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忠:每一个角色我都还是小心谨慎

娱乐头条 4306℃

黄志忠:每一个角色我都还是小心谨慎 - 陆剧吧

黄志忠在电影《三叉戟》中饰演经侦警察崔铁军。片方供图

演员黄志忠会承认自己由于年岁渐长而带来的身体脆弱。相较于他在荧屏中那些铁骨铮铮的形象,戏外的黄志忠随和、接地气。

如果说每个演员都有属于自己的一股气质,黄志忠总是和正直、铁血、硬汉这类词关联。这取决于他过去很多深入人心的角色,都是极为英雄、正面的人物。《大明王朝1566》中的海瑞,《功勋》中的袁隆平,以及新作品《三叉戟》中的大背头崔铁军,黄志忠都在多维度刻画那些“厉害的人物”。

对于自己身上这股“凛然正气”,黄志忠认为这跟自己曾经是职业篮球运动员有关。竞技体育的冲锋和拼搏塑造了他的精气神。黄志忠不怒自威,见过他的人多少都会有这种感受。多年前参加综艺《一年级》,黄志忠担任台词老师,对于迟到的学生他会怒斥,看不惯的行为他会直言。而这些,都为他饰演过的角色做了注解。

黄志忠:每一个角色我都还是小心谨慎 - 陆剧吧

黄志忠在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2007)中饰演“大明利剑”海瑞。资料图

对于大背头这个角色,导演高群书表示,一开始想到的就是黄志忠。《三叉戟》中的三个主角既有老警察的普遍性,又各具人物个性。三个人各有标签,共有使命。在高群书看来,无论是黄志忠还是其他两位主演姜武、郭涛,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戏骨,演技一点问题都没有。但重要的是如何成为片中这个人物,包括眼神、肌肉反应、心态都到位了,才能真正达到那种融会贯通,这需要一点点磨,一点点碰。

黄志忠也从未把自己的过往经验当做“什么都能来”的金刚钻。他面对角色仍会紧张,几乎每次都是打碎过去的自己重新塑造。在绝大多数人的理解中,到了他这个岁数,演员已经不畏惧演任何角色了,单凭丰富的经验和沉淀的人生阅历就能对角色游刃有余。

黄志忠觉得“不敢”:“每一个角色、每一次工作我觉得都得小心谨慎,尤其像这样一个警察。那天我们给现役的公安干警放了一场,那场我特别忐忑,说遇到真警察了,你们觉得合格吗?能够及格吗?你们觉得要是像那么回事,我心里才踏实。”

永远要做足准备

黄志忠:每一个角色我都还是小心谨慎 - 陆剧吧

黄志忠在电影《三叉戟》中的造型。片方供图

南方周末:常规的警匪片就是警察黑帮两拨人,但《三叉戟》特别复杂?

黄志忠:我觉得这部戏从结构上跟我们看到的国外的警匪片,或者有些国内的警察题材影片还是不太一样。因为作者写的很多事件都是真实的,都是采访身边的战友得来的。

南方周末:这部戏几乎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生活史,而且很完整。

黄志忠:对,所以我觉得特别有抓手,他不光是给你职业身份上的浓墨重彩,生活中也给了你很多的笔墨。崔铁军大背头这个人物,脱下制服之后,要回家陪伴得了阿尔茨海默病的父亲,要上街买菜、回家做饭,然后帮助老父亲洗洗涮涮。他特别接地气,有烟火气。

南方周末:在你心里想把这个警察做成怎样的人物?

黄志忠:首先群书导演觉得可能是某些气质上我比较契合崔铁军。演经侦警察我还是第一次,真的是不了解,但是得益于小说原作者吕铮先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文本,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土壤,这个角色作为种子能够很顺利地生长。当然,跟以往的创作一样,我事先采访了一些警察,做经侦工作的,了解这个工作的性质。

南方周末:你进入一个角色需要做什么准备?

黄志忠:刚才说那个是不是得心应手?不不不,真的不是,每一次我觉得都是要充分地准备。这可能也是我的一个创作习惯,案头工作做的时间特别长,心里才有底。收录剧本,采访警察,然后更多的就是在房间里独处,寻思,跟这个人物对话,反复琢磨这些台词。我觉得可能就是先从熟练做起,熟练之后慢慢地把里面那个味道就能给它榨出来。

南方周末:你们三位演员(郭涛、姜武)怎么磨合的?

黄志忠:本来就是生活中的老友,认识很多年。戏拍了三个月,但是真没觉得长,舍不得离开。就很难得能遇到这么扎实的一个题材,虽然这事已经过去四年多了,2019年拍的,但是现在每每提起来都记忆犹新,有很感动的东西在里头。

南方周末:听导演说,你们第一场戏是哥仨在海边喝酒,那个过程还记得有些什么调整吗?

黄志忠:那场戏我们拍了三天。这三天不是连着拍,可能隔一段隔一段地拍。一是开机不久就拍这场戏,然后大家对人物关系还是有一些陌生感,私底下的状态跟人物的状态还是有区别的。第一次算热身彩排。第二次拍,高老师(指导演)说喝点酒,找找状态,结果都喝多了,以至于就拍不成了,收工。但人物这种子越来越扎实了,人物关系越来越清晰了。第三次拍就很顺利,几遍就过去了,这也是一个正常的创作规律吧。有时我也会跟导演提出,开机有的戏可能不太理想,有时间的话重拍一下,可能现在的感受力、感悟力又不太一样。

南方周末:回头看,整部戏里头你自己拍得比较“嗨”的段落是什么?

黄志忠:我觉得就是老哥仨出现的这几次。一个是开场这个海边喝酒,还有一次就是出海,在船上,哥仨觉得要亮剑了,要跟犯罪分子奋力一搏。那场也是很热血,有很多好玩的事。那天风浪巨大,船上机位拍完之后,得拍全景,摄影师从别的船上拍。颠簸地过了一会儿,导演就说,唉,这镜头跑哪去了?人呢?摄影师(像)疯了那么吐,然后录音师咣当一下举着杆也摔倒了,确实也是挺辛苦的。拍完之后,回去的过程当中不断有人吐,有晕船的,这时候就先把这些有反应的工作人员往回送。

还有一场戏我们哥仨也是在海边,大棍子(姜武饰)戳穿了我内心的那些小九九,说你借着破这个大案,你报私仇,当时就是因为你弟弟那个事儿,我直接给撸起来干刑警去了,你就坏透了,年轻人我看你就不顺眼。大概就这意思,然后就把大背头揍了一顿。那一段台词我感受特别深,(我说,)是,我不厚道了,我把你给坑了,我害你了,是我不对,以后这事完了我当面给你磕头认罪我都认。但是咱们面对着犯罪团伙,那么多老百姓被割了韭菜,三百个亿的那种非法集资贷款,这么多人受伤害。我说咱们临退休了,咱哥仨出来就是为这些受伤害的人一战,不值得吗?台词挺给劲的,也是情绪很上头的感觉。

和观众共谋角色

黄志忠:每一个角色我都还是小心谨慎 - 陆剧吧

黄志忠在电视剧《家常菜》(2011)中饰演的角色(左)跟他以往的大多数角色差别很大。资料图

南方周末:舞台剧的经验或者训练会给你的表演带来什么东西吗?

黄志忠:我是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的,我们就是受舞台训练的,现在有时候创作我其实也有一种舞台感。比如现在这个场景,我们俩坐的地方可能就是台口,两边有侧幕条,可能有一个全景(机位),有一个中近景机位。所以我总有一个下意识,您把机位一架,我觉得这就是这第四堵墙,就是观众。我们怎么通过人物关系把这墙给打透,把观众给带进来。所以是个习惯,一架机位,我知道景别大概是多少,我的表演尺度是多少,这场戏要哪个机位的东西,这都是下意识的。

南方周末:你自己挑戏有些什么标准?你演过的这些戏好像共性很大。

黄志忠:我觉得还是情感浓度要高,人物命运起伏要大,我是比较喜欢这样的类型。这也是为什么有些现代戏他们也不找我演,也比较少,实际上我也想尝试一下,演一下天天在写字楼里的这种感觉的。演过《突围》的林满江,包括最早的《家常菜》都挺接地气的。所以导演们找我都是偏向于铁血直男、有力量的这种角色。麻木重复,说实话也有,但是就努力想在这里找到一些变化。

南方周末:《刀尖》里你演了个大反派,是你自己的选择吗?

黄志忠:也是导演的选择。这个角色九曲回肠,他是一个脚踩几只船的一个八爪鱼,很多事情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其实啊,我们这个年龄段的演员,就是在过往的创作中都经历了,我现在的心态是首先得保证身体健康。工作量你得根据身体的情况来调整,有些很重的戏,很大的戏,现在说实话支撑下来很费劲,我基本也是不太选择这样一个工作量的。因为你伤人物,对制作方也是不负责任的。

黄志忠:每一个角色我都还是小心谨慎 - 陆剧吧

黄志忠在高群书执导的电影《刀尖》(2023)中饰演反派——汪伪安保局局长卢敬瑜。资料图

南方周末:你在电影和电视剧之间会有倾向吗?

黄志忠:电影的这种工作形式好像更适合我目前身体的状况,电视剧就是这个人物别太满。或者要是满的话,周期可以拉得长一点,我觉得可能还会胜任。

南方周末:这部戏里打戏还挺多的,身体能扛住吗?

黄志忠:非常吃力。其实姜武打得最多,你想大棍子他刑警出身,冲锋陷阵有什么他先上。我们最后一战的时候,那一场戏,我是打了一个星期。每天回去也是吱哇乱叫,浑身疼,青一块紫一块的。我们这种打戏都是实打的,就是现场你看见什么抄起来就是武器,然后都是贴身肉搏,又得滚,又得反应。当然了,自己的护具都得带好了。也确实,你跟欧豪他们演反派那拨小伙子一个个反应又快,动作机敏,那一下来给你的力量也大,确实是挺大挑战的,这部分姜武最辛苦。

南方周末:男人戏里的女性角色其实尤为重要。你挑戏的时候会在意有多少男女言情戏份吗?

黄志忠:这个年龄段不太接触到这样的情感线路,你说我现在这个年龄,要跟一个二十多岁的去谈恋爱,我是接受不了,觉得太尴尬了,视觉上不舒服。但是作为影视创作,它是支撑一个剧的重要线路,所以我觉得就是适可为止,有效地选择。

南方周末:你演过新版《亮剑》,拍这种大经典你会有什么忌讳吗?

黄志忠:李幼斌老师的李云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创造,也是无法超越的。但是我又非常爱这样一个军人形象,那么有这一机会,他们选择我来演,我其实也斗争了很长时间,但还是没法割舍心里对这个人物的热爱,所以还是试了一下。

黄志忠:每一个角色我都还是小心谨慎 - 陆剧吧

黄志忠在电视剧《亮剑:铁血军魂》(2011)中饰演李云龙。资料图

南方周末:你怎么看待演员和观众的关系?

黄志忠:我觉得观众也是一代一代地在更替,表演形式和表演观念也是要与时俱进。我二十年前拍的戏,那时候这些小孩都还小,《大明王朝1566》是2007年的,这闭眼一算,快二十年了,那一代观众也是跟着我们一块成长的。但是现在新的一代观众起来了,随着社会的变化和科技的进步,他们的视野越来越宽,信息的收集越来越多,那么你能不能跟他们同频?所以我觉得,以前共情力是一个角度,就是说我给你的这个东西你接受。那么共谋呢?是另外一个角度,就说你看黄志忠演的戏跟我想的一样,你看他这话就得这么说,这个呈现就是得这样。所以我觉得也是得不断地调整,得不断地进步。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何豆豆 佟金扬

责编 刘悠翔

标签: 娱乐头条