追求独立成长的故事。
女书是目前世界唯一女性文字,源于何时、由谁创造,学界众说纷纭。作为一项国家级非遗,半个多世纪以来,女书被冠以神秘色彩,并活跃在大众视野。近年来,围绕女书的学术研究、手工文创、影视作品、音乐剧等不断出现,女书背后所蕴藏的文化意涵和精神密码正被解读。不同于传统人文历史纪录电影,《密语者》并未花大篇幅追溯女书的历史和流变,而是聚焦胡欣、思慕的人生境遇,细腻描摹女性的心态和处境,直面人生难题。
胡欣曾是最年轻的女书传人,影片中她的遭遇发生在女书发源地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一个物产丰富、溪河蜿蜒、山岭纵横的湘南边陲县。女书研究专家、清华大学教授赵丽明说,地处三省交界相对富庶的绿洲,造就培育了女书这一文化奇葩。1949年之前,江永部分乡村妇女,尤其是几位知名女书传人,大多经历家庭的不幸和生活的坎坷,她们借助创作、交流女书,倾诉、宣泄内心的痛苦,获取精神上的共鸣和抚慰。
作为江永县农村本土成长的女性,胡欣面临着当地社会的传统观念,承受着性别压力。从最早的“家里生了四个女儿,别人就把我们家看得弱一点”;到后来因为“对方要男孩”,婚姻也亮起了“红灯”。胡欣的生活一度陷入迷惘中,与旧社会女书传人的遭遇类似。在城市生活中长大的思慕,自小学习艺术,弹钢琴、练古琴等,2013年初次接触女书,给她“带来了很享受的体验”。在恋爱上,思慕以为遇到了懂浪漫也懂自己的意中人,然而在相处中,却遭遇爱情婚姻和个人精神追求的两难。
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曾说,女书,是中国文化深山里的一朵野玫瑰,是妇女自我解放的第一步。《密语者》导演冯都认为,这些女性在当时没有平台表达自己,不是自怨自艾和放弃,她们选择了一条智慧之路,用创造的文字去建立一个属于女性独有的私密空间,分享苦难,并给彼此力量。影片中两位女性的遭遇通过女书相连,虽不同地域、不同时空,然而彼此观照。
影片拍摄自2017年始,历时3年多,见证了两名普通女性的从容、坚定、热情、执着。胡欣的婚姻很快结束了,面对传统的藩篱,她用从容淡定的心态去面对,并找到了“强大”的意义,“我作为女书的传承人,希望经过我的努力,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女书、知道女书,当我强大了,女书也就重生了。”从恋爱到婚姻的途中,短短几个月让思慕明白,自己的人生不能被别人安排。
纪录片中的对话,让女书有了穿越时空的厚重和力量。光影照进简陋的老房子里,80多岁女书传人何艳新的故事如此真切感人。虽然年龄相隔近半个世纪,胡欣与何艳新早已成了忘年交、成了亲人、成了知己。胡欣问何艳新:“你觉得你这一辈子苦不苦?”“苦了一辈子,看你还是很坚强。”何艳新提醒胡欣,应当像爱护女书一样爱自己。何艳新此前很苦,但她获得了晚年的安详与宁静。在胡欣眼里,何艳新是一位睿智的老人,“虽然她一辈子生活在农村,但她的眼睛很亮,眼里有光,是女书给了她寄托。”
对于1949年前“含泪蓄悲”女书传人的遭遇,思慕从中汲取的是警醒和反思。在读到过去“做官做府无资格,学堂之内无女人”的女书句子,思慕用女书写了一封跨越时空的回信,“细读女书情意真,身为女子心相通,女书先人受尽苦,如今女子新气象,婚配与否由自己,自强自立得自在。”她解释说,我想告诉以前的她们,现在我们女性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在提醒自己,一定要做精神独立的人,时时刻刻都不要迷失自我,“女书是女性历史的一个印记,它就像一盏警醒的灯,以前的生活多苦,不能再走老路了,要往前走。”
《密语者》的叙事表达沉静、内敛、不事张扬,故事讲述克制、含蓄,有一种温柔的力量。故事主角、故事发生地、故事本身,就是我们身边甚至我们自己的境遇。如此,让观众与真切的现实社会产生共情,从而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更好地看见彼此,理解彼此。
非遗文化让影视观照现实,影视让非遗文化传承延续。女书元素贯穿影片全过程,以一种轻柔、微妙的方式让观众对女性群体、人生遭遇有更多、更成熟的认识。导演冯都说,女书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不仅承载着女性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更传递着女性之间的情感与智慧。
影片的镜头语言也在讲述女书的“普适性和平等性”。结尾画面中,生活中的普通女性逐个出现,老人、小孩、年轻人,一张张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女性面孔,映照出万千普通人的生活日常,她们为人母、为人妻、为人女,她们认真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力量和智慧,勇敢地面对挑战和困境,实现自我价值。
每一个人,都有着独特而又真实的人生。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